高中政治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3页内容,结合两个观点,思考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科任
《文化生活》第四课教案
集体备课部分
课题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中心发言人
备课时间
第三周
上课时间
第四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记传统文化的特点、涵义。2、理解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的意义及正确态度。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等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3)传统文艺的继承。
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相关连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课堂总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传统文化的涵义、继承方式,以及传统文化在今天的重要性和采取的正确态度。我们要从中体会重视传统文化、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重点
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的意义及正确态度
难点
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的意义及正确态度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享有的文化,是人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长期积累形成的,认识文化的发展过程,理解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对我们有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些图片材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如针灸、京剧、书法等,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长期积累形成的,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色彩,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仍有其独特的风采。
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4)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
中国传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同时获得了社会主义的却内涵。(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2页“相关连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2、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1)传统习俗的继承。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9-40页材料,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人们“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因为传统节日激起了无限的亲情。台湾海峡会引起两岸同胞最大的“乡愁”,是因为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2、传统文化的内容要与时俱进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罐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0页材料,并体会、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柏”,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粗。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