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高考2018高中历史一轮参考课件:3-2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精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二
1.条件
辛亥革命
(1)经济 :清末“ 新政” “ 预备立宪” 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思想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 由平等学说。 (3)组织 :1894 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和 1905 年资产阶级革 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 (4)军事 :中国同盟会发动了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 命进入高潮。 (5)时机 :1911 年,湖北新军入川镇压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湖北防务空虚。 2.爆发: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12 日, 占领武汉三镇。
考点一
考点二
思考: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不 同之处。 提示:不同 :(1)产生背景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 1853 年,太平天 国正处于强盛时期; 《资政新篇》颁布于 1859 年,太平天国已由盛转衰,处于 衰落时期。 (2)社会经济主张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要建立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 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的地上天国; 《资政新篇》主张学 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第 2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考纲展示 1.1840~1900 年列强侵略与中国 人民的反抗斗争 2.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 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 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1.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
考点一
考点二
5.功绩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2)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3)推翻“ 洋人的朝廷” ,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考点一
考点二
(3)群众基础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 愿望,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 天国运动的必然结果,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 强烈反应。 (4)作用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 发展;《资政新篇》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5)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中国 旧式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 ;《资政新篇》则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 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杨秀清是如何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的?可以看 出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有何特点? 提示:(1)这则檄文反映了清政府政治统治黑暗、吏治腐败,人民生活困 苦,阶级矛盾尖锐,说明了封建压迫、阶级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 主要原因;也说明连年的自然灾害促使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 (2)史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斗争中既有革命性,也有狭隘的 民族观和浓厚宗教色彩的局限性。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
史料论证
考向 1 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史料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之条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 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 …… 凡有水旱,毫不怜恤,坐视饿莩流离,暴露如草 芥…… 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于道路…… 官 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 凡有起义与复中国者,动辄诬以 谋反大逆,夷其九族…… 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天国解下首之 苦,务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 ——杨秀清《太平天国奉天讨胡檄》
(1)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直接原因 :连年发生自然灾害。 2.经过 (1)准备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2)兴起和发展 :1851 年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1853 年定都天京,进行 北伐、西征→ 全盛时期。 (3)转折和失败 :1856 年发生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后期防御战,1864 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考点一
考点二
史料二 《天朝田亩制度》 的颁布,反映了农民千百年以来渴望得到自 己一份土地的根本要求,而且以磅礴的气魄,明确的主张规定下来,这在中国 历史上还是空前的第一次。 所规定的关于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分配法,是以户为单位,进行 平均分配。……这显然是分田到户,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 分配方案是错误的, 空想的, 指的就是它不可能实现, 即令短暂的实行了, 也会昙花一现,迅即消逝。 ——《<天朝田亩制度> 的经济背景及其性质》
考点一
考点二
3.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1853 年) 背景 主要 内容 太平天国强盛时期 (1)土地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产品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1)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 评价 想结晶 (2)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无法实 现 《资政新篇》(1859 年) 太平天国衰落时期 (1)政治 :以法治国 (2)经济 :发展工商业 (3)文化 :开设新式学堂 (1)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 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 想 (2)迫于形势,未能实行
考点一
考点二
考向 2 比较、评价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史料一 “ 《天朝田亩制度》是均分土地的方案,是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的彻底否定。……第一次以磅礴的气魄把千百年来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 变成了具体的政策规定。” 《资政新篇》中指出:“ 兴车马之利,以利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 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 ” “ 兴器皿技艺。 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 “ 兴银行 ……”
考点一
考点二
3.高潮 (1)成立中华民国 :1912 年元旦,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①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 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 权和被选举权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实行责任内阁 制。 ②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③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结局: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