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异彩纷呈千姿百态传记体类举隅老舍自传老舍传课件苏教选修传记选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 爱国激情人人皆有,难得的是,在遭到不幸时, 能以国家为重,对个人荣辱得失不去计较,仍然自励自勉, 奋斗之志不减。 这首诗就显示了陆游身处逆境时的一颗赤子 之心。 1176 年,诗人被免官去职,移居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一病 就是二十多天。 这首诗就是诗人病后写的。 该诗从衰病起笔, 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出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 和永不磨灭的意志。
异彩纷呈
千姿百态——传记体类举隅
异彩纷呈
千姿百态——传记体类举隅
老舍自传 老舍传
异彩纷呈
千姿百态——传记体类举隅
古诗品韵
病起书怀 陆 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 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 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 夜半挑灯更细看。
异彩纷呈
千姿百态——传记体类举隅
3.枝蔓:
枝条和藤蔓, 比喻事物中烦琐纷杂的次要部分; 比喻烦琐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杂 _______。
1.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现代著名作家,1951 年被北京市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 的称号。
异彩纷呈
千姿百态——传记体类举隅
尽管诗人已是“病骨支离”, 政治上受到严重挫折, 但是在 国家大事上不敢有一刻忘怀, “位卑未敢忘忧国”;他对自 己的信念坚定不移, “事定犹须待阖棺”。诗人将个人荣辱 置之脑后,而以国家为重。下面几句把“忧”字展开来写, 诗人的眼界开阔, 心中天地极为宽广。 他想到了代表国家的 宗庙社稷,想到了感人肺腑的《出师表》 ,诗人自己要学诸 葛亮为国事鞠躬尽瘁的精神。 于是一个令人动容的镜头出现 了——“夜半挑灯更细看” 。诗人没有屈服,没有萎靡,而 是更加振奋了。 这最后一句的特写, 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高 风亮节。
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 爱憎分明, 有强烈的正义感。 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 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 描写事件, 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 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骆驼祥子》 , 话剧《龙须沟》 《茶馆》等。
2.资料链接 《老舍自传》 :1939 年 8 月下旬,老舍自香港到广州,在羊 城小住期间,香港《天天日报》向他约稿,老舍便在中山大 学招待所写了这篇自传。全篇仅 300 余字,不仅概括了老舍 40 年沧桑经历,还特征鲜明地叙述了他的家境、教养、品 格爱好、人生态度等。 《老舍传》 :这是教材编者根据有关资料编写的,全面介绍 了老舍的创作和经历。
从这句话可以推想,大多数时候,连“末彩”也没有中上, 但是,对于“甘于寒贱”的人,是本不求意外之财的。他写 小说,没有自抬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高度,只 是为了“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 ,轻松的话语体现了作 者做人的低调; “散碎文字,随写随扔” ,既表明作者创作之 勤之丰, 也表明对自己文字 “亦不重视” , 他没有自我陶醉, 自我欣赏,文章出来以后,就任由读者去评说了。 “闲时喜 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 ,表现出作者 热爱生活而又恬然自得之情。 “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 亏,亦不后悔” ,体现了作者坚守做人原则的风范。
一、字音识记 失怙 (hù ) . 天赐 (cì ) . 二、字形辨认
n(券) 奖quà n(卷) 试juà
奖券 (quà n) . 诙谐 (xié ) .
ī(嬉)笑怒骂 x . xī(嘻)xī(嘻)哈哈
三、词语辨析 不求甚解· 囫囵吞枣 两者都可指读书等理解不深刻。 不求甚解: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不求甚解 例:①幼读三百篇,_____________ 。 囫囵吞枣 ②起初,是小时候在家乡农村半生不熟、_____________ 地
读过一些剑侠小说,志怪传奇。
四、词语释义
失去依靠,指死了父亲 1.失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指写作、绘画等停笔,放下笔 2.搁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老舍自传》记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特色?
【点拨】
本文虽然篇幅短小,却具备了传记的基本要素。
作者以时间为序交代自己生平,按出生、幼年、志学之年、 壮年等四个年龄段介绍自己的经历。 作者又以极为简练的语 言描绘出自己的相貌和性格特点。 作者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 加以介绍:孝爱老母,教书为业,甘于寒贱;儿女可爱,喜 读书写作,为人处世认真。
文字简约,内涵丰富。寥寥几笔,如同大写意图画,将传主 情态、个性刻画得栩栩如生。
2.从《老舍自传》这篇传记中,我们能感受到老舍怎样的文 风?
【点拨】 因为是自传,老舍可以大胆自嘲,文章也因此显 得活泼跳跃,充满情趣。我们要从作者看似调侃的文字中, 体味其中隐含的真挚与深情。
“3 岁失怙, 可谓无父; 志学之年, 帝王不存, 可谓无君。 ” 幼而无父,可见生活的孤单;帝王不存,可见社会的动荡。 因此,幽默中体现了生活的辛酸悲苦。他孝顺慈母,但自嘲 为“布尔乔亚之仁”, “布尔乔亚”是“资产阶级”的法语 音译, 出自于人的本性的仁爱之情应该是没有什么阶级差异 的, 摒弃不了许多人批评的“小资”情感, 其实是作者对母 亲的孝顺!许多人购奖券,是期望有意外的收获,期盼的总 是得头彩,而作者却说“以得末彩为荣”,
因此,全文语言质朴,但却妙趣横生,充分体现了老舍先生 惯有的幽默风趣的风格。
3.《老舍传》与《老舍自传》相比,有什么特点?
【点拨】 《老舍传》系“他传”,是编者根据资料编写的 一般性传记。该传以客观全面介绍传主的生平经历为宗旨, 内容以线性叙事为主, 兼顾对传主作品的风格、 内容进行评 价。 该传不注重传主的个性特点, 而是着眼于传主的文学家 身份, 着重介绍评价传主的主要作品。 这篇传记, 文字平实, 态度冷静,力求客观再现传主其人其事,风格、内容均迥异 于《老舍自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