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四大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四大因素分析
【摘要】由于行业特点,建筑业一直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因此,为保护建筑业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古已有之。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建筑安全管理进行了不断的实践,取得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安全管理;危险源辨识;动态控制;技术措施;管理措施
0 引言
建筑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我国城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工地遍布全国各个角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的价值观念的提高,人们对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对施工安全的监管也越来越严。
1 人的因素
1.1 领导层的安全文化素质及安全技术水平
一个建设项目的领导层包括总公司的上层及中层领导、项目部经理及技术负责人等,他们的安全文化素质及安全技术水平对整个建筑队伍的形象,对整体素质及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1)安全意识素质
2)安全责任感
3)管理工作方法
4)管理工作能力
5)安全心理素质
6)文化素质
1.2 管理层的安全文化素质及安全技术水平
建筑施工管理层主要是指施工现场的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等,他们的安全文化素质及安全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建筑施工工地的安全水平。
1)安全意识素质
2)安全责任感
3)管理工作方法及技能
4)安全心理素质
5)文化素质
1.3 操作层的安全文化素质及安全技术水平
操作层的安全文化素质及安全技术水平是建筑施工安全文化的基石,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效果,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关键。
只有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才能提高整体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
2 建筑施工设备因素
2.1 大型设备及机具装卸安全控制
2.1.1 脚手架装卸安全控制
建筑施工中,无论结构施工或内外装饰施工都离不开各种脚手架,架子的搭设质量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有直接的关系。
脚手架的搭设和拆卸必须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130-2001)和《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的规定进行。
2.1.2 起重机械装卸安全控制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是指建筑施工中使用的塔吊、各式起重机、卷扬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
这些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和拆卸必须依据各自拆装规范要求进行,并且要有控制超高、超载、变幅、过压等保护装置,按要求设置防护装置等。
2.1.3 大型施工机具装卸安全控制
大型施工机具包括平刨、圆盘锯、钢筋机械、搅拌机、打桩机等,这些机具必须安装在施工现场,工程竣工后又必须拆离现场,因此,加强这些施工机具的装卸安全控制也是施工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2.2 设备可靠性检测
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安装设备之前,应对设备进行可靠性分析,在设备安装完成后投入使用之前,应对设备进行可靠性检测。
对特种设备,如塔吊等起重设备要委托政府特种设备检测部门进行现场检测,检测合格取得设备运行许
可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使用过程中要按照国家法规要求,定期申请复验。
对机械设备的安装是否稳定可靠,各类限制、限位装置和保险装置是否齐全有效,制动是否灵敏可靠,受力杆、臂及支架强度能否达到要求,日常使用的吊、索、钩具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满足安全要求;配电设备是否符合施工用电规定;各类中小型机具(搅拌机、木工机具、手持电动工具以及焊割机械等)防护装置是否有效,传动部件是否正常,接地接零保护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设备防护漆是否损坏等等,这些内容必须进行可靠性分析和检测,以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
2.3 设备的维护及保养
施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污染、松动、泄漏、磨损、振动、发热等各种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耽搁施工工期,严重时会酿成设备事故甚至人身伤亡事故。
因此,应经常性对施工设备加以检查、保养和调整,使设备随时处于最佳的技术状态。
设备维修保养方式主要是“清洁、紧固、润滑、调整、防腐、防冻及外观表面检查”。
对长时期运行的设备要巡视检查,定期切换,轮流使用,进行强制保养。
1)日常维护保养
2)定期维护保养
3 管理因素
3.1 安全管理机构及岗位设置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技术性、政策性、群众性很强,建筑公司从公司到班组都必须配备安全机构,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应挑选责任心强、有一定经验和相当文化程度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以利于促进安全科技活动,进行目标管理。
3.2 建筑安全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执行
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为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国家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颁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和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搞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3.3 施工现场建章建制与执行
所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只有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保证安全管理的质量。
安全规章制度是为使生产经营活动安全进行,长期执行、完善并保障人和物安全而形成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防范措施、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管理责任制以及奉公守法、遵守纪律的自律态度。
它是安全生
产的运行保障机制,是安全观念意识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安全行为文化的规范和准则,是实现安全物质文化的依据。
3.4 安全宣传教育及培训
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承担着传递安全生产经验的任务,安全教育培训使得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使员工能够认识到生产活动中安全的重要性和遵守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安全规范和要求,掌握安全技能,促进生产。
3.5 安全检查
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是工作的一般程序,安全生产也不例外,在布置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检查计划。
3.6 现场防护及安全措施
建筑施工管理好比一跟铁链,一环连一环,如果忽视了哪一环,整体就会脱节、中断。
因此对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测和分析,从技术管理层面采取措施,确保施工生产按操作规程要求严格进行,使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始终处于被监控的状态,是防患于未然的最有效措施。
3.7 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
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包括应急机构与职责(应急体系)、应急预案制订及演练、伤亡事故的处理。
3.8 安全投入
3.8.1 人员方面的投入
严格按照前面所说的安全机构及岗位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不得缩减。
3.8.2 资金方面的投入
资金方面的投入主要包括:安全教育培训费和奖励基金;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工业卫生措施费用;安全设施维护保养费用;劳保用品费用等,这些安全资金不能挪作它用。
3.8.3 安全设施方面的投入
现场施工中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建筑行业标准备置齐全的安全设施。
4 环境因素
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关系到能否正常进行工作,环境也是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建筑施工而言,本指标主要从气候条件、施工现场噪声及扬尘、施工
照明及施工现场环境条件四个方面进行考核。
1)候条件
2)施工现场噪声及扬尘
3)施工照明
4)施工现场环境条件
5 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是一个多工种、多工序、立体交叉、连续作业的系统工程。
建筑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其施工过程中隐藏着多种不安全因素,如果不切实防范,容易发生各类事故,危害人身安全,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刘刚.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7(3):311-313.
[2]徐蓉,徐玮.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创新研究[J].建筑施工,2005(6):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