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著《巨人传》作者、内容概要介绍和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名著《巨人传》作者、内容概要介绍和赏析
《巨人传》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作者:[法]拉伯雷
类型:小说
背景搜索
本书成书于1532年—1564年。

作者弗朗索瓦·拉伯雷(约1494—1553)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早的人文主义作家之一。

他早年受僧侣教育,后到法国各地游学,曾在里昂行医。

1532年他在一本民间故事书的启发下,写出了《巨人传》的第2部,并用假名于当年正式出版。

作品刚一问世就被抢购一空,但是不久即被宗教势力宣判为“淫书”而遭禁。

两年后发表的小说第1部也几乎遭致了同样的命运。

1546年,拉伯雷经过多方努力得到国王特许发表了小说的第3部,并因卷首有给王后的献诗而有恃无恐地署上了真名。

但国王的庇佑也未能使作品逃脱被查禁的命运。

小说第4部初版于1549年,后经补充于1552年再版。

第5部则是在作者去世后的1564年出版的。

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成钰亭翻译的《巨人传》是较好的译本。

内容精要
乌托邦国国王格朗古杰是一个爱喝酒的乐天派,他的妻子怀孕11个月后从左耳朵里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出来。

这个孩子一出世就高声喊叫:“喝呀!喝呀!”他的名字卡冈都亚(意为大喉咙)便由此而来。

他的形体也极为庞大,光一件长衫就要用掉上万尺布。

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和其他孩子一样快活地成长着。

卡冈都亚要念书了,父亲请了两位经院大师来教育他。

他刻苦用功,能把书倒背如流,但人却变得越来越傻。

父亲赶紧遣散了大师,决定把卡冈都亚送到巴黎去就学。

在巴黎,卡冈都亚开始用新的方法学习文学和各种实用知识,一天比一天有进步。

日子过得很快,收获葡萄的季节到了。

列尔内国卖烧饼的人和卡冈都亚国家的人发生争执,邻国国王毕可罗寿趁机入侵,大肆劫掠。

形势危急,格朗古杰派人星夜去请卡冈都亚。

卡冈都亚看过父亲的信后,立即离开巴黎,没多久便回到了父亲的城堡。

卡冈都亚统率大军,在曾经英勇抗击敌军的约翰修士的帮助下向敌人发起进攻。

卡冈都亚的坐骑撒了一泡尿就淹死了大批敌人,而敌人的炮弹打在他的太阳穴上只不过就像葡萄粒一样。

最后,他拔下一棵大树把敌人的城堡打成一片废墟。

毕可罗寿见大势已去,率残余仓皇逃窜。

战后,为酬谢约翰修士,卡冈都亚为他建了一座可以在里面随心所欲的修道院。

卡冈都亚年老时,妻子巴德贝克为他生下一子。

婴儿体形过于庞大,母亲难产而死。

婴儿取名庞大固埃。

这家伙自小便力大无穷,卡冈都亚生怕他闯祸。

庞大固埃长大后四处游学,最后来到巴黎。

在巴黎,他结识了风趣的巴奴日,两人成为忠实的朋友。

庞大固埃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正值此时,渴人国侵犯边境,庞大固埃便离开巴黎赶回国去御敌。

他撒了一泡尿,就像河水泛滥一样淹死了许多敌人。

他把敌军巨人队的首领举起来当做武器,结果300个巨人死得一个不剩,国王也被俘虏了。

征服渴人国后,庞大固埃进行了大批移民,并派巴奴日前去担任总督。

一天,巴奴日想到了要结婚,但又怕当乌龟,便来征求庞大固埃的意见,但得不到答复。

为解决巴奴日的难题,庞大固埃召集了一位神学家、一位医学家、一位哲学家来一起讨论,结果这帮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巴奴日日渐精神恍惚,庞大固埃就决心和他一起去找神瓶以寻求答案。

他们一直向西航行,先后经过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岛屿。

最后,庞大固埃、巴奴日一行来到了一座庙宇,里面有一个喷泉,喷出来的都是酒。

巴奴日被单独引到一个小殿堂,他看到了那个神瓶,还听到了空中有个声音说:“喝呀!”——这就是他们找到的答案。

知名篇章
以下选自第57章《特来美的修士怎样规定生活方式》,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社会理想。

修士整个的生活起居,不是根据法规、章程或条例,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自由的主张来过活的。

他们高兴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其他像吃、喝、工作、睡觉,也都是随他们的意愿。

没有人来惊吵他们,也没有人强迫他们吃、喝,或做任何别的事情。

这是高康大规定的。

他们的会规,就只有这么一条: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因为自由的人们,由于先天健壮,受过良好教育,来往交谈的又都是些良朋益友,他们生来就有一种本能和倾向,推动他们趋善避恶,他们把这种本性叫做品德。

遇有卑劣的约束和压迫来强制和束缚他们的时候——因为我们人总是追求禁止的事物,想得到弄不到手的东西——他们便会把推动他们向善的那种崇高热情转过来,来摆脱和冲破这个桎梏的奴役。

由于有这种自由的精神,于是只要能讨一个人喜欢的事,大家便
争着去做,形成一种值得称道的竞赛。

如果一个修士或修女说:“我们喝酒吧。

”大家便都去喝酒;如果一个人说:“我们去玩吧。

”大家就一起去玩;如果一个人说:“我们到野外去吧。

”大家就一起去。

假使是去放鹰或打猎,女的便骑上专为妇女乘骑的骏马,后面带了雄伟的彪骑,在玲珑地戴着手套的手腕上,每人架着一只鹰,或者一只鹞子,或是一只雕。

男修士携带着其他的猛禽。

(选自《巨人传》,成钰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妙语佳句
人与人之间,最可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

凡事都有一定的期限和终局。

达到了最高峰,它就要开始崩塌,因为长期停留在最高峰上是不可能的。

凡不重理性,不听忠告,仅凭一时的侥幸,恣意横行的人,都逃不过这样的结局。

忠义正直的人,不论友敌,无不尊敬称扬;奸佞邪恶的人,只要一事暴露,必到处受人怀疑。

即使敌人对奸邪之徒,为达到某种目的,一时加以利用,终究也会加以痛恨的。

阅读指导
拉伯雷的《巨人传》从它出版之日起,便以其神话般的人物,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妙趣横生、有时不免流于油滑粗俗的独特风格,赢得了几个世纪以来的广大读者的厚爱,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然而,这绝不是一部纯粹搞笑的作品。

正如作者开宗明义所指出的,这部作品虽然表面看来“无非是笑谈,游戏文学,胡说八道”,但它在有关“宗教”、“政治形势和经济生活”方面,却
“显示出其极其高深的哲理和惊人的奥妙”。

小说本身便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它不仅显示出作者学识的渊博,更体现了作品的贯穿思想:“使人的灵魂充满真理、知识和学问”。

从开卷卡冈都亚降生时的喊声“喝呀!喝呀!”,到篇末“神瓶”发出的“喝呀!”的谕示,都强烈地表达了要挣脱精神枷锁,追求新思想和新知识的热切愿望。

小说主人公、父子两代巨人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都具有超乎寻常的体魄和力量,在他们身上,拉伯雷不仅表现了人的价值和伟大,更着重强调了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

卡冈都亚两次受教育的情节寓意明显。

他原本聪慧过人,但几十年的经院教育却把他变得呆头呆脑、糊里糊涂,只有在改为接受人文主义教育之后才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巨人”。

这当中所体现出来的不拘一格的教育思想,对后来教育思想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小说中的特来美修道院是拉伯雷想像中的人文主义理想国。

这座修道院惟一的院规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创立修道院的约翰修士则是这种人文主义的理想人物。

他不禁欲,敢于大胆瞧姑娘;他不节食,吃喝抵得上4个人;他不怯敌,对敌人十分无情,曾把入侵之敌打得落花流水。

这个形象和中世纪的精神贵族僧侣阶层迥然不同,是一个符合人文主义者“人情”标准的形象。

《巨人传》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其荒诞不经的夸张描写中所透显出来的绝妙的讽刺、幽默和极为丰富的想像力。

这一特色来源于拉伯雷对民间文学传统的出色继承和改造。

在当代的文学研究中,这部作品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引起了越来越大的重视。

阅读建议
《巨人传》是一部喜剧乃至闹剧式的小说,因此,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要尽情地放松,不要有太多的道德判断,要充分享受小说文本所带给我们的愉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