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液泡是真核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必需结构
B. 叶绿体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结构
C. 核仁是细胞合成RNA及核糖体的必需结构
D. 核糖体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唯一结构
2.假设某些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下图中a、b1、b2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空间充足,种群数量增长一定如曲线a所示
B. 当某害虫种群数量达到K/2时,进行杀虫效果最佳
C. 若曲线b1变成曲线b2,说明该种群生存环境变得恶劣
D. 据曲线b1推测,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
3.我国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将长穗偃麦草的抗病、高产等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培育成了小麦二体异附加系(流程如下图所示)。
普通小麦6n=42,记为42W;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E。
根据流程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纯合二倍体
B. 丙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与乙形成配子时7E随机分配有关
C. 丁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含有2E的植株戊约占1/4
D. 该育种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4.已知甲、乙两种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Ⅱ9为特纳氏综合征患者。
现对Ⅱ1、Ⅱ3、Ⅱ4个体的相关基因进行电泳(电泳可将不同类型的基因进行分离),结果如下。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 若Ⅱ9患有乙病,则导致该异常的原因只有可能是Ⅱ4的减Ⅱ异常
C. 若Ⅱ6与Ⅱ7婚配,则生出患两病女孩的概率为1/24
D. 若对第Ⅱ所有个体进行基因电泳,则均可能只得到两条条带
5.在活细胞中,蛋白质的作用有()
①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②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主要的能源物质
④催化作用
⑤性激素的主要成分
⑥调节细胞代谢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④⑥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是10%~20%
7.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正确的项数是()
①细胞学说表明除病毒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
②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
③德国的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④细胞学说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
⑤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了完全归纳法
⑥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8.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个体杂交得到F1,两对基因独立遗传,F1测交后代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若F1自交F2的表现型不可能为()
A. 9:7
B. 12:3:1
C. 13:3
D. 15:1
9.分别向20 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0.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酶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活细胞产生的
②酶催化化学反应的原理是提供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
③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④酶都是蛋白质
⑤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酶在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只起催化作用
A.③⑤⑧
B.③④⑧
C.②③⑦
D.①②⑥
11.污水净化中应用的超滤膜技术指的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浓缩的膜分离技术.超滤过程通常可以理解成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在一定的压力下,当水流过膜表面时,只允许水及比膜孔径小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达到将溶液净化、分离与浓缩的目的.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 超滤膜技术中使用的“滤膜”实质上是一种人造半透膜
B. 超滤膜技术中使用的“滤膜”实质上是一种人造生物膜
C. 超滤膜技术可以滤去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
D. 透过超滤膜的水,已被除去了臭味
12.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表现型。
现有控制某高等植物植株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 (已知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
纯合子AABB高50cm,aabb高30cm。
这两个纯合子杂交得到,产生四种配子的比例为3:3:2:2。
自交得到,在中,表现40cm高度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A.37.5%
B.34%
C.26%
D.8%
13.若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特征,c具有丰富度、种间关系、生态位、演替等特征,那么a、b、c分别属于()
A. 种群、个体、群落
B. 群落、个体、种群
C. 个体、群落、种群
D. 个体、种群、群落
14.新冠病毒不能被称为生命系统的主要依据是()
A.能够致病
B.不能繁殖
C.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D.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15.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兔体内有b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
狼捕食兔后,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
A.a+b,40
B.a,20
C. 大于a,20
D. 小于a,20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某种小鼠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复等位基因A1、A2、A3分别控制灰色、黑色、黄色;另一对基因B、b中存在B时色素才能形成,并且B基因纯合致死。
科研小组利用灰色(A1A1)、黑色(A2A2)、黄色(A3A3)三种品系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复等位基因A1、A2、A3的显隐性关系为A1>A2>A3
B.该实验能证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从F1灰鼠中任选一对杂交,后代均有三种体色
D.F1中灰鼠与白鼠杂交,后代一半为白色小鼠
17.如图所示,a、b和c构成了化合物m。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m的元素有C、H、O、N、S、P
B.ATP脱去一个磷酸基团,可形成m中的一种
C.构成新冠病毒核酸的m有4种
D.若c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m这种化合物
18.将同种且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体横置,植物体在失重和有重力的环境中的生长状况并不相同。
在失重的环境中,植物体横向生长,在有重力的环境中植物体的根和茎分别朝向重力方向和背向重力方向生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失重环境中,植物体的a侧与b侧、c侧与d侧的生长素浓度相等
B.有重力环境中,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情况为a侧<b侧、c侧<d侧
C.有重力环境中,茎的弯曲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促进”或“抑制”的作用特点
D.该事实可以说明重力可以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
19.某些细胞毒性T细胞在癌组织环境中会合成两种细胞膜蛋白(CTLA-4、PD-1),这两种膜蛋白对细胞毒性T 细胞的杀伤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两位科学家,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以上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并成功将其用于癌症的治疗。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癌变的细胞会成为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的对象
B.降低CTLA-4、PD-1的活性,细胞免疫功能将增强
C.上述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能够与癌细胞结合,达到治疗目的
D.合成上述两种膜蛋白的基因不可能来源于细胞毒性T细胞自身
20.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曲线是常见的表述形式之一。
关于某同学建立如图所示曲线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横坐标代表酶促反应的时间,纵坐标代表生成物的量,则P点表示酶已经失活
B.若横坐标代表光照强度,纵坐标代表光合速率,则限制P点升高的因素可能是光合色素的含量
C.若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距离,则P点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D.若横坐标代表物质浓度,纵坐标代表物质运输速率,则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可用该曲线表示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代表氧气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填标号),符合图______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
(2)若图甲表示人体肌肉细胞膜,则表示K+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______(填标号),符合图_______所示曲线。
(3)若图甲表示的是白细胞的细胞膜,其吞噬病毒的方式为____________。
22.(1)玉米叶绿素的合成受到细胞核中遗传因子A和a的控制,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的植株叶片分别为深绿色、浅绿色,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植株叶片为黄色,这种黄色植株在幼苗期即死亡。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植株在幼苗期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在正常光照条件下,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植株叶片为浅绿色,但在遮光条件下为黄色,这一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__。
③在正常光照条件下,让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则F3成熟植株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
(2)家兔的黑毛与褐毛是一对相对性状,该性状由基因F、f控制。
现有4只家兔,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
甲、乙、丙均为黑毛,丁为褐毛。
已知甲和丁交配的后代全部是黑毛兔。
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褐毛兔。
请回答:
①家兔的毛色黑毛与褐毛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
②甲、乙、丁三只兔子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二倍体水稻的3对相对性状中宽叶(A)对窄叶(a)、不抗病(B)对抗病(b)、粒多(D)对粒少(d)为显性。
现有各种纯合水稻植株,某研究小组从中选取水稻进行了甲、乙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1)根据甲组实验可知,控制甲组每对性状的基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F1宽叶粒多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若将乙组实验获得的F1进行自交,其后代表现为窄叶粒少的个体占___________。
(3)综合分析甲、乙两组实验,某同学作出推测:若将纯合抗病粒多个体与不抗病粒少个体杂交,F1可产生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
你是否支持该同学的观点?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我国有15亿亩荒芜的盐碱地,是国家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
袁隆平院士提出,海水稻早日推广一亿亩,可多养活八千万到一亿人。
(1)盐碱地上大多数植物很难生长,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植物无法从土壤中获取充足的水分甚至萎焉。
(2)水稻生长需要N、P、K等矿质元素,其中N元素在植物体内的重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3)耐盐碱水稻具有耐盐碱性状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提出,耐盐碱水稻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一般水稻品种(生长在普通土壤上)的高。
请利用质
壁分离实验方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
25.某雌雄异株植物红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仅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
在该植物纯合红花种群中发现了一株白花雄株,研究发现该白花雄株的出现是某一亲本减数分裂时发生基因突变所导致,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突变属于_______________(填“显性”“隐性”或“显性或隐性”)突变,且突变基因来自______________(填“父本”“母本”或“父本或母本”)。
(3)若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突变属于_______________(填“显性”“隐性”或“显性或隐性”)突变,且突变基因来自______________(填“父本”“母本”或“父本或母本”)。
(4)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探究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位置(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A
4.C
5.D
6.A
7.A
8.B
9.D
10.A
11.A
12.B
13.D
14.C
15.D
16.BC
17.CD
18.ABD
19.AB
20.AC
21. (1).b (2).乙(3).a (4).丙(5).胞吞
22. (1).缺乏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叶绿素的合成既受遗传因子控制,也与光照条件有关(环境影响性状的表达)(3).7/9 (4).黑毛(5).FF (6).Ff (7).ff
23. (1).遵循(2).宽叶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窄叶=3:1;不抗病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不抗病:抗病=3:1 (3).AD:Ad:aD:ad=4:1:1:4 (4).4/25 (5).支持(6).由甲组实验可知基因A/a 与基因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乙组实验可知基因A/a与基因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基
因B/b与D/d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而F1的基因型为BbDd,经自由组合可产生等量的4种配子
24. (1).土壤盐分过多,土壤溶液浓度大,甚至大于植物根部细胞细胞液浓度(2).氮是组成蛋白质、核酸等化合物的重要元素;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3).具有耐盐碱的基因(4).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分别取耐盐碱水稻根的成熟区细胞和普通水稻根的成熟区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观察对比两种植物细胞在每一浓度下发生质壁分离的情况
25. (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2).显性(3).父本或母本(4).显性或隐性(5).母本(6).实验思路:用该白花雄株与红花雌株杂交,观察并记录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