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北部近岸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为了解黄海北部近岸海域鱼卵、仔稚鱼资源状况,2009年 5月、7月、9月、10月采用水平和垂直拖网 对该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开展调查。共设站位 38个,每站表层水平拖网 10min,拖网速度 为 2.5~3.0nmile·h-1;垂直拖网由底到表,拖网速度约 0.5m·s-1。结果表明:2009年 4个航次调查共捕 获鱼卵 178467粒、仔稚鱼 138尾,共计 31种。其中(Engraulisjaponicus)、(Lizahaematocheilus)、皮氏叫 姑鱼(Johniusbelangerii)、斑?(Konosiruspunctatus)、赫氏高眼鲽(Cleisthenesherzensteini)、凤鲚(Coiliamystus) 等是主要产卵群体,分别占捕获鱼卵、仔稚鱼总量的 96.67%、0.83%、0.69%、0.28%、0.26%、0.24%;主要种 类产卵期均为 5月,大洋河河口、碧流河河口、英那河河口海域为主要产卵区域。
6—9月在黄 海 北 部 海 域 开 展 了 调 查。 本 文 依 据 2009年 5月、7月、9月、10月在黄海北部近岸海 域开展的 4次鱼卵仔鱼专项调查数据,全面分析 了黄海北 部 近 岸 海 域 鱼 卵、仔 稚 鱼 的 种 类 组 成、 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动趋势,以期为研究黄海渔业 资源的补充机制、合理评价黄海北部近岸海域产 卵场的地位以及渔业资源的生态修复及可持续 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0月份调查共调查了 38个站位,只有 2个 站 位 的 水 平 拖 网 捕 到 花 鲈 (Lateolabrax maculatus)鱼卵 1种,8粒,分布在 6、7两个站位。
鱼卵的出现频率为 5.26%。10月份调查水平拖 网海域鱼卵平均密度为 1.90×10-3粒·m-3。 2.3 仔稚鱼的数量组成与季节分布
662
海 洋 渔 业
2020年
表 1 2009年黄海北部近岸硬骨鱼类鱼卵、仔鱼名录
Tab.1 Speciescompositionofichthyoplanktonandecologicaltypes
oftheirspawningadultsinthenorthYellow Seain2009
4个航次水平拖网加垂直拖网调查共捕获仔 稚鱼 10种,138尾。
5月份未捕到仔稚鱼。 7月份共调查 38个站,水平拖网与垂直拖网 共有 16个站捕获仔稚鱼 7种,86尾,仔稚鱼的出 现频率为 42.11%。仔稚鱼出现最多的站是 36、 35站,各捕获仔稚鱼 31、29尾,分别占 7月份调 查捕获仔稚鱼总数的 36.05%、33.72%。其中共 捕获 68尾、尖海龙(Syngnathusacus)8尾、赤鼻 棱(Thrissakammalensis)3尾(图 3)。其中水平 拖网共捕获仔稚鱼 5种、52尾,仔稚鱼平均密度 为 0.01尾·m-3(1.37尾·网 -1)。 9月份共调查 38个站,水平拖网与垂直拖网 共有 17个站捕获仔稚鱼 9种,29尾,仔稚鱼的出 现频率为 44.74%。仔稚鱼出现最多的站是 29、 36站(图 3),均捕获仔稚鱼 3尾,分别占 9月份 调查捕获仔稚鱼总数的 10.34%。其中水平拖网 共捕获 仔 稚 鱼 8种,18尾,仔 稚 鱼 平 均 密 度 为 4.30×10-3尾·m-3(0.47尾·网 -1)。 10月份调查 38个站,水平拖网与垂直拖网 共有 7个站捕获仔稚鱼 1种,23尾,仔稚鱼的出 现频率为 18.42%。全为李氏仔鱼。其中水平 拖网共捕获 20尾,仔稚鱼出现最多的 10、8、1站 各捕到 4尾李氏仔稚鱼。调查海区水平拖网 仔稚鱼平均 密 度 为 4.50×10-3 尾 · m-3(0.53 尾·网 -1)。 2.4 鱼卵、仔稚鱼主要种类的分布 4个航次水平拖网与垂直拖网共捕获鱼卵仔 稚 鱼 178605粒 (尾 ),其 中 鱼 卵、仔 稚 鱼 172649粒(尾),占总数的 96.67%,居第 1位; (Lizahaematocheilus),1486粒 (尾),占 总 数 的 0.83%,居 第 2 位;皮 氏 叫 姑 鱼 (Johnius belengerii)1226粒(尾),占总数的0.69%,居第 3 位;斑?(Konosiruspunctatus)503粒 (尾),占总 数的 0.28%,居第 4位。
660
海 洋 渔 业
2020年
调查资 料。鱼 卵、仔 稚 鱼 调 查 设 站 位 38个 (图 1)。调查租用渔业生产船只采样,渔船的船长 27 m,主机功率 257.4kW。样品采集参照我国海洋 综合调查 与 评 价 专 项 的 《海 洋 调 查 规 范 》[16],网 具采用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网长 145cm,网口 内径 50cm,网口面积 0.2m2,筛绢用 JP12,孔径 0.507mm。每 站 垂 直 和 水 平 取 样。 垂 直 取 样 从 海底至水面垂直拖取,拖网速度约 0.5m·s-1; 水平 取 样 每 站 拖 10 min,拖 速 2.5 ~3.0 nmile·h-1,水平 拖 网 与 垂 直 拖 网 均 加 网 口 流 量 计记滤水体积。拖取的样品加 5%的甲醛溶液固 定带回实验室鉴定分析。 1.2 样品分析和数据处理
图 1 鱼卵、仔稚鱼调查站位图 Fig.1 Locationofichthyoplanktonsamplingstations
第 6期
于旭光等:黄海北部近岸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661
7月鱼卵、仔稚鱼群落 Margalef丰富度指数 (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在 4个航 次中是最高的,Pielou均匀度指数(J′)居第 2位。 9月鱼卵、仔稚鱼群落 Margalef丰富度指数(D)、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在 4个航次中居 第 2位,Pielou均匀度指数(J′)是 4个航次中最 高的。5月航次虽然捕获的鱼卵、仔稚鱼数量最 多,因(Engraulisjaponicus)占的比例非常高,各 多样性指数反而较低(表 2)。 2.2 鱼卵的数量组成与季节分布
文章编号:1004-2490(2020)06-0659-13
黄海北部近岸海域鱼卵、仔稚鱼 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于旭光1,李轶平1,燕金宜2,王 彬1,王爱勇1,王小林1,董 婧1
(1.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大连市渔业资源养护 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3;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连海关,辽宁大连 116000)
4个航次调查水平拖网加垂直拖网共获取鱼 卵 27种,共 178467粒。
5月份调查共调查了 38个站位,水平拖网与 垂直拖网共捕获鱼卵 16种,177670粒。其中水 平拖网 176925粒,垂直拖网 745粒。34个站捕 到鱼卵,鱼卵的出现频率为 89.47%。水平拖网 鱼卵出现最多的 3个站位是 35、27、32站,各捕获 鱼卵 29950、27930、24740粒,分别占 5月份调 查水平拖网捕获鱼卵总数的 16.93%、15.79%、 13.98%。调查海域水平拖网鱼卵的平均密度为 35.90粒·m-3(图 2)。 7月份调查共调查了 38个站位,26个站捕到 鱼卵,鱼卵的出现频率为 68.42%。共获取鱼卵 15种,776粒,其 中 水 平 拖 网 543粒,垂 直 拖 网 233粒。水平拖网鱼卵 出 现 最 多 的 3个 站 位 是 31、15、19站,各捕获鱼卵 124、119、51粒,分别占 7月份调查水平拖网捕获鱼卵总数的 22.84%、 21.92%、9.39%。调查海域水平拖网鱼卵的平均 密度为 0.14粒·m-3(图 2)。 9月份调查共调查了 38个站位,只有 3个站 位的水平拖网捕到鱼卵 2种,13粒,分别为 30、 18、16站。其中李氏 (Callionymusrichardsoni) 鱼卵 11粒,多鳞(Sillagosihama)鱼卵 2粒。鱼 卵的出现频率为 7.89%。9月份调查海域水平拖 网鱼卵平均密度为 0.30粒·m-3。

-i∑=1PilnPi;Pielou均




(J′):J′=lHnS′。

中,S为种类数;N为总个体数;Pi为第 i种个体 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
4)运用 ArcGIS9.0软件绘制鱼卵和仔稚鱼
数量平面分布图,分析鱼卵和仔稚鱼数量分布情
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类组成 2009年黄海北部近岸海域产卵场 4个航次
关键词:鱼卵;仔稚鱼;黄海北部;种类组成;数量分布 中图分类号:S932.8 文献标志码:A
黄海北部是辽宁的传统作业海区[1-3],鸭绿 江、大洋河、英 那 河、庄 河、碧 流 河 等 地 表 径 流 的 注入[4],为黄海北部近岸海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物质,众多经济鱼类在此海域产卵、索饵[5-7]。在 海洋生物 食 物 网 中,鱼 卵、仔 稚 鱼 是 重 要 的 被 捕 食者,同时 仔 稚 鱼 也 是 捕 食 者,二 者 是 海 洋 生 物 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8-9],鱼卵、仔稚鱼的发生 量是鱼类 可 持 续 利 用 的 基 础,开 展 鱼 卵、仔 稚 鱼 调查对量化评价渔业资源衰退趋势、阐明鱼类数 量动态变化的机制以及开展资源的增殖、进行种 群的 养 护 均 具 有 重 要 的 理 论 意 义 和 现 实 意 义[10-13]。关于黄海 北 部 鱼 卵、仔 稚 鱼 生 物 学 及 生态学的调查和研究较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黄海 水 产 研 究 所 于 1985年 3月—1986年 10 月[14-15],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于 1998年
3)采用 PRIMER5.0软件包中的 Margalef丰 富度指 数 (D)、ShannonWiener多 样 性 指 数 (H′) 和 Pielou 均 匀 度 指 数 (J′)进 行 多 样 性 研
究 [11-12,17]。Margalef丰富度 指 数 (D):D=Sln-N1;
ShannonWiener 多 样 性 指 数 (H′): H′ =
调查共捕获鱼卵 178467粒、仔稚鱼 138尾,共计 31种。能鉴定到种的有 28种,隶属 8目、18科, 有两种鉴定到科,有 1种未能鉴别。在上述已鉴 定的 28种当中,按适温属性来分,暖水性有 10 种,占 35.71%;暖温性有 16种,占 57.14%;冷温 性 2种,占 7.14%。按栖息水层分,中上层鱼类 11种,占 39.29%;底层鱼类 12种,占 42.86%。 按卵子的分布水层和生态特性来分,浮性卵 27 种,占 87.10%;附着性卵 2种,占 6.45%;卵胎生 2种,占 6.45%(表 1)。
1)在体 视 显 微 镜 下 对 鱼 卵 仔 稚 鱼 样 品 进 行 分类鉴定、个体计数。5月份调查部分鱼卵量大 的站位,采用抽样 1/5的比例进行鉴定。
2)鱼卵与仔稚鱼密度(Cb)(尾·m-3):水平 网采用 Cb=Nb/(D×网口面积)计算,其中 D为 扫海距离;垂直网采用 Cb=Nb/(拖网距离 ×网口 面积)计算;Nb在 水 平 网 和 垂 直 网 中 均 为 全 网 鱼 卵和仔稚鱼的个体数。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 2009年 5月(5月 19
日—5月 23日)、7月(7月 24日—7月 30日)、9 月(9月 10日—9月 15日)、10月(10月 9日— 10月 14日)在黄海北部近岸开展的共计 4次的
收稿日期:2019-01-09 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19JH2/10200014);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项目(201810) 作者简介:于旭光(1982—),山东威海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鱼卵、仔稚鱼生态学研究。Email:yuxuguang1982@ qq.com 通信作者:董 婧,研究员。Email:1024470248@qq.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