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0版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2020版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20高二上·深圳月考) 《礼记·乐记》记载:“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这说明“乐”的主要功能是()
A . 维护家庭纲常伦理
B . 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C . 强化宗族血缘认同
D . 塑造平等的人际关系
2. (2分) (2019高一上·东辽月考) 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
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 . 王位世袭制
B . 宗法制
C . 分封制
D . 禅让制
3. (2分) (2019高二上·牡丹江期中) 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害弟,夺得皇位,历来为史学家所非议。
这是因为他违反了()
A . 内外服制度
B . 分封制度
C . 宗法制度
D . 礼乐制度
4. (2分) (2020高二下·东莞月考) 西周建立后,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
类似的青铜铭文不仅在黄河中下游有大量出土,在南方的楚或吴、越之地也多有发现。
这说明当时()
A . 礼乐制得到普遍接受
B . 周天子直接控制各地
C . 出现了深人的技术交流
D . 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认同
5. (2分) (2019高二下·威远期中) 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
文宗怒曰:“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北方大姓)耶?”这表明唐朝()
A . 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 . 门阀政治影响深远
C . 中央集权遭到冲击
D . 婚姻制度变革艰难
6. (2分) (2019高一上·大名月考)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经历了建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历史人物与政治制度的结合,错误的是()
A . 皇帝制度——秦始皇
B . 刺史制度——唐太宗
C . 内阁制度——明成祖
D . 军机处——雍正帝
7. (2分) (2020高一上·许昌月考) 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动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秦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去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
其直接原因在于秦朝与西周相比()
A . 生产工具的进步
B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 . 社会观念的变化
D . 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确立
8. (2分) (2018高二下·武邑开学考) 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
该刻石为李斯所书,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该字体是()
A . 篆体
B . 楷书
C . 行书
D . 草书
9. (2分) (2017高三上·武邑月考) 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一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材料中的“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 ()
A . 是秦朝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
B . 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D . 强化了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
10. (2分)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对这两大“政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 .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11. (2分)“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反映了我国最高封建
统治者称谓的来历,该称谓最早出现于()
A . 公元前2世纪初期
B . 公元前2世纪晚期
C . 公元前3世纪初期
D . 公元前3世纪晚期
12. (2分)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意义是
A . 加剧了社会矛盾,无益于社会发展
B . 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助于秦长治久安
C . 避免了国家分裂,有助于政局稳定
D . 造成君主独裁,导致政治黑暗
13. (2分)唐初,山东士族的政治特权虽已消失,但仍坚持在大族内部进行通婚。
高宗为此颁布“禁婚令”,中宗时曾再次予以强调,而民间仍以“五姓婚姻为第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 崇尚门第之风已然成俗
B . 中央对地方行政力减弱
C . 皇室摒弃宗法血缘观念
D . 政府的禁婚令违背律典
14. (2分) (2019高一上·马山期中) 中央中枢机构的调整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展的重要表现。
下图所示机构确立于()
A . 汉朝
D . 明朝
15. (2分) (2020高三上·运城月考) 元朝强制征调民间工匠服役,特设“匠籍”,并规定匠人世代服务官府,不得脱籍改业。
明朝规定匠人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进入市场销售。
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匠人获得自由身份。
“匠籍”的放宽和废除()
A . 打破了官营作坊的垄断地位
B . 促进了先进工艺技术的传播
C . 加速了传统生产方式的瓦解
D . 摧毁了士农工商的价值观念
16. (2分) (2019高一下·南昌期中)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 . 土地兼并
B . 豪强地主拥有强权
C . 国家授田
D . 土地私有
17. (2分) (2016高一上·赣州月考) 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
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 . 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 . 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 .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 .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18. (2分)明史记载:“明景帝要易储,恐廷议时群臣反对,事前赠阁臣陈循等人白金,又派太监恫吓。
”这一材料从本质上说明
A . 明朝的政治比较清明,皇帝较多采纳臣下的意见
B . 内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很高
C . 君主采用多种手段驾驭臣下
D . 官僚制度对君主权力有一定的约束
19. (2分) (2017高一上·微山月考) 清朝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
”这里设置军机处的是()
A . 乾隆帝
B . 康熙帝
20. (2分) (2018高二下·郑州期末) 廷寄是清代的一种官方文书。
到了雍正年间,皇帝的上谕先由军机处撰拟,再交给兵部捷报处寄往外省的总督和巡抚。
廷寄的内容大多是告诫臣工、核查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
封函的表面通常标注“某处某官开拆”的字样。
上述资料可以说明廷寄()
A . 不易保密,且办事效率较低
B . 与内阁分别掌管文武决策
C . 是清朝政情传达的唯一方式
D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二、材料题(共60分) (共3题;共60分)
21. (20分) (2020高三上·运城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朝重视医疗制度的建设和改革,因革汉、北齐、隋之制而损益之。
唐代在中央设立了各级医疗机构;在地方也设立了一定数额的医学人员,包括医博士、助教以及医学生等。
配合这些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设置,唐代针对医疗事物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性规定,最集中的体现是唐令中有专门的医疾令,对医者行医诊治也颁布了严厉的医药律令。
武则天当政时重视医学,曾诏令御医张文仲“集当时名医共撰疗风气诸方”,共得“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十八首表上之”。
唐玄宗时期更颂布“博学多才道术医药举人诏”,并亲制开元《广济方》颂示天下,以体恤民疾,以预防或治疗流行病。
一一摘编自程锦《唐代医疗制度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医疗制度建设的显著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医疗制度建设的意义。
22. (20.0分) (2019高三上·泰州期末) 元朝行省制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对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影响至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窃谓省者古来宫禁之别名,宰相常议事其中,故后来宰相治事之地谓之省。
今天下疏远去处,亦列置行省,此何义也?当初只为伯颜丞相等带省中相衔出平江南,因借此名以镇压远地,止是权宜之制。
今江南平定已十五余年,尚且因循不改,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踞纵横,无敢谁何,所以容易生诸奸弊……何必令外面权臣借大名分、窃大威权以恣横于东南哉。
——摘编自程矩夫《论行省》
材料二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常常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其长官又大抵是怯薛宿卫出身的蒙古人或色目人。
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
行省辖内宣慰司、路府州县等仍然接受朝廷(吏部、枢密院)的任用、迁调、考课等管理。
世祖末成宗初,行台监察御史和廉访司,相继取得了对行省官吏的奏劾、按问、刷卷等权力,而且有所成效。
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
时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实行的背景和行省的性质。
(2)据材料一,概括行省制实行之初的弊端。
据材料二,归纳元朝因此采取的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发展的影响。
23. (20分) (2017高一上·长春期中)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
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
(2)图示二、图示三所示的朝代的选官制度是什么?其影响有哪些?
(3)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材料题(共60分) (共3题;共60分)
21-1、
21-2、
22-1、
22-2、
22-3、
23-1、
23-2、
23-3、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