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成本核算的关键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老机构运营成本核算的关键指标
同学们,养老机构的运营,要充分考虑成本核算,其关键指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每床位投资额(每平米投资额)
每床位投资额,可以横向比较机构装修改造、固定资产等硬件设施投入,除以总床位数,折合成每床位的投资。
同一时期的横向数据,可以代表一家机构硬件方面的“高端”、“中高端”、“中端”等定位。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据往往三到五年,就会有明显变化。
比如,五年前,在北京,每床位投资额10万元以上,相对属于“高端”的定位,5~10万元,属于中高端定位,2~5万元,属于比较低的投资额。
但今天,相对比较,5~10万元,可能只能算是中端到中高端定位了。
2、每床收入、费用、利润
将全部收入、费用、和利润,除以总床位数,得到每床指标。
养老机构的全部利润,都从床位中来,所以,每床指标的计算,可以直观看出每个床位的运营成果。
3、入住率盈亏平衡点
机构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是指机构达到入住多少老人,可以覆盖日常所有固定成本。
除以总床位数,即是盈亏平衡点入住率。
通常,行业内的通用数据是,70~80%入住率,机构即达到盈亏平衡点。
这个入住率之上,可以产生利润。
4、按部门核算:床位费、餐费、服务费、医疗费
按部门核算的意义在于,可以衡量各个部门的运营效率。
通常,养老机构的餐费是“一进一出”,即餐费收入全部用于餐饮成本支出(包括材料费、能源费、餐饮部门员工工资、耗材费等)。
服务费收入,指从老人收取的“服务费”或“护理费”,减去服务人员工资、管理人员工资。
床位费收入,则用于收回固定资产折旧、租金等成本。
如果这块成本控制较好,则会产生盈余。
5、各项支出占总支出比率、占总收入比率
将养老机构的成本费用的各项支出与总收入相除,就得出了各项支出占总收入比率。
计算这一比率的意义在于,有行业性数据可以横向比较。
通常,日本养老机构的租金(管理费、承包费)占总收入比率为1/3,员工成本占总收入50~60%。
我国,目前租金成本较高,占总收入比率甚至超过50%,员工成本占40%~50%,所以盈利性较差。
6、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
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单位为年,是将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累计到与投资额相等的年份。
是做养老投资可行性分析最直观、也是最常用的一个指标。
7、综合效益评估
综合效益评估,是指将以上所有指标,综合起来考虑,得出投资的综合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