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冀教版,河北专版)Lesson24HowWasYourWeekend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拓展阅读,提升素养
推荐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升英语素养。
7.课堂小结,反馈评价
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8.课后作业,延伸学习
设计富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如写作练习、口语表达等,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1.使学生熟练掌握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英语素养。
3.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展。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周末活动的图片,如野营、徒步旅行、家庭聚会等,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活动内容。同时,提问学生:“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让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周末经历。
2.口语表达:学生与家长或朋友进行对话,用英语询问对方的周末活动,并进行回答。要求运用一般过去时态,尽量使用本课所学的词汇和短语。
3.阅读理解:阅读一篇关于周末活动的英语文章,完成文章后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文章难度适中,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词汇积累:收集并整理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短语,用卡片或笔记本记录下来。要求学生通过查词典、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单词的用法和搭配。
4.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作业完成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过程
(1)教师讲解一般过去时态的构成和用法,结合示例句型进行说明。
(2)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新词汇和短语,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3)组织学生进行句型练习,巩固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话题,如:“My last weekend”、“An interesting activity I participated in last weekend”等。小组成员用一般过去时态描述话题相关内容,并进行讨论。
5.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练习,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
6.预习任务: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新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和整洁性。
2.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给予适当指导。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关注学生的错误,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3.互动交流,提高听说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听说能力。
4.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和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5.情境模拟,巩固所学
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如模拟采访、问卷调查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巩固课堂所学。
2.教学过程
(1)教师给出讨论话题,明确讨论要求。
(2)学生小组讨论,鼓励组内成员相互纠正和补充。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句型转换题等,让学生独立完成。此外,设计一篇短文,让学生用一般过去时态进行填空。
2.教学过程
(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分析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3)学生互相批改练习,查漏补缺。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和词汇、短语。同时,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2.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4.注重情感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本课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一般过去时态,并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
2.重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并参与关于过去活动的交流。
4.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拓宽国际视野。
5.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勇敢追求梦想。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运用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等,并能运用这些时态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此外,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能够阅读并理解简单的英语文章。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英语学习仍保持较高的兴趣,但个体差异较大,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针对本课内容,学生已经熟悉了日常生活中的问候和交流,但对于如何详细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仍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源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帮助他们克服语言障碍。
3.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合作的能力。
2.能够运用一般过去时态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如:“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I went camping with my family.”
3.学会使用日常交际用语,如:“How was your weekend?”“It was great/terrible/boring/interesting...”等,并能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培养他们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各种周末活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周末经历,自然导入新课。
2.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设计一系列任务型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拓展词汇量。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5.教师适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英语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观念,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
4.提高听力水平,能够理解并获取他人谈论过去活动的信息。
5.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并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英语知识。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各种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2.教学过程
(1)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周末的活动。
(2)学生回答问题时,注意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语法错误,并给予鼓励。
(3)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周末经历,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结合课本Lesson24的内容,讲解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并通过示例句型进行展示。同时,引入本课的新词汇和短语,如:camping、hiking、tired、boring、interesting等。
七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冀教版,河北专版)Lesson24HowWasYourWeekend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生词和短语,如:camping(野营),hiking(徒步旅行),tired(累的),boring(无聊的),interesting(有趣的)等,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3)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作练习:请学生运用一般过去时态,结合本课所学的词汇和短语,写一篇关于自己上周末活动的短文,字数在80-100词左右。要求内容丰富、语法正确、表达清晰。
推荐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升英语素养。
7.课堂小结,反馈评价
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8.课后作业,延伸学习
设计富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如写作练习、口语表达等,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1.使学生熟练掌握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英语素养。
3.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展。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周末活动的图片,如野营、徒步旅行、家庭聚会等,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活动内容。同时,提问学生:“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让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周末经历。
2.口语表达:学生与家长或朋友进行对话,用英语询问对方的周末活动,并进行回答。要求运用一般过去时态,尽量使用本课所学的词汇和短语。
3.阅读理解:阅读一篇关于周末活动的英语文章,完成文章后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文章难度适中,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词汇积累:收集并整理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短语,用卡片或笔记本记录下来。要求学生通过查词典、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单词的用法和搭配。
4.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作业完成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过程
(1)教师讲解一般过去时态的构成和用法,结合示例句型进行说明。
(2)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新词汇和短语,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3)组织学生进行句型练习,巩固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话题,如:“My last weekend”、“An interesting activity I participated in last weekend”等。小组成员用一般过去时态描述话题相关内容,并进行讨论。
5.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练习,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
6.预习任务: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新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和整洁性。
2.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给予适当指导。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关注学生的错误,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3.互动交流,提高听说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听说能力。
4.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和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5.情境模拟,巩固所学
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如模拟采访、问卷调查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巩固课堂所学。
2.教学过程
(1)教师给出讨论话题,明确讨论要求。
(2)学生小组讨论,鼓励组内成员相互纠正和补充。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句型转换题等,让学生独立完成。此外,设计一篇短文,让学生用一般过去时态进行填空。
2.教学过程
(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分析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3)学生互相批改练习,查漏补缺。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和词汇、短语。同时,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2.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4.注重情感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本课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一般过去时态,并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
2.重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并参与关于过去活动的交流。
4.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拓宽国际视野。
5.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勇敢追求梦想。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运用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等,并能运用这些时态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此外,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能够阅读并理解简单的英语文章。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英语学习仍保持较高的兴趣,但个体差异较大,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针对本课内容,学生已经熟悉了日常生活中的问候和交流,但对于如何详细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仍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源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帮助他们克服语言障碍。
3.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合作的能力。
2.能够运用一般过去时态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如:“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I went camping with my family.”
3.学会使用日常交际用语,如:“How was your weekend?”“It was great/terrible/boring/interesting...”等,并能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培养他们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各种周末活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周末经历,自然导入新课。
2.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设计一系列任务型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拓展词汇量。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5.教师适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英语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观念,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
4.提高听力水平,能够理解并获取他人谈论过去活动的信息。
5.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并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英语知识。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各种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2.教学过程
(1)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周末的活动。
(2)学生回答问题时,注意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语法错误,并给予鼓励。
(3)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周末经历,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结合课本Lesson24的内容,讲解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并通过示例句型进行展示。同时,引入本课的新词汇和短语,如:camping、hiking、tired、boring、interesting等。
七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冀教版,河北专版)Lesson24HowWasYourWeekend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生词和短语,如:camping(野营),hiking(徒步旅行),tired(累的),boring(无聊的),interesting(有趣的)等,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3)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作练习:请学生运用一般过去时态,结合本课所学的词汇和短语,写一篇关于自己上周末活动的短文,字数在80-100词左右。要求内容丰富、语法正确、表达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