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未变,化肥落后产能将加速淘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税未变,化肥落后产能将加速淘汰
作者:暂无
来源:《营销界·农资与市场肥料版》 2016年第1期
文/寒江
财政部于2015年12月9日公布了《2016年关税调整方案》,根据方案,2016年化肥出口关税依然执行与2015年相同的政策,具体为:尿素出口全年按80元/吨征收,磷酸一铵、磷酸二铵100元/吨,氯化钾、硫酸钾600元/吨;二元复合肥和三元复合肥出口分别执行5%和30%的出口税率。

与此同时,与化肥关联的相关原料出口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松绑。

2015年磷酸、氨和氨水的出口税率依次为300元/吨、180元/吨和60元/吨,2016年一律实行零关税。

此外,磷矿石出口税率也由2015年的35%下调到2016年的20%,不过出口配额不变,仍为全年100万吨。

原料出口关税虽然降低不少,但由于出口数量不会太大,对整体化肥市场影响有限。

期待关税下调,理由充足
在此之前,市场对2016年化肥出口关税下调充满了期待。

应该说,下调的理由也是比较充足的,主要有三点。

优惠政策大幅取消
2015年是化肥市场化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许多优惠政策被取消。

以前化肥行业享有各种优惠政策,因此国家对化肥产品出口进行相关税费限制,以平衡行业发展。

那么优惠政策取消后,化肥关税政策也应该进行调整。

化肥行业困难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化肥价格大幅下滑,再加之优惠政策的相继取消,以及开始征收增值税,化肥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使得化肥行业困难重重,行业发展阻力巨大。

企业希望能放宽出口,缓解困难。

宏观政策鼓励出口
近年来我国外贸出口形势不佳,2015年我国外贸出口预计出现负增长,国家出台了多项鼓励出口措施,在这种大背景下,化肥出口政策也应该宽松。

2016,关税未变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化肥出口关税未下调,而是维持不变。

据业内人士分析,未进行调整的主要原因有四点。

化肥仍有部分优惠政策
虽然2015年的化肥优惠政策大幅缩水,但目前仍享有电价、天然气价格、化肥铁路运价等优惠政策,在化肥优惠政策没有全部取消前,对化肥出口关税可能仍会有所限制。

另外,在此之前,2015年的化肥关税已进行了大幅下调,取消了淡旺季制度,实际上已经考虑了化肥优惠政策减少这一因素。

保障国内供给
虽然近年来我国化肥产能大幅上升,保障国内供给不会有多大问题,但农民春耕用肥季节
性很强,短时间内需求量很大,如果放松了出口,导致出口量大幅增加,还能否保障国内供给
就难说。

作为化肥行业,最主要的任务还是保障国内供给,而不是出口。

出口化肥相当于出口资源
化肥是高能耗、高资源消耗型行业,出口化肥就相当于出口资源、能源,虽然现在能源价
格大幅下滑,但能源和资源毕竟是宝贵性东西,价格也是迟早要恢复到合理价位的,化肥不值
得鼓励性大量出口。

放松出口可能加剧产能过剩
完全开放化肥出口市场,有可能令国内部分即将被淘汰掉的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产
能死灰复燃,而国家正在致力于到2020年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这有悖于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

关税未改,有助于落后产能的调整
对于2016年化肥关税政策未调整,有些人感到失望,但有些人却感觉到这项政策具有积极意义,将加快我国落后化肥产能的调整,釜底抽薪,让落后企业彻底出局,对化肥行业未必不
是件好事。

从尿素行业看,2015年我国有406万吨尿素新产能建成投产,2016年还将有900万吨左右新产能在建设中;另外,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国际尿素在建中的新产能约1030万吨,数量
较大,国际竞争激烈,我国尿素出口量较难达到前期的最高峰1360万吨,在80元/吨维持不
变的关税政策前提下,出口这条道路或越走越窄。

无论是如此大的已投产新产能,还是建设中的尿素新项目无—不彰显着尿素供应量在明显
增加中,且在供应远大于需求的市场背景下,那些高耗能、高成本的尿素产能将被迫退出市场,尤其是年产能在30万吨以下,成本高,周边尿素大企业较多,且周边工农业需求量偏少的厂家将不得不退出尿素行业,这些新建的、低成本的、运输有优势的新产能将逐步占据市场,这样
一来资源合理配置,出口竞争力增强,我国尿素行业才能够合理化发展。

磷铵行业也同样面临着产能过剩问题。

来自2014年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仅磷肥一项总产能到2014年就已达到2360万吨(折纯P205),而消费量仅120C万吨(折纯P205),过剩量
几近一半,积重难返。

虽然业内越来越认识到产能过剩给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近两年各地一
铵产能扩增速度也开始陆续放缓。

但据预算,2015-2017年内,我国磷酸一铵总产能仍将达到1937万吨,而磷酸二铵产能也将达到2000万吨左右。

但我们目前能做到的也只是保证基数不
再过快增长,要想最终实现去产能、调结构的目标,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专家分析指出,回顾2015年化肥各种优惠电价、运价相继取消,沉溺已久的化肥增值税再次回归台前,也正是表明了政府推动化肥市场化的决心。

但显而易见,对化肥企业来说,各项
政策实施背后,却是高附加的生产成本。

2008年之前,厂家也许可以顺利将它转嫁到下游,最
终落到农民身上,但伴随市场可选择性日渐增多以及终端经济、粮食作物利润空间逐渐缩水,
这也最终沦为了生产厂家的一厢情愿。

数据显示,2015年1~9月磷肥价格比去年有所上涨,但
仍低于2013年的平均价格。

特别是加收增值税之后,规模企业磷酸二铵吨价平均增加130元。

2015年前8个月磷肥行业的利润约为149亿元,仅增值税—项就会在第四季度抵扣12亿元左
右。

冬储市场临近,磷肥行业多方承压,粮食量增价减已成定局,下游备肥积极性较往年明显走弱,氮磷钾复合肥冬储预测价格较往年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业界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国家政策层面,于是“建议化肥零关税”应时而生,但一项政策的制定,要权衡多方利益,既要保证行业健康发展,又要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绝非—方独断。

编辑/冯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