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中国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原因分析
中国的产业结构,或者说各个产业之间的结构。

通过资料分析可以发现,2005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失衡状态也比较严重。

比如说制造业里面,传统制造业比重偏大,现代制造业偏低;在资源类产业里面,真正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比例偏低,而普通的产品比例偏大。

再比如说高技术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服务业占整个产业结构的比重偏低,农业等基础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很低。

这种产业结构的失衡状态,主要表现就是生产能力过剩和短缺并存且日益严重。

中国的产业结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失衡状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垄断。

产业结构要合理,资本应该能够在各个产业之间顺畅地流动。

但是中国现在产业之间的壁垒很高,资本很难在产业之间流动。

而且研究发现,在中国,垄断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政性的垄断,更主要的是意识形态所引起的垄断。

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导致各种资本在产业之间的流动受阻。

产业结构失衡的第二个原因,是在结构调整中缺乏核心技术。

在当前中国的体制里边,已经找不到谁是核心技术创新的主体了。

国有企业现在大部分是垄断企业,它们
依靠垄断就能赚钱所以没心思搞技术。

2006年中国有一万多家企业申请了技术专利,里边没有一家是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很难担当技术创新的重任。

在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只有30年左右的时间,它在体制、资金积累上都很难支撑需要长期研发的核心技术创新。

高等院校有庞大的科研力量,但是为了发文章、写论文疲于奔命。

核心技术创新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但是高校教师如果不在核心刊物上发文章、写论文就拿不到职称,甚至可能被开除,也就无心研究,结果造成大量的科研资源闲臵浪费。

自己研究不出核心技术,国外又对技术转让设臵了重重障碍,于是产业结构调整受阻。

企业的资金进入不了新兴产业,结果要么冲向房地产市场,要么冲向股市,进一步导致结构失衡。

第三个原因,是结构调整中的利益机制失衡。

在市场机制下,当一个企业觉得生产的成本远大于收益,就不可能再投资。

多数企业都不再投资,产业结构就出现转变。

但是在中国,有些国有企业的问题是,明明知道会亏损也继续投资。

这些企业不受利益的约束,于是导致利益机制失调,进而产业结构失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