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必将成功 不是专家胜似专家 专家型组织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必将成功不是专家胜似专家专家型组织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不是专家胜似专家专家型组织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作者:东方赢成功的、优秀的企业,与竞争力弱、业绩不佳的企业,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们以前听说过要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建立学习型组织,现在有专家提出企业有没有专家型组织也是很关键的因素。
在许多企业,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人:知识陈旧,经验狭窄,解决问题或是本本主义或是经验主义,工作态度敷衍了事。
这些人在企业中的过多存在,使企业缺少竞争与创新能力,即使有的企业凭冒险、凭机遇,一时发展上去了,也还是逃脱不了昙花一现的归宿。
这样的企业就没有专家型组织。
专家型组织要有专家型员工。
专家型组织是适应知识经济的主导模式,其组织有六个特点:一是职务定位专家化;
二是专家职位扩大化;
三是通过内部训练和外部招募组织合格的专家型员工;
四是专家队伍结构合理;
五是使专家员工得到更多的自治、尊严和利益;
六是建立专家之间交流、沟通、学习、合作、整合的组织机制。
对专家的认识,并不是有高学历、高职称、经验丰富的人就是专家。
专家型员工应该具备几种条件:有较高的智力、情商和逆境商数(如忍耐力和坚持力);
有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
掌握专业领域内系统、前沿的理论知识与相关应用领域内的各项技能;
拥有专业领域与相关应用领域全面、丰富的经验;
具备专业领域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
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与国际规范接轨;
在专业领域与相关应用领域中,具有设计多种选择方案,进行优化分析,达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有职业道德与商业道德。
我国企业在研究与开发、技术开发管理、知识管理、业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策划、营销、广告、公关、生产、融资、并购、财务、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专家型员工。
专家的水平,可分为企业级、省级、国家级、世界级。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专家型员工水平级别的竞争。
只有拥有国家级水平以上的专家团队才最终会赢。
如何构建专家型组织?建立专家型组织,专家队伍必然结构合理。
这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纵向管理层次。
企业需要的专家有三类:集团管理专家,事业单位(如事业部、子公司)管理专家,职能部分管理专家。
二是从横向职能分,可分为人事管理、财务、营销、研究开发等方面的专家。
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专家,其知识结构、技术结构、经验结构、职业道德结构是不同的。
建立专家型组织,应使专家型员工得到更多的自治。
这么做是为了留住专家,并最大程度地激发专家的能力和潜力,也是适应知识经济对创新与应变的要求。
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改变对专家的领导方式,放弃指导、命令、现场与过程的操纵控制、人治等做法,采取目标管理、组织协调、建立共同价值观与共同远景、适当的授权自治、产权制度制
衡、平等交流、支持服务等办法。
其次,承认专家型人才的知识资本价值,通过分红、参股、期权等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专家型员工的努力程度,留住人才。
再次,帮助每个专家型人才设计和实施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计划,使其专业能力提高、职务提升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相吻合。
建立专家型组织,要建立专家之间相互沟通、学习的组织机制。
推行学习型组织的五种方法: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建立共同景愿、改善心智模式、团体学习;
建立上下级平等交流、沟通、合作的管理方式;
推行专业互补的专家合作方式;
推行打破部门隔离的跨部门工作小组和矩阵结构的组织形式;
采取流程规范、网络化交流与管理、扁平化组织等做法,减少管理层次;
推行跨边界、甚至无边界的学习合作方式,与国内、国际上的机构、顾客、贸易伙伴进行交流、学习、合作;
成立知识管理机制,设置知识管理职务和专门部门,负责信息技术的建设、运用,负责知识的收集、整理、保护、利用、传播,实现对知识的控制和最大地发挥知识的效用。
来自:《中国经营报》2000年4月18日星期二总第1255期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