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试题
1.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关系是
A.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B.前者是对后者的肯定
C.前者是对后者的批判继承D.两者毫无关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带有反封建
的民主色彩,它否定了君主专制,是对孟子“民贵君轻”这一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故B项正确,C项错误;AD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
2.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经世致用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D.天下为主,君为客
【答案】C
【解析】必须知道“时代发展趋势”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兴起,主张发展工商业,因此C项符合题意,故选C。
A项错误,经世致用强调的是治学方面;B项强调的是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D项强
调的是民主的思想,这是政治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进步思想
3.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答案】B
【解析】题干反映了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亡国、亡天下”的思想,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感。
A项“动摇”说法与史实不符;CD项所述影响与史实不符;B项正确。
【考点】顾炎武思想主张
点评:顾炎武思想还可考查经世致用主张,以及考查与黄宗羲、王夫之的思想共同点等,此为考
查频点。
4.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A.李世民B.汉武帝C.朱元璋D.雍正帝
【答案】C
【解析】黄宗羲坚决反对君主专制,材料中的前一句“有明之无善治”指明朝没有很好的政治,后
一句“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指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开始。
故选择C。
5.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应会持反对意见的是
A.花木兰替父从军B.梁祝化蝶相随C.武则天自立为帝D.烈妇马刘氏割肉疗亲
【答案】C
【解析】略
6.他认为:“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因此他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
他是
A.陆九渊B.黄宗羲C.王夫之D.顾炎武
【答案】D
【解析】略
7.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经世致用B.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
C.工商皆本D.天下为主,君为客
【答案】C
【解析】略
8.黄宗羲说: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这句话表述的思想不包括( ) A.与黄宗羲的政治主张相一致的经济主张B.符合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需要
C.是对封建社会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的挑战D.鼓励弃农经商,不鼓励农业生产的发展
【答案】D
【解析】略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B.顾炎武《日知录》
C.李贽《续焚书》D.王夫之《船山遗书》
【答案】B
【解析】略
10.明末清初有一位思想家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后人把这一思想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位思想家是
A.李贽B.顾炎武C.王夫之D.黄宗羲
【答案】B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