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类)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类)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后含答案及
解析)
题型有:1.
1.有人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又有人说:“一个和肖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肖没水吃。
”你怎么看?
正确答案:以上两种不同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有一定道理,它们就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1)无论干什么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组织规模和必需的办事人员,即任务量与组织和人员规模之间要有一个恰当的比例,不可偏大或偏小。
(2)在一定的机构和人员数量的基础上,还有一个合理设置、责权明确、科学管理的问题,否则,组织和人力资源将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3)需要一种自动调整机构或调节人员进出的机制,使得机构、人员与任务量之间始终保持一种适当的比例。
(4)作为领导人,要组织和带领团队,努力形成一种合理、高效的内部组织机制,达到“1+1>2”的效果。
涉及知识点:综合分析类
2.请联系实际,评析“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与“为害—任,造福一方”。
正确答案:(1)领导者的职务或职位是依法获得的,但归根到底是人民赋予的。
来自职务的职权也是责任,即为人民服务的责任。
领导职权、领导职责和合法权益是统一的。
任何一名领导干部,都要对党和人民负责,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有枫结合起来.(2)“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权力观是剥削阶级的权力观。
报纸不断披露领导干部贪赃枉法丽藩入法网之丑事,应引以为戒。
(3)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恩想而不是为民做主,否则,就颠倒了主仆关系。
我们要争当人民的勤务员,以奉献为最高的社会价值,这是无产阶级权力观的桉心。
(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而是允许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进而达到共同富裕。
因此,“为官一任.造富一方”是值得鼓励和赞赏的。
(5)为官者切忌急功近利,切忌竭泽而渔,切忌追求立竿见影的政绩。
必须考虑环境效益,维护生态平衡,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涉及知识点:综合分析类
3.你怎样看待“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政绩现象?
正确答案:组织评价和考核干部,一个重要标准是看政绩。
有的地方简单地把政绩与几个经济指标画等号,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而部分官员为了迎合上级检查,人为编造数字、炮制数字,这就导致了“官出数字,数字出官”。
这表明我们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政绩体系的极端重要性。
如何克服和消除这种现象,我认为应坚持以下几点:(1)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政绩。
具体地说,就是
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
(2)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政绩。
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对那些急功近利、靠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竭泽而渔发展起来的“政绩”,要明察秋毫,不但不能提拔,相反要追究责任。
(3)要用实践的观点看待政绩。
政绩是实的,不是虚的,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不是形式主义“花架子”。
考核敢绩,就要深入实际,不仅要亲眼看一看,还要亲耳听一听。
看看它是否符合实际,符合客观规律,是不是实干出来的,干的是不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要的实事,能不能切实发挥作用,真正造福一方,惠及人民群众。
(4)要用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
应倾听群众呼声,看看领导干部是不是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
衡量干部政绩,最重要的是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涉及知识点:综合分析类
4.有人说公务员应该对上负责,又有人说公务员应该对下负责,你是怎么看的?
正确答案: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1)我认为这两个观点都有道理,只不过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2)公务员应该对上负责是由公务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决定的,就是说公务员应该服从上级的指挥,忠实地履行党的政策、方针,对党和国家负责。
(3)公务员应该对下负责是由公务员的宗旨决定的,我们是吃纳税人的饭,我们的领导干部是由人民代表选出来的,理所当然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从本质而言,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是一致的,因为我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我党没有自己的私利,它本身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执行党的政策方针就是为人民服务,而另一方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体现了党的宗旨。
(5)我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将模范执行党的政策、方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既对上负责,又对人民负责。
涉及知识点:综合分析类
5.一个渔夫有一个渔竿和一筐鱼,在路上遇到两个人,一个人要了一筐鱼,很快,他就把鱼吃光了,后来就饿死了;另一个人要了渔竿到海边钓鱼,但是他没有到海边就饿死了。
请你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看法。
正确答案:我认为,这两个人的最终目标相同,都是要获得鱼并且要生存。
在这一前提下,双方可以而且应该相互合作,即在到海边之前两人吃鱼,到海边后,两人捕鱼,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
因此,这个故事说明了这样几个道理:(1)我们应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辩证统一起来:吃鱼是近期目标,捕鱼从而维持生存才是长期目标。
因此对这两个目标要统筹兼顾和长远规划。
(2)在一个群体中各个个体之间要合作,要双赢,不要对抗。
(3)作为领导者,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领导要组织和配置好各种资源,使之发挥最大效用。
(4)这个故事还讲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对于工作和生活,我们不能仅仅只看树木、不见森林,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俗话说“求木之长必先固其根基,流水之远必先浚其源泉”。
(5)这个故事对我们现实生活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比如有些
地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发展经济,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却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最终得到的不是发展而是生存的毁灭。
因此,我们领导干部在做出重大的规划、决策时,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这样才能避免短期目标的盲目性,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6)由此可以联想到我们当前的扶贫,我国帮助贫困户“脱贫”方法现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补贴,另一种是指导发展。
而事实证明,在交通不发达,教育水平低的贫苦山区,帮助他们脱贫,不但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这才是我国降低贫困户的有效办法。
既不能让他们坐吃鱼空,又不能让他们拿着渔竿还没到海边就饿死。
涉及知识点:综合分析类
6.有人说“有为才有位”,又有人说“有位才有为”,你是怎么看的?
正确答案: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1)他们都有道理,只不过是角度不同罢了。
(2)“有为才有位”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它强调每一个人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施展才华,作出贡献,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3)“有位才有为”是相对于社会评价体系而言的,即社会只有为每一个人提供一定的社会条件和平台,作为个体的人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有所作为。
(4)一个成熟的社会必须追求两者的统一,既强调“有为才有位”又强调“有位才有为”,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人才辈出,生机勃勃。
(5)我作为党培养多年的年轻干部,应该多强调“有为才有位”,多为社会作贡献。
涉及知识点:综合分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