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羊草镇村屯撤并规划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乐山市调整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乐山市调整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5.18•【字号】川府民政〔2020〕3号•【施行日期】2020.05.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乐山市调整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20〕3号乐山市人民政府:你市呈报的《关于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乐府〔2020〕17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关于峨边彝族自治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一)撤销红花乡、共和乡,将原红花乡和原共和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沙坪镇管辖,沙坪镇人民政府驻景阳社区景阳路62号。
(二)撤销白杨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新林镇管辖,新林镇人民政府驻金星村苦竹坝街54号。
(三)撤销万坪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大堡镇管辖,大堡镇人民政府驻大堡社区正街22号。
(四)撤销杨村乡、觉莫乡,设立红旗镇,以原杨村乡和原觉莫乡所属行政区域为红旗镇的行政区域,红旗镇人民政府驻四坪村上街48号。
(五)撤销哈曲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黑竹沟镇管辖,黑竹沟镇人民政府驻黑竹沟社区西河街63号。
二、关于马边彝族自治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六)撤销石梁乡、劳动乡,设立劳动镇,以原石梁乡和原劳动乡以及下溪镇龙沱沟村、珍珠桥村所属行政区域为劳动镇的行政区域,劳动镇人民政府驻金星村1组150号。
(七)撤销镇江庙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下溪镇管辖,下溪镇人民政府驻共和街社区共和街241号。
(八)撤销老河坝乡、荍坝乡,设立荍坝镇,以原老河坝乡和原荍坝乡石丈空村、双河村、茶叶村、会步村、龙桥村、东升村、水平溪村、金华村所属行政区域为荍坝镇的行政区域,荍坝镇人民政府驻茶叶村民安街388号。
(九)撤销建设乡,设立建设镇,以原荍坝乡春林村和原建设乡三溪村、光辉村、联河村、水流板村、黄茅埂村、湾儿沟村所属行政区域为建设镇的行政区域,建设镇人民政府驻光辉村1组56号。
第一章 规划概述 一` 上位规划的指导背景
第一部分概述第一章规划概述一、上位规划的指导背景(一)《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1、总体战略思路本轮城镇体系规划通过深入分析吉林省现状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确定规划目标。
强调区域关系的衔接,将吉林省放在更大的区域背景下进行研究。
重视吉林省发展的差异性,划分次区域,对不同发展地区进行详细分析。
强调规划的策略性,重视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注重划分地方政府的事权。
强化区域协调,对区域发展影响重大的产业发展布局、交通运输体系、环境基础设施系统的建设进行重点规划,提出协调与控制措施。
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重点强调规划技术性和操作性,从管理的角度保证规划在战略目标下如何保证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
规划预期实现“强化多元,打造地方产业集群”、“改善区位劣势,构筑省域经济发展支点”、“破解三农困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变增长模式,建设节约、和谐社会”的区域发展战略目标。
2、次区域要求规划在省域空间打造“三区四轴一带”的格局体系,对于延边州的发展战略侧重于利用边境优势,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和口岸城市,通过积极推进大图们江国际合作项目,促进东北亚各国的多边合作,利用外向型经济加速推动图们江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3、城镇发展定位位于长白生态轴带上的节点型城镇。
英安镇是珲春市域中心镇,是制造业型镇,重点发展能源工业。
镇域非农业人口在1—5万人。
4、生态环保要求完善城市绿地、水体等生态系统功能,保护近城山体;保护近城湿地,充分发挥其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
加快城镇处理污水厂建设,控制城市污染。
发展生态旅游等多种经营,建设生态旅游示范区。
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工程。
5、空间管制指引要求一级管治——珲春东北虎、春化自然保护区。
二级管治——珲春边境合作区三级管治——珲春市区、乡镇(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1、总体战略思路规划建设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沿线沿边开发开放城镇为前沿的区域发展格局。
水务局促进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水务局促进经济发展工作总结我市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总面积52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69万亩,辖14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0万,其中农村人口28万。
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地上级水务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水务局全体干部职工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知难而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年年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为全市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促进市域经济发展,加快小康安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抗旱工作我市境内无江无河,风多雨少,年平均降雨量430毫米,而年平均蒸发量却为1645毫米,是黑龙江省西部重点干旱市县之一。
干旱一直是严重制约我市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从1997年以来,历经10年,在省、市、计委、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充分利用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大打农田机电井,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截止到目前,全市机电井总数已发展到4306眼,农田小井12000眼,购进白龙50吨,大大提高了我市农民抗旱自救的能力。
全市年平均完成坐水种面积125万亩,完成灌溉面积75万亩。
建设围井经济区3500处,面积35万亩,创产值3亿元。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注重了对节灌典型户的培养。
全市共培育出种植类典型达300个,其中以中本镇大本村王玉为代表的种粮大户50个;以羊草镇北来村侯占岭为代表的种植蔬菜大户180个;以羊草镇杨福祥为代表的种植草坪大户10个;以安达镇钟德安为代表的温室种植大户45个;以羊草镇南来村刘作成为代表的种植果树大户10个。
这些典型户的示范辐射作用,推动了我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进度,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
二、水利工程建设工作1、节水灌溉工程。
自1996年我市被列为国家节水灌溉增产300个重点市县以来,我们按照国家、省、市对节水灌溉工作的具体要求,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坚持规划高起点、科技高含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效益高产出的原则,现后建成了“安中”、“万升”、“豆麦”、“南来”、“国家重点抗旱打井”、“国家节水灌溉项目”、“四星蔬菜基地节灌项目区”、“任民、老虎岗项目区”、“火石山节灌项目区”、“牧草节灌羊草项目区”、“羊草镇南来节灌项目区”和“吉星岗镇巨星节灌项目区”等13个节水灌溉项目区;还建成了安达镇发展村、青肯泡乡农义村、羊草镇新生村、东升村、升平镇拥护村7个高标准微滴灌示范园区。
羊流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部分规划基础一、规划编制的原因1、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和进一步发展小城镇的决定。
省委省政府1999年在18号文件中也作出了“关于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决定”,2000年省委七届四次全委会专门研究城市化问题,并在17号文件中提出“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意见”。
近年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新泰市委市政府把城镇建设列为重点工作,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城镇建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刚刚编制完成的新泰市城市总体规划将指导城镇科学发展。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指示精神,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坚持镇区建设与新泰市城镇体系建设科学衔接,羊流镇党委、镇政府结合自身实际,也作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对城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和质量要求,因此,迫切需要编制城镇总体规划,以促进城镇建设更快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自去年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
2006年2月,中央又专门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
这标志着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将迈出有力的一步。
针对这些要求,各级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并从资金、税收、管理等各方面对农村发展提供支持。
乡镇正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将起到带头作用,因此,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通过编制规划,促进乡镇全面发展,以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3、城镇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羊流镇上一次城镇总体规划是由省规划院于2002年编制完成的,该规划注重调查研究,指导思想明确,对城镇性质的确定和人口规模的预测也基本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对全镇村庄居民点布局和镇区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百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
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百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1.23•【字号】百政办发〔2015〕4号•【施行日期】2015.0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百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百政办发〔2015〕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百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1月23日百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为了切实做好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和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严格土地管理特别是加强土地规划管控、坚守耕地保护、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必须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加快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的划定,强化规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
从规划实施情况看,我市建设用地总规模已突破,且存在用地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等突出问题,及时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十分必要。
二、主要任务(一)完善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成果。
在2013年形成的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基础上,运用最新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将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基准年调整到2013年,并更新评估数据和完善评估成果,针对评估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按照本次规划调整完善的新要求,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规划实施管理的建议,为规划调整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调整规划主要指标。
根据本次规划调整完善中自治区下达我市规划主要指标,以及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和连续年度变更数据、各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成果,结合城市周边和道路沿线优质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工作,从严合理确定并逐级分解下达各县(区)、乡(镇)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和建设用地规模。
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乐昌市北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乐昌市北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韶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6.26•【字号】韶府复〔2024〕33号•【施行日期】2024.06.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乐昌市北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乐昌市人民政府,韶关市自然资源局:《乐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审批〈乐昌市北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乐府报〔2024〕15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乐昌市北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北乡镇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支撑北乡镇打造成为以马蹄、香芋为特色的全国“一乡一品”示范村镇及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精品农业小镇。
二、严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
到2035年,北乡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3.61平方公里(2.0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13.04平方公里(1.96万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26.04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37平方公里以内。
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任务。
划定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以及洪涝风险控制线等防灾减灾底线,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严格实施空间管控。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明确生态、农业和历史文化等保护要素空间范围和城乡、产业、交通等发展要素整体布局,构建“一核一轴四区”的镇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以北乡镇区为主体建设综合服务中心,依托省道S248形成带动城乡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空间有序集中的发展轴线,统筹协调好城镇集中发展区、南部综合发展区、特色农业种植区、生态文旅发展区的开发保护。
阳城合并村实施方案
阳城合并村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阳城市位于我国中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级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减少,部分村庄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阳城市决定对部分村庄进行合并,实施村庄整合发展方案。
二、合并村庄选取。
1. 村庄整合的原则。
阳城市将根据村庄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等因素,选取合并村庄的范围。
合并村庄应当满足人口较少、资源利用不合理等条件,以实现村庄整合的最大效益。
2. 合并村庄的范围。
阳城市计划选取南部地区的3个村庄进行合并,包括XXX村、XXX村和XXX村。
这些村庄地理位置相近,人口较少,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合并后将更有利于资源整合和发展规划。
三、合并村庄的实施方案。
1. 土地资源整合。
阳城市将对合并村庄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统一规划土地利用方式。
通过土地流转、撤并农田等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2. 基础设施建设。
阳城市将加大对合并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包括修建道路、建设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加强对村庄的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3. 产业发展扶持。
阳城市将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促进合并村庄的产业发展。
重点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 社会保障政策。
阳城市将完善合并村庄的社会保障政策,包括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5. 村庄管理体制。
阳城市将对合并后的村庄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推动村庄自治和民主管理,提高村庄治理水平。
四、实施效果预期。
1. 经济效益。
合并村庄后,将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2. 社会效益。
合并村庄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丰台区花乡羊坊村部分用地规划调整示意图调整前
商业用地
商业发展状况
羊坊村商业用地主要集中在村口和主干道两侧,商业发展初具规 模,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商业设施
商业用地内拥有各类商业设施,包括小型超市、餐馆、理发店等, 可满足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商业环境
商业用地内的商业设施多以传统业态为主,商业环境有待提升。
公共设施用地
公共设施种类
羊坊村的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包括 村委会、卫生室、幼儿园等,为 村民提供公共服务。
其他用地的生态环境良好,绿化 覆盖率高,水域清澈,是村民休 闲的好去处。
其他用地规划注重生态保护和可 持续发展,未来将继续保持其生 态和休闲功能。
03
调整前的规划示意图
规划示意图概述
规划区域
丰台区花乡羊坊村部分用地
用地性质
居住、商业、文化教育等
规划特点
注重生态保护,优化公共设施布局,提升城市形象
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如 何实现传统建筑与现代城市 发展的融合问题也需要进一 步探讨和研究。
谢谢观看
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如何合理规划和使用土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此背景下,丰台区花乡羊坊村的用地规划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汇报范围
• 本报告主要针对丰台区花乡羊坊 村部分用地的规划调整进行说明, 具体包括调整前的用地情况、调 整内容、调整依据和调整后的情 况等。
02
羊坊村现状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占比
01
羊坊村现状中,居住用地面积较大,占比超过50%,为村民提
供了主要的居住空间。
居住环境
02
居住用地内建筑多为传统民居,居住环境相对安静、舒适,但
部分地区存在老旧破损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理顺全州规划管理体制意见的通知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理顺全州规划管理体制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9.29•【字号】红政办发〔2016〕213号•【施行日期】2016.09.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理顺全州规划管理体制意见的通知红政办发〔2016〕213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各部门:《关于进一步理顺全州规划管理体制的意见》经十一届州人民政府第四十二次常务会议审议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9月29日关于进一步理顺全州规划管理体制的意见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群众人居环境,进一步理清管理职能,强化工作责任,充分调动州、县市、乡镇等各个层面积极性,促进红河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根据州委统一工作部署,现就进一步理顺全州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布局,结合红河州“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战略目标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实际,以构建总体规划、属地管理、责权明确、条块联动、监管有力、执法相对集中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为目标,理顺城乡规划工作体制,建立健全全州城乡统一规划体系,努力实现职能与职责相匹配、发展与投入相适应、监管与激励相协调,全面提升城市和乡镇规划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打造环境优美、秩序优良、和谐宜居、产城融合的现代城市和乡镇,走出一条具有红河特色的城乡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优化职能、相对集中原则。
统筹规划,合理调整归并、优化整合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相关职能,明确管理权限,落实管理责任。
(二)坚持统一规划、属地管理原则。
州级规划部门负责牵头完善全州城乡规划体系,县市规划必须服从全州统一规划。
合理划分州、县两级的权责关系,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充分发挥县市人民政府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作用,构建全州“规划一张图”的新格局。
2、《西安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第二版)
目次 第一部分 总 则 ............................................................................................1 第二部分 规划编制 ........................................................................................2
设用地规划8第三部分建设用地规划9第五章居住用地10第六章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2第一节行政办公设施用地12第二节文化设施用地12第三节教育科研用地14第四节体育用地16第五节医疗卫生设施用地16第六节社会福利用地19第七节文物古迹用地20第七章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0第一节商业用地20第二节商务用地21第三节娱乐康体用地21第四节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21第八章绿地与广场用地22第一节公园绿地22第二节防护绿地23第三节广场用地24第九章工业用地24第十章物流仓储用地25第十一章环卫设施用地26第第第第十四二部章分安第第第第十四二部章分安全建全建设筑施工用程地规划27第十三章消防安全28第十四章面积计算29第十五章建筑高度30第十六章建筑间距30第十七章建筑退让32第一节后退用地边界32第二节后退道路红线33第三节后退其他界线34第十八章配建停车设施35第十九章配建过街设施36第二十章配建人防工程36第第第第二五十部一分章第第第第二五十部一分章地道地道下路空交间通利规用划36第二十二章城市道路37第二十三章交通站场39第一节公共交通车站39第二节社会停车场40第第第第二六十部四分章第第第第二六十部四分章地市地市铁政
①依据最新颁行规范、文件进行更新。 ②依据遗漏的文件进行增补。 ③结合西安市当地情况进行修改。 ④对依据前沿理论制定的部分内容酌情进行删减。 2015 年底,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提出: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加强城市设计, 提倡城市修补,推进“多规合一” ;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建设海绵城市等一系列新的 要求。为此,我们对试行的《西安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进一步巩固完善、删 减、修正。2016 年 5 月,将修改后的成果与试行版的内容逐条比对,以新旧对照的 方式再次征询意见无异议后,最终形成本次正式成果。 该《规定》以全程管控、优化供给、统一标准、突显特色为技术路径,以强化 规划编制、优化用地供给、弱化建设强度、量化配套设施、细化建筑间距、润化城 市肌理为原则,共完成了六个部分的编制,其中: 第一部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以引导建设用地规模有序发展为目的,界定各 级地方政府所组织编制的法定规划的内容与程序。 第二部分:建设用地技术规定。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优化供给为目 的,提出各类、各级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管控要求。着重细化居住用地配建。 第三部分:建筑工程技术规定。以营建良好人居环境为目的,对场地消防、面 积计算、建筑间距、建筑退让、人防工程、停车配建的要素等提出了更为科学、详 尽的要求。 第四部分:道路工程技术规定。以调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为目的,对路网、设 施做出了更为优化的规定。
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攸县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攸政办发〔2018〕1号
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攸县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攸县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攸政办发〔2018〕1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部门单位:《攸县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月15日攸县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株洲市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加强农村村庄规划管理,规范村庄建设行为,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精神,按照《株洲市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要求和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理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规范相关职能部门和村民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科学引导村庄建设,切实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总体目标切实规范和加强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协调空间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村庄,推进“美丽攸州”建设。
三、工作要求(一)严格执行规划,实现“一村一图”。
村庄规划一经编制和批准,应当严格执行,不得擅自修改,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依法审批建设,确保“一户一宅”。
严格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个人建房用地批准书,确保农村村民一户只拥有一处宅基地。
(三)实施精细管理,塑造“一村一品”。
村庄管理实行以人为本,分类管理,建成区域以村容村貌整治、环境卫生管理为重点,改建区域以规范管理、风貌构筑为重点,未建区域以规划控制为重点,保护好自然风貌和人文风貌,体现村庄文化特色。
羊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号羊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性质:改扩建项目建设地点:XX县北XX镇建设单位:XX省XX种马场项目主管部门:XX省牧业管理局技术依托单位:XX省XX研究所、XX大学报告编制单位:XX有限责任公司报告编制时间:2008年9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一、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二、建设规模 (1)三、建设内容 (1)四、项目总投资 (1)五、资金筹措 (1)六、投资使用计划 (2)七、建设期限 (2)八、项目效益 (2)九、可行性研究依据 (2)十、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5)一、项目背景 (5)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第三章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12)一、建设单位的名称、性质及法人代表 (12)二、单位发展简介、主要业务范围和能力 (12)三、人员及其构成 (12)四、现有基础设施及技术条件 (12)五、资产与财务状况 (13)六、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13)第四章市场或需求预测 (15)第五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8)一、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18)二、建设规模 (18)三、产品方案 (18)第六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19)一、选址原则与要求 (19)二、项目建设总用地规模 (19)三、建设地点的地理位置 (19)四、自然条件 (20)五、建设地点的主要资源与基础设施条件 (25)六、项目实施的有力条件 (26)七、拟建项目与当地环境的互适应性 (26)第七章工艺(或农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28)一、工艺(或农艺)技术方案 (28)二、设备选型 (30)第八章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 (32)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 (32)二、项目建设目标 (32)三、项目建设思路 (32)四、建设内容 (33)第九章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34)一、环境保护 (34)二、安全生产 (36)第十章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37)一、项目实施组织管理 (37)二、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40)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43)一、投资估算依据 (43)二、资金来源 (47)三、资金运用 (47)第十二章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48)一、经济效益分析的依据 (48)二、生产总成本的汇集 (48)三、项目盈利能力 (50)四、不确定性分析 (51)五、社会效益分析 (53)六、生态效益 (53)第十三章结论和建议 (54)一、综合评价 (54)二、问题和建议 (54)项目附表、附图、附件附表:1、总投资估算与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2、流动资金估算表3、投资计划及资金筹措计划表4、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5、无形及其他资产摊销费估算表6、总成本费用估算表7、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8、项目现金流量表9、利润和利润分配表10、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11、资产负债表附图:1、项目区域位置图2、场区平面布置图附件:1、项目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附件2、审计报告附件3、资产负债表4、损益表附件5、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6、所得税完税证书附件7、项目单位存款证明附件8、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承诺函9、草种经营许可证附件10、草种生产许可证11、品种审定证书附件12、现有设备仪器清单13、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使用证明14、建设地点规划设计平面图附件15、协议书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XX省XX种马场吉生1号羊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2、建设性质:改扩建项目3、建设地点:XX县北XX镇4、建设单位:XX省XX种马场(国有企业)5、法人代表:XX6、技术负责人:XX7、项目主管部门:XX省牧业管理局二、建设规模年繁育1.5万亩吉生1号良种羊草三、建设内容1、土建工程建筑面积800m2,其中,仓库500 m2,农机具库300 m2,晾晒场2000 m2;围墙200m;输变电线路10km。
阳城合并村实施方案
阳城合并村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阳城是一个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由于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村庄合并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
合并村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促进城市规划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合并村的选择标准。
1. 村庄人口数量,选择人口较为集中的村庄,以便更好地进行资源整合和规划。
2. 村庄地理位置,考虑村庄的地理位置,尽量选择相邻村庄进行合并,便于后续规划和管理。
3. 村庄基础设施,对村庄的基础设施进行评估,选择设施较为完善的村庄进行合并,以提高整体发展水平。
三、合并村实施方案。
1. 资源整合,对合并村的资源进行整合,包括土地资源、人力资源、财政资源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 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合并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高村庄的整体生活水平。
3. 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合并村实施方案,加强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和引导,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4. 村庄规划建设,制定合并村的规划建设方案,包括村庄布局、建筑风格、公共设施等,提升村庄整体形象。
5. 社会管理服务,加强对合并村社会管理服务的建设,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提升,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四、合并村实施方案的意义。
1.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合并村实施方案,实现城乡资源的有机整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 提高村庄整体发展水平,通过资源整合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合并村的整体发展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3. 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合并村实施方案有助于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4. 推动城市规划和农村发展,合并村实施方案对于城市规划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
五、结语。
阳城合并村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促进城市规划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并村实施方案,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提升,推动城市规划和农村发展取得更好的成效。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视角下的村庄规划实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视角下的村庄规划实践作者:李欢熊威刘佑杰来源:《国土资源导刊》2024年第01期关键词:村庄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实践;龙凤庵村;湖南0引言自“多规合一”改革以来,村庄规划的作用日渐受到重视,其法定地位也得以明确。
2019年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用性村庄规划属于详细规划,随后发布的《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成为乡村地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另一方面,在2020年6月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要点(试行)》(以下简称《实施要点》)中,明确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村庄规划的关系,指出“村庄规划是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依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规划实施的平台和手段”,并要求“要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留则留、宜整则整的原则,将整治任务、指标和布局要求落实到具体地块”。
而由于目前编制经费保障与技术成果要求的不匹配、上位规划未确定却又急于追求村庄规划全覆盖以及村民对规划科学性与实用性的质疑,使得村庄规划编制成果普遍存在规划手法单一、问题针对性不强、内容粗浅“模板化”等问题。
在新时期实用性村庄规划全面铺开的背景下,本文聚焦株洲市龙凤庵村发展问题,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村内山水林田湖草等空间要素,系统治理优化村庄空间布局,激活村庄发展内生动力,挖掘村庄资源要素,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形成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以村庄规划为依据助推乡村振興的“龙凤庵经验”。
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国内土地整治发展经历了2005年以前的单一开发一整理一复垦阶段、2006-2017年的多目标多功能整治阶段以及2018年以来的国土综合整治阶段,现代意义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继承融合并拓展了以往“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整理”等理念,其本质是对“人地关系”的调整,是一项“内涵一目标一手段一效益”的多元综合性整治手段,其重点逐渐由服务于耕地保护转向对全域“三生空间”进行系统治理。
故园依旧在 乡愁入梦来
2020.08 南方国土资源9·专题§本刊专稿·炎炎烈日下,一群淳朴装扮的农民,或独自站在路旁,欣赏着修旧如旧的农家祖屋;或三五成群簇拥在观景台上,望着绿树成荫的庭院、绿水长流的小溪……这个场景出现在广西北流市新圩镇河村。
近日来,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乡村风貌改造“小有成就”,该村陆续吸引市内外干部群众前来参观取经。
像河村这样因美丽乡村建设而声名鹊起的,在如今的广西次第出现。
2019年以来,广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深入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为契机,以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为引领,在玉林市北流市、柳州市柳南区等地先行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效应初显。
日前,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在广西调研时充分肯定了该做法,要求尽快总结北流市等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村庄规划试点工作经验,及时研究推广运用。
村庄规划引领,农民主体“动”起来和全国一样,广西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已有20多年历史。
新时代的开启,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土地整治如何发挥更大效应?从2018年起,地处桂东南的北流市以实施全国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为契机,以村庄规划为引领,引导群众自主参与乡村建设,推动土地整治提档升级。
走进北流市新圩镇河村,只见整洁平坦的水泥路在村子里穿梭,白墙黑瓦、古色古香的房屋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大池塘、小花园、微菜园接续映入眼帘……随行的北流市自然资源局局长黄新介绍说:“河村之所以搞得这么漂亮、这么有传统村落的特色,主要得益于规划先行和广泛尊重农民意愿。
”据介绍,为指导和服务乡村振兴,北流市开展了全域村庄规划研究,按照简单、实用、节约、可行的总体原则,组织编制了《北流市新圩镇河村村庄规划(2020-2035年)》,重点关注村庄布故园依旧在 乡愁入梦来——广西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新路径● 本刊记者 黄尚宁 通讯员 欧 君 秦耀遥<<<岭南风情民居错落的村庄 周燕芳/摄南方国土资源 2020.0810·专题§本刊专稿·局、边界、用地比例结构和动态调整机制等问题,统筹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等相关内容,激活全要素资源,突出传承延续村庄的传统肌理和脉络。
推进新农村建设——东湖镇羊草村
推进新农村建设——东湖镇羊草村
杨红保
【期刊名称】《《吉林农业》》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九台市东湖镇羊草村在2010年被定为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东湖镇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视,在党委书记张慧民的领导下,在市新农办的关怀支持下,我们村在新农村件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大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了百姓的认可。
【总页数】1页(P78-78)
【作者】杨红保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下半月.信息版》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2.29
【相关文献】
1.罗雄镇以龙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全面推进"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 [J], 张小村
2.以镇带村以点促面全面发展三河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J], 岳瑾
3.罗雄镇以龙村抓紧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 [J], 张小村
4.闯出新农村建设新路子——博白县推进博白镇护双村、九龙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记略 [J], 李烈干;满兴贤;阙旭荣
5.加快村镇规划编制稳妥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积极开展"百镇千村"建设示范活动--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推进措施 [J], 山东省建设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我州部分县行政区划调整情况的通报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我州部分县行政区划调整
情况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3.04.12
•【字号】凉府办函〔2013〕135号
•【施行日期】2013.04.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我州部分县行政区划调整情况的
通报
凉府办函〔2013〕135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各部门:
经省政府批准,我州德昌、会理、会东三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现将调整情况通报如下。
德昌县:撤销麻栗乡和银鹿乡,设立麻栗镇,镇人民政府驻民主村麻栗场,辖原麻栗乡和银鹿乡所属行政区域。
会理县:撤销绿水乡,设立绿水镇,镇人民政府驻坪庄村,辖原绿水乡所属行政区域;撤销云甸乡,设立云甸镇,镇人民政府驻沙元村,辖原云甸乡所属行政区域;撤销新发乡,设立新发镇,镇人民政府驻新铺子村,辖原新发乡所属行政区域。
会东县:撤销新马乡、洛佐乡和鹿鹤村乡,设立乌东德镇,镇人民政府驻原新
马乡麻栎村,辖原新马乡、洛佐乡和鹿鹤村乡所属行政区域;撤销姜州乡和中心乡,设立姜州镇,镇人民政府驻原姜州乡姜州村,辖原姜州乡和中心乡所属行政区域。
三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州共设乡镇608个,其中,设乡527个,民族乡13个,设镇81个。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4月12日。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长顺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长顺县乡镇行政
区划调整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4.02.22
•【字号】
•【施行日期】2014.02.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长顺县乡镇行政区划调
整的批复
长顺县人民政府:
你县《关于调整长顺县行政区划的请示》(长府呈〔2013〕214号)收悉。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长顺县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黔府函〔2014〕31号),现就长顺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批复如下:
一、同意撤销长顺县长寨镇、威远镇、广顺镇、摆所镇、鼓扬镇、代化镇、种获乡、摆塘乡、马路乡、凯佐乡、新寨乡、营盘乡、中坝乡、交麻乡、睦化乡等15个乡(镇)建制,设置新的长寨镇、广顺镇、摆所镇、鼓扬镇、代化镇。
新设置的长寨镇、广顺镇、摆所镇、鼓扬镇、代化镇所辖地域分别如下:(一)新设置的长寨镇辖原长寨镇、威远镇、种获乡、摆塘乡,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长兴社区。
(二)新设置的广顺镇辖原广顺镇、马路乡、凯佐乡、
新寨乡,镇人民政府驻地在南场社区。
(三)新设置的摆所镇辖原摆所镇、营盘乡、中坝乡,镇人民政府驻地在摆所
社区。
(四)新设置的鼓扬镇辖原鼓扬镇、交麻乡,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鼓扬社区。
(五)新设置的代化镇辖原代化镇、睦化乡,镇人民政府驻地在代化社区。
二、请你县按照省人民政府要求,认真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相关工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黔南州人民政府
2014年2月22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平屯
育英屯 新发屯
五撮村——5个自然屯
吉庆村 四合村
承平村
新合村——4个自然屯
三井子屯
六撮房屯
杨大窝棚屯 温家屯
永富村——8个自然屯
青龙山村——10个自然屯
中心镇 中心村 自然屯
2.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村屯撤并
撤并原因:
1、近期解决四类人群的迁并和安置;
2、近期迁并常住人口少、交通不便、位置偏远的自然屯;
比例(%) 98.97 0.90 0.12 100.00
养殖
种类 蛋鸡 牛 羊 猪 合计
规模(户) 比例(%)
13
17.33
10
13.33
22
29.34
30
40.00
75
100.00
数量 100000
150 6000 8000 114150
一村一品规划: 发展现代农业基础上,大力发展禽畜养殖、
鸡蛋销售合作社
五撮村
长发屯 蔡家屯
郭家店屯
北来屯
南来村
马家烧锅屯 三撮房屯
西三撮房屯
曹家围子屯
长发屯 羊草镇
刘家围子屯
富有号屯
闫家屯
双合屯
东升村 八撮房屯
葛家围子屯
大草房屯
东升村——7个自然屯
五撮房屯
新建屯
南来屯
永富村
太平庄屯 太平川屯
双井屯
新立屯
崔家屯
火星村
火星村——6个自然屯
茂兴屯
永发屯
双安堡屯
庆合屯 六撮房屯
万昌屯(60户)
永发屯(83户)
撤 并 后:永发屯(216户)
茂兴屯(151户) 双井屯(105户)
永富村
庆合屯(170户)
永合屯(73户) 太祥屯(81户)
茂兴屯
永合屯
永发屯
四类人群(29户)安置情况
1、原地安置(22户):永发屯(2户:均新建)
太祥屯
万昌屯
茂兴屯(5户:均新建)
双井屯(5户:均新建)
六撮房屯
村庄建设用地36.99公顷
大房身屯
村庄建设用地11.44公顷
张明久屯 村庄建设用地10.12公顷
安乐村
张明久屯
洪回窝棚屯
大房身屯
洪回窝棚屯
永太川屯
村庄建设用地19.44公顷
保留屯
永太川屯
3 .1 安乐村
产业发展规划
种植
种类 玉米 大豆 蔬菜 合计
规模(亩) 24131.1
220 30 24363.1
新建屯
北来屯
南来村
南来屯
三撮房屯 太平庄屯
种植玉米/大豆/蔬菜/小麦/白菜 林地 居民点
3 .3 永富村
永富村撤并情况
屯名 永发屯 茂兴屯
户籍 户数
户籍 常住 人口 户数
常住 人口
四类 人群 户数
四类 人群 人口
村屯 类别
撤并 方式
撤并去向
83
241 57 130
2
4
集聚 提升类
——
——
70 204 40 108
4、近期控制建设,远期撤并屯7个。
杨家围子屯
保安村
高喜发屯
两撮房屯
小围子屯 河北屯 赵万金屯
青龙山村
大围子屯
东四撮房屯
西四撮房屯
新发屯
新立屯
小山祝屯 曹祥屯 高子和屯
老岳窝棚屯
武才屯 四撮房屯 东三撮房屯
毛家围子屯
五撮村
长发屯 蔡家屯
五撮房屯
郭家店屯
北来屯
西三撮房屯
长发屯 羊草镇
刘家围子屯
曹家围子屯
新建屯
北来屯
南来村
南来屯
三撮房屯 太平庄屯
保留屯
3 .2 南来村
腾退建设用地
南来村
现状建设用地面积 (公顷)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公顷)
腾退建设用地面积 (公顷)
100.43 100.43
0
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保留屯内的空地、 空房腾出的建设用地,用于四类人群、撤并自然 屯人口安置,及广场、公共建筑、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屯内环境,完善各项设施。
5
12 未定 — —
——
撤并原因 —— ——
撤并后 户籍 户数
撤并后 常住 户数
建设 用地 面积 (公顷)
腾退建设用地 使用建议
143
94
14.81
——
70
40
8.70
——
双井屯
105 398 62 184
5
10 未定 — —
——
庆合屯
94
305 64 175
5
9
集聚 提升类
——
——
永合屯
73
214 44 115
南来村
马家烧锅屯 三撮房屯
新建屯
南来屯
永富村
太平庄屯 太平川屯
双井屯
富有号屯
双合屯
东升村 八撮房屯
葛家围子屯
新立屯
闫家屯
大草房屯 崔家屯
火星村
茂兴屯
永发屯
双安堡屯
庆合屯 六撮房屯
安乐村 张明久屯
焦家屯
穆家围子屯 大启发屯 小启发屯
பைடு நூலகம்太祥屯
永合屯 万昌屯
基干屯
吉利村
大伙房屯
新合村
厢房韩家屯
谢发窝棚屯 后徐家屯
1
2
未定 — —
——
—— —— ——
105
62
9.71
170
114
7.48
73
44
7.94
—— —— ——
太祥屯
81
259 47 124
4
太平川屯 76
246 50 164
3
万昌屯
60
190 37 105
4
合计
642 2057 401 1105 29
8
未定 — —
6
搬迁 撤并类
远期 撤并
8
搬迁 撤并类
——
230 619 142 420
7
16
集聚 提升类
——
98
218 60 172
2
4
未定 — —
—— —— ——
太平庄屯 97 215 55 165
6
14 未定 — —
——
三撮房屯 195 545 125 335
5
10
搬迁 撤并类
自然 合并
南来屯
合计
1121 2826 726 2008 31 67 — — — —
3 .1 安乐村
撤并规划(户籍户数)
远期撤并:新立屯(57户) 大房身屯(196户) 撤 并 后:大房身屯(253户)
洪回窝棚屯(63户) 六撮房屯(125户) 永太川屯(128户) 张明久屯(71户)
四类人群(47户)安置情况
1、原地安置(45户):大房身屯(24户:15户新建、2户租赁、7户维修)
3 .1 安乐村
安乐村撤并情况
屯名
户籍 户籍 常住 户数 人口 户数
常住 人口
四类 人群 户数
四类 人群 人口
村屯 类别
撤并 方式
撤并去向
大房身屯
196 571 169
362
24
70
集聚 提升类
——
六撮房屯 125 396 85 245
8
21
未定 — —
—— ——
撤并原因
撤并后 户籍 户数
撤并后 常住 户数
第三级自然屯——为镇域内的81个自然屯
保安村
高喜发屯
后青龙屯
前青龙屯
杨家围子屯
两撮房屯
小围子屯 河北屯 赵万金屯
青龙山村
大围子屯
东四撮房屯
西四撮房屯
新发屯
新立屯
小山祝屯 曹祥屯 高子和屯
老岳窝棚屯
武才屯 四撮房屯 东三撮房屯
毛家围子屯
安乐村——6个自然屯 保安村——10个自然屯 承平村——4个自然屯
六撮房屯(8户:3户新建、5户维修) 洪回窝棚屯(1户:新建)
永太川屯(9户:均新建)
张明久屯(3户:均新建) 2、转移安置(2户): 新立屯(2户:1户新建、1户租赁)
大房身屯
新立屯
安乐村
六撮房屯
大房身屯
张明久屯 洪回窝棚屯
永太川屯
保留屯 撤并屯
3 .1 安乐村
腾退建设用地
安乐村
现状建设用地面积 (公顷)
3 .2 南来村
撤并规划(户籍户数)
自然合并:三撮房屯(195户) 撤 并 后:南来屯(696户)
北来屯(230户) 新建屯(98户) 太平庄屯(97户)
南来屯(501户)
四类人群(31户)安置情况
原地安置(31户):南来屯(11户:5户新建、4户维修、2户未定) 三撮房屯(5户:4户新建、1户维修) 北来屯(7户:5户新建、2户维修) 新建屯(2户:1户新建、1户维修) 太平庄屯(6户:3户新建、3户维修)
——
撤并原因
撤并后 户籍 户数
撤并后 常住 户数
建设 用地 面积 (公顷)
腾退建设用地 使用建议
——
696
469
52.76
——
——
230
142
18.32
——
——
98
60
8.09
——
——
97
55
8.87
——
自然合并
— — — — 12.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