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B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讨论
高血压容易引发心脏与血管等系统的病 变,如左室肥厚与冠脉血流异常等症状,影 响心脏舒张与收缩功能,最终引发高血压性 心脏病,通常在长期高血压患者中出现。该 病早期或由于没有剧烈的身体异样症状,使 得患者不做重视,因此大部分患者在该病早 期阶段较难发觉病变。但当剧烈身体异样发 生时,患者病情已经发生恶化,错过了最佳 防治时机,因此及早发现高血压心脏病对于 患者来说,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医学
1.2 检测方法
超 声 检 测 采 用 ALOKA-A5 型 超 声 检 测 仪,探头频率在 2.0-3.5MHZ 间。患者在休息 几分钟后进入超声检测室,采取左侧躺卧体 位进行检查,选取病患胸骨旁的左室长轴切 面二维超声心电图,在二尖瓣检索水平放置 M 形取样线,选取左室 M 曲线,并测量患者 左室舒张后期内径与收缩后期内径,将患者 左室舒张后期容积与收缩后期容积通过计算 求得,同时计算左室 EF 值,选取心尖四腔的 切面,通过多普勒脉冲测量舒张二尖瓣口的 血流频谱。左室舒张的初期与后期血流峰值 速度记作 E、A,测算 (E/A) 比率,并进行记录。 心电图医师常规分析同期 12 导联心电图。
方法
心脏 B 超
例数 70
表 1:经心脏 B 超检测结果
左室肥 左房增 左室增 厚(%) 大(%) 大(%)
24
39
6(8.57)
(34.29) (55.71)
主动脉 主动脉
弹性减 扩张(%)
退(%) 41
3(4.29) (58.57)
E/A>1 (%)
58 (82.86)
1 资料和方法
表 2:经心电图检测结果
临床经验
心 脏 B 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分析
李 娜 陕西省西安市秦通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心脏 B 超和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应用效果。方法:从 2013 年 1 月到 2013 年 12 月在我院进 行就诊并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患中随机选取 70 例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脏 B 超与心电图检测,并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 顾分析。结果:根据心脏 B 超检测的临床资料显示,有 24 例患者检测出左室肥厚,检测准确率为 34.29%,通过心电图检测的临床资料 显示,有 16 例患者检测出左室肥厚,检测准确率为 22.86%,本次研究表明心脏 B 超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测,差异存在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心脏 B 超检测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测,检测效果更为灵敏,值得广泛推广。
1.3 统计学分析
技术快速发展,心脏 B 超和心电图都已 Nhomakorabea应Copyright©博看网 2.0c1n4..0A4ll Rights Reserved.
105
方法 心电图
例数 70
左室肥厚(%) 心肌缺血(%)
16(22.86)
60(85.71)
心律心率变化 (%)
16(22.86)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 SPSS12.0 软件进行统 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采用 X2 检验,以 p<0.05 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 据 心 脏 B 超 检 测 的 临 床 资 料 显 示, 有 24 例患者检测出左室肥厚,检测准确率为 34.29%,通过心电图检测的临床资料显示, 有 16 例患者检测出左室肥厚,检测准确率 为 22.86%, 研 究 显 示 心 脏 B 超 检 测 准 确 率 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研究分析结果见表 1 表 2。
用于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中,这两种方式具 有无创且可反复观察等优点,在该病的诊断 领域中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本次研究 可以看出心脏 B 超检测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 中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测,检测 效果更为灵敏,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大东 . 体循环高血压伴左室壁明显增厚
病人左室肥厚类型之差异 [J]. 中国医药 导刊 ,2008,15(3):446-447. [2] 张克宁 , 史玉琦 . 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左 室肥厚的高频心电图表现 [J]. 心电学杂 志 ,2010,20(8):510-511. [3] 李健 , 蒋雪羚 , 刘洪霞 . 高血压病合并 左室肥厚的临床意义 [J] 泰山医学院学 报 ,2009,3(2):38-39. [4]Stephen MacMahon,Rory Collins MBBS.Reliable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s of treatment on mortality and major morbidity.The Lancet,2009,365,1108-1109. [5] 崔新明 , 杜惠荣 , 李龙江 . 高血压性心脏 病超声心动图诊断 30 例 [J] 前卫医药杂 志 ,2010,10(4):470-471.
【关键词】心脏 B 超;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
为分析心脏 B 超和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 脏病的临床诊断应用效果,本次研究从 2013 年 1 月到 2013 年 12 月在我院进行就诊并确 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患中随机选取 70 例 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脏 B 超与心电图 检测,并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从 2013 年 1 月到 2013 年 12 月在我院进 行就诊并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患中随 机选取 70 例患者,男性病患为 39 例,女性 病患为 31 例,年龄在 43-77 岁之间,平均年 龄为(56.2±2.6)岁,所有病患都符合世卫组 织所制定的高血压确诊标准,其中 38 例病患 为Ⅰ 级高血压,18 例病患为Ⅱ级高血压,其 余 14 例病患为Ⅲ级高血压。此外,所有患者 在年龄、体重、身高、一般疾病等基础资料 不 存 在 统 计 学 意 义(p>0.05), 以 上 患 者 均 排除心脏瓣膜病与冠心病等其它类型心血管 疾病情况。
高血压容易引发心脏与血管等系统的病 变,如左室肥厚与冠脉血流异常等症状,影 响心脏舒张与收缩功能,最终引发高血压性 心脏病,通常在长期高血压患者中出现。该 病早期或由于没有剧烈的身体异样症状,使 得患者不做重视,因此大部分患者在该病早 期阶段较难发觉病变。但当剧烈身体异样发 生时,患者病情已经发生恶化,错过了最佳 防治时机,因此及早发现高血压心脏病对于 患者来说,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医学
1.2 检测方法
超 声 检 测 采 用 ALOKA-A5 型 超 声 检 测 仪,探头频率在 2.0-3.5MHZ 间。患者在休息 几分钟后进入超声检测室,采取左侧躺卧体 位进行检查,选取病患胸骨旁的左室长轴切 面二维超声心电图,在二尖瓣检索水平放置 M 形取样线,选取左室 M 曲线,并测量患者 左室舒张后期内径与收缩后期内径,将患者 左室舒张后期容积与收缩后期容积通过计算 求得,同时计算左室 EF 值,选取心尖四腔的 切面,通过多普勒脉冲测量舒张二尖瓣口的 血流频谱。左室舒张的初期与后期血流峰值 速度记作 E、A,测算 (E/A) 比率,并进行记录。 心电图医师常规分析同期 12 导联心电图。
方法
心脏 B 超
例数 70
表 1:经心脏 B 超检测结果
左室肥 左房增 左室增 厚(%) 大(%) 大(%)
24
39
6(8.57)
(34.29) (55.71)
主动脉 主动脉
弹性减 扩张(%)
退(%) 41
3(4.29) (58.57)
E/A>1 (%)
58 (82.86)
1 资料和方法
表 2:经心电图检测结果
临床经验
心 脏 B 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分析
李 娜 陕西省西安市秦通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心脏 B 超和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应用效果。方法:从 2013 年 1 月到 2013 年 12 月在我院进 行就诊并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患中随机选取 70 例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脏 B 超与心电图检测,并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 顾分析。结果:根据心脏 B 超检测的临床资料显示,有 24 例患者检测出左室肥厚,检测准确率为 34.29%,通过心电图检测的临床资料 显示,有 16 例患者检测出左室肥厚,检测准确率为 22.86%,本次研究表明心脏 B 超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测,差异存在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心脏 B 超检测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测,检测效果更为灵敏,值得广泛推广。
1.3 统计学分析
技术快速发展,心脏 B 超和心电图都已 Nhomakorabea应Copyright©博看网 2.0c1n4..0A4ll Rights Reserved.
105
方法 心电图
例数 70
左室肥厚(%) 心肌缺血(%)
16(22.86)
60(85.71)
心律心率变化 (%)
16(22.86)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 SPSS12.0 软件进行统 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采用 X2 检验,以 p<0.05 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 据 心 脏 B 超 检 测 的 临 床 资 料 显 示, 有 24 例患者检测出左室肥厚,检测准确率为 34.29%,通过心电图检测的临床资料显示, 有 16 例患者检测出左室肥厚,检测准确率 为 22.86%, 研 究 显 示 心 脏 B 超 检 测 准 确 率 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研究分析结果见表 1 表 2。
用于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中,这两种方式具 有无创且可反复观察等优点,在该病的诊断 领域中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本次研究 可以看出心脏 B 超检测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 中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测,检测 效果更为灵敏,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大东 . 体循环高血压伴左室壁明显增厚
病人左室肥厚类型之差异 [J]. 中国医药 导刊 ,2008,15(3):446-447. [2] 张克宁 , 史玉琦 . 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左 室肥厚的高频心电图表现 [J]. 心电学杂 志 ,2010,20(8):510-511. [3] 李健 , 蒋雪羚 , 刘洪霞 . 高血压病合并 左室肥厚的临床意义 [J] 泰山医学院学 报 ,2009,3(2):38-39. [4]Stephen MacMahon,Rory Collins MBBS.Reliable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s of treatment on mortality and major morbidity.The Lancet,2009,365,1108-1109. [5] 崔新明 , 杜惠荣 , 李龙江 . 高血压性心脏 病超声心动图诊断 30 例 [J] 前卫医药杂 志 ,2010,10(4):470-471.
【关键词】心脏 B 超;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
为分析心脏 B 超和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 脏病的临床诊断应用效果,本次研究从 2013 年 1 月到 2013 年 12 月在我院进行就诊并确 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患中随机选取 70 例 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脏 B 超与心电图 检测,并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从 2013 年 1 月到 2013 年 12 月在我院进 行就诊并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患中随 机选取 70 例患者,男性病患为 39 例,女性 病患为 31 例,年龄在 43-77 岁之间,平均年 龄为(56.2±2.6)岁,所有病患都符合世卫组 织所制定的高血压确诊标准,其中 38 例病患 为Ⅰ 级高血压,18 例病患为Ⅱ级高血压,其 余 14 例病患为Ⅲ级高血压。此外,所有患者 在年龄、体重、身高、一般疾病等基础资料 不 存 在 统 计 学 意 义(p>0.05), 以 上 患 者 均 排除心脏瓣膜病与冠心病等其它类型心血管 疾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