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含参考答案-19-20-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D: 人 参 23、 支沟位于腕背横纹上 A:1 寸 B:2 寸 C:3 寸 D:4 寸 24、 五脏中, 脾的气机主 A: 升 B: 降 C: 出 D: 入 25、 痫病频发, 神思恍惚, 心悸, 健忘失 眠, 头晕目 眩, 两目干 涩, 面色晦 暗, 耳
轮焦 枯, 腰膝酸 软, 大便干 燥, 舌质淡 红, 脉沉细而 数。 证型为 A: 风 痰 闭 阻 痫 证 B: 痰火扰神痫证 C: 瘀 阻 脑 络 痫 证 D: 心 肾 亏 虚 痫 证 26、 脾与肝的相互关系为 A: 肝 主 疏 泄, 助 脾 之 运 化 B: 脾生 血, 使肝有所藏 C: 肝 藏 血, 脾 统 血, 使 血 不 离 经 脉 D: 脾 胃 湿 热 可 熏 蒸 肝 胆 27、 足少阳胆经的原穴是 A: 足 临 泣
14
D: 蟾 酥 60、 《本 经》 系统地总结了哪一代以前的药学成就 A: 秦 代 B: 汉代 C: 三 国 D: 晋 代 61、 脏与脏之间在血的关系上密切联系的是 A: 心 与 脾 B: 心与肾 C: 心 与 肝 D: 肝 与 脾 62、 癃闭的病位主要在 A: 肾 B: 小肠 C: 膀 胱 D: 肝 63、 既能清实 热, 又能退虚热的药物有 A: 知 母 B: 牡丹皮 C: 青 蒿 D: 秦 艽 64、 面瘫属风热证者除选主穴外还可配用 A: 风 府
13
不属于火制法的是 A: 炒 B: 炙 C: 煅 D: 蒸 56、 “ 能 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 痛 ” 的药物是 A: 延 胡 索 B: 郁金 C: 姜 黄 D: 莪 术 57、 暑证特点, 错误的是 A: 严 格 的 季 节 性 B: 多发于夏月炎暑之季 C: 受 暑 热 之 邪 D: 口 唇、 咽 喉 干 燥 58、 水液运行的道路是 A: 三 焦 B: 小肠 C: 膀 胱 D: 胃 59、 有一定毒性的开窍药是 A: 麝 香 B: 樟脑 C: 皂 荚
5
足三阴经穴均可治疗的病证是 A: 胸、 腹 病 B: 脾、 肝、 肾病 C: 前 阴 病、 妇 科 病 D: 肝 胆、 脾 胃 病 19、 吴茱萸汤中君药吴茱萸的作用, 错误的是 A: 开 郁 化 滞 B: 散寒救逆 C: 降 浊 止 呕 D: 中 暖 脾 胃 20、 阳事易举, 临房早泄, 眩晕耳鸣, 腰 酸, 烦热盗 汗, 舌红少 苔, 最宜诊为 A: 肾 阴 虚 B: 心肾不交 C: 肾 气 不 固 D: 肝 肾 阴 虚 21、 不属于平脉生理变异的是 A: 瘦 人 脉 常 浮 B: 婴 儿 每 分 钟 脉 搏 可 达 120 次 C: 饭 后 脉 多 缓 而 乏 力 D: 运 动 员 脉 多 缓 而 有 力 22、 蒿芩清胆汤组成药物中无 A: 竹 茹 B: 滑石 C: 青 黛
11
D: 阳 中 求 阴 46、 热邪夹酒毒上涌可见 A: 痿 软 舌 B: 齿痕舌 C: 胖 大 舌 D: 肿 胀 舌 47、 寒邪内积所致的腹痛除选主穴外还可配用 A: 神 阙、 公 孙 B: 内 庭、 阴陵泉 C: 曲 泉、 血 海 D: 胃 俞、 脾 俞、 章 门 48、 虚秘包括 A: 气 秘 B: 气虚秘 C: 血 虚 秘 D: 冷 秘 49、 真人养脏汤的药物组成中无 A: 干 姜 B: 肉桂 C: 人 参 D: 肉 豆 蔻 50、 “ 寸 口候脏 腑 ” 中右寸候 A: 肝 胆
15
B: 风门 C: 曲 池 D: 风 池 65、 治疗胃痛的主穴为 A: 胃 俞 B: 内关 C: 足 三 里 D: 中 脘 66、 三仁汤中杏 仁、 白蔻仁与生苡仁三药相伍的配伍意义是 A: 宣 上 畅 中 渗 下 B: 透热于上 C: 化 湿 于 中 D: 渗 湿 于 下 67、 痿证病变部位在筋脉肌肉, 但与下列何脏有关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68、 根据上述症状选出血淋的主症 A: 小 便 点 滴 短 少 B: 小便混浊如米泔水 C: 小 便 时 尿 道 刺 痛 有 血 D: 小 便 点 滴 不 通 69、
3
D: 着 痹 9、 和女子胞功能密切相关的内脏有 A: 心 B: 肺 C: 脾 D: 肝 10、 淋证的病位在 A: 肾 B: 膀胱 C: 肾、 膀 胱 D: 肾、 三 焦 11、 促进性机能成熟的物质是 A: 肾 精 B: 肾气 C: 血 液 D: 天 癸 12、 热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 A: 便 溏 臭 秽 B: 口干口苦 C: 面 红 尿 清 D: 舌 苔 黄 腻 13、 柴胡的归经是 A: 肺、 肝
8
对消渴病的预防调摄, 应着重注意 A: 忌 糖 B: 忌盐 C: 戒 烟 酒 D: 保 持 情 志 平 和 33、 能治疗牙痛病证的药物有 A: 细 辛 B: 荜茇 C: 露 蜂 房 D: 玄 参 34、 患者咳嗽, 痰多色白易咯, 胸膈痞 闷, 恶心呕 吐, 肢体困 倦, 舌苔白 润, 脉
滑, 治宜 A: 藿 香 正 气 散 B: 平胃散 C: 二 陈 汤 D: 茯 苓 丸 35、 肾气不固证的临床特征不包括 A: 滑 精 早 泄 B: 胎动易滑 C: 小 便 余 沥 不 尽 D: 神 疲 耳 鸣 36、 治疗心绞痛的主穴是 A: 心 俞、 膻 中、 神 门 B: 内 关、 阴 郄、 膻中
7
B: 悬钟 C: 丘 墟 D: 阳 陵 泉 28、 狂病火盛阴伤证的代表方是 A: 生 铁 落 饮 B: 癫狂梦醒汤 C: 顺 气 导 痰 汤 D: 二 阴 煎 合 琥 珀 养 心 丹 29、 “ 上 气 海 ” 是指 A: 息 道 B: 膻中 C: 丹 田 D: 心 30、 下列方剂中石膏、 知母同用的有 A: 玉 女 煎 B: 白虎汤 C: 凉 膈 散 D: 竹 叶 石 膏 汤 31、 平胃散组成中无 A: 苍 术 B: 白术 C: 厚 朴 D: 甘 草 32、
16
治疗肠胃积 滞, 腹胀便 秘, 宜选用 A: 白 豆 蔻 B: 苍术 C: 厚 朴 D: 藿 香 70、 甘草在当归四逆汤中的配伍用意是 A: 益 气 健 脾 B: 润肺止咳 C: 缓 急 止 痛 D: 化 毒 和 中 71、 蟾酥的功效是 A: 开 窍 宁 神, 行 气 止 痛 B: 开窍醒 神, 消肿止痛 C: 开 窍 辟 秽, 温 通 止 痛 D: 开 窍 宁 神, 化 湿 和 胃 72、 需冲服的药物是 A: 竹 沥 B: 旋覆花 C: 礞 石 D: 洋 金 花 73、 命门穴的主治有 A: 腰 脊 强 痛 B: 下肢痿痹 C: 妇 科 病 证
10
A: 外 感 湿 邪, 经 脉 不 畅 B: 筋脉痹 阻, 腰府失养 C: 肾 虚 精 亏, 瘀 血 阻 滞 D: 邪 痹 经 脉, 气 血 不 畅 42、 桂枝具有而麻黄不具有的功效是 A: 行 气 宽 中 B: 化湿和中 C: 助 阳 化 气 D: 利 水 消 肿 43、 中风中经络兼见肢体软弱, 偏身麻 木, 手足肿 胀, 面色淡 白, 气短乏 力, 心悸
17
D: 小 腹 冷 痛 74、 下列选项 中, 属于前后配穴的有 A: 中 极、 次 髎 B: 中 脘、 胃俞 C: 中 脘、 膈 俞 D: 天 枢、 命 门 75、 不是消渴病常见的并发症的是 A: 胃 痛 B: 肺痨 C: 痈 疽 D: 眼 疾 76、 关节肿胀, 僵硬, 疼痛不移, 肌肤紫暗或瘀斑等为 A: 痰 B: 瘀 C: 湿 D: 寒 77、 六淫邪气 中, 易耗伤津液的是 A: 风 邪 B: 寒邪 C: 暑 邪 D: 湿 邪 78、 呃逆病机关键在于 A: 气 郁 痰 阻
4
B: 脾、 胃 C: 肺、 脾 D: 肝、 胆 14、 郁证的预后多为 A: 差 B: 极差 C: 良 好 D: 迁 延 难 愈 15、 小建中汤主治证包括 A: 中 焦 虚 寒 之 虚 劳 里 急 证 B: 虚劳发热证 C: 虚 劳 心 中 悸 动 D: 中 阳 虚 寒, 阴 寒 内 盛 证 16、 心藏 A: 神 B: 魂 C: 魄 D: 意 17、 具有敛肺止 咳、 涩肠止泻双重作用的药物是 A: 罂 粟 壳 B: 乌梅 C: 诃 子 D: 莲 子 18、
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
考生须知:
•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题上无效 • 2、考试时间 3 小时
选择题:每题 1 分, 合计 100 分
1、 天麻钩藤饮的组成药物中有 A: 益 母 草 B: 山栀子 C: 夜 交 藤 D: 龟 甲 2、 “ 五 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 也 ” 的记载出自 A: 《黄 帝 内 经》 B: 《金 匮要 略》 C: 《诸 病 源 候 论》 D: 《景 岳 全 书》 3、 逍遥散中配伍薄荷的用意是 A: 疏 散 风 热 B: 疏肝散热 C: 疏 肝 解 郁 D: 清 利 头 目 4、 石决明、 珍珠母功效的共同点是
12
B: 肺(统括胸以上至头部)、大肠 C: 心、 小 肠 D: 脾 胃 ( 统 括 膈 以 下 至 脐 上 ) 51、 阴虚潮热, 可出现 A: 身 热 不 扬 B: 高热不退 C: 午 后 低 热 D: 日 晡 潮 热 52、 在《神 农本草经》 中已记载的药物是 A: 党 参 B: 大黄 C: 北 沙 参 D: 石 膏 53、 胸腹部按诊 时, 患者应采取 A: 仰 卧 位 B: 侧卧位 C: 俯 卧 位 D: 截 石 位 54、 可以直接调节和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的是 A: 脾 胃 B: 肺 C: 心 D: 肝 55、
自汗, 舌暗, 苔白腻, 脉细涩者证属 A: 肝 阳 上 亢 B: 气虚血瘀 C: 风 痰 阻 络 D: 痰 热 腑 实 44、 音哑的主要病机是 A: 肺 肾 阴 虚 B: 水停于肺 C: 风 寒 袭 肺 D: 热 邪 壅 肺 45、 阴阳亡失的治法有 A: 回 阳 以 固 脱 B: 救阴以固脱 C: 补 气
9
C: 心 俞、 阴 郄、 通 里 D: 内 关、 神 门、 太 冲 37、 济川煎主治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 大 便 秘 结 B: 头目眩晕 C: 腰 膝 酸 软 D: 小 便 清 长 38、 下列腧穴治疗热病首选 A: 大 椎 B: 命门 C: 腰 阳 关 D: 风 府 39、 湿痰的特点是 A: 痰 白 清 稀 量 多 B: 痰黄黏稠有块 C: 痰 少 而 黏, 难 咯 D: 痰 白 量 多, 易 咯 40、 十二经脉中循行于腹部的经脉, 从内向外的顺序是 A: 足 少 阴、 足 阳 明、 足 太 阴、 足 厥 阴 B: 足少 阴、 足阳 明、 足厥 阴、 足太阴 C: 足 太 阴、 足 阳 明、 足 少 阴、 足 厥 阴 D: 足 阳 明、 足 少 阴、 足 太 阴、 足 厥 阴 41、 腰痛的基本病机是
1
2
A: 平 肝 潜 阳, 息 风 止 痉 B: 平肝潜 阳, 清肝明目 C: 息 风 止 痉, 清 肝 明 目 D: 息 风 止 痉, 解 毒 散 结 5、 心烦不寐, 心悸不宁, 头晕耳鸣, 健 忘, 腰酸梦 遗, 五心烦 热, 舌 红, 脉细数
者, 治疗宜首选 A: 酸 枣 仁 汤 B: 黄连阿胶汤 C: 琥 珀 多 寐 丸 D: 镇 肝 熄 风 汤 6、 用阴阳互根互用原理来解释的有 A: 阳 中 求 阴 B: 阴损及阳 C: 阳 病 治 阴 D: 阳 胜 则 阴 病 7、 应慎用温热方药的体质有 A: 阳 盛 之 体 B: 阴盛之体 C: 阴 虚 之 体 D: 阳 虚 之 体 8、 患者双膝关节沉 重、 肿 痛, 反复发作3年, 伴下肢麻木不 仁, 多为 A: 痛 风 B: 寒痹 C郁 滞 D: 胃 失 和 降 79、 茜草可治疗的病证有 A: 血 热 出 血 B: 血瘀出血 C: 血 瘀 经 闭 D: 风 湿 痹 痛 80、 十四经穴、 奇穴和阿是穴都具有的主治功用是 A: 远 治 作 用 B: 近治作用 C: 特 殊 作 用 D: 双 向 调 节 作 用 81、 参苓白术散治疗肺虚久咳, 体现的治法是 A: 培 土 抑 水 B: 培土生金 C: 滋 水 涵 木 D: 补 火 生 土 82、 属于水肿脾败不治的是 A: 脐 满 反 肿 者 B: 掌肿无纹理 C: 阴 肿 不 起 D: 腰 肿 无 纹 理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