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内江市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5七上·思茅期中) 下列对生物技术认识错误的是()
A . 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技术
B . 预防传染病离不开生物技术
C . 治理环境污染离不开生物技术
D . 解决资源短缺可以不用生物技术
2. (2分) (2017八上·涪陵月考) 凡是在争斗中经常获胜的雄狮,其颈部鬃毛呈现棕黑色,而一般的雄狮鬃毛为黄褐色.科学家为了了解鬃毛颜色对狮群的意义,制作一只仿真的黑鬃雄狮立于狮群出没处,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它很快吸引了几只雌狮到身旁来.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
A . 观察法
B . 实验法
C . 观察法和实验法的结合使用
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 (2分) (2015七上·耒阳月考)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线粒体⑤液泡⑥细胞核⑦叶绿体.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⑥
C . ④⑤⑥⑦
D . ①③⑤⑦
4. (2分) (2017七上·合水期中) 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相符的是()
A . 转动转换器﹣﹣更改目镜
B . 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
C . 转动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
D . 向左上移动装片﹣﹣物像向右下移动
5. (2分) (2018七上·凉州期末) 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A . 目镜15×、物镜4×
B . 目镜10×、物镜4×
C . 目镜10×、物镜10×
D . 目镜15×、物镜10×
6. (2分) (2016七上·湘桥期末)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的时候,观察材料必须是:()
B . 干燥的
C . 薄而透明的
D . 完整的
7. (2分) (2018七下·高邮期末)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 . 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B . 凉开水、自来水、碘液
C . 生理盐水、凉开水、碘液
D . 自来水、自来水、碘液
8. (2分) (2019七上·涡阳月考) 如图所示是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流程图,图中空格中依次应该填写的是()
A . 滴、展、染
B . 染、滴、展
C . 展、染、滴
D . 展、滴、染
9. (2分)(2017·保康模拟) 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A . 用较大的光圈﹣﹣使视野更明亮
B . 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目镜
C . 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D . 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10. (2分) (2017七上·漳州期中)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过程中设置了如表的条件()
条件土壤光照鼠妇只数温度
甲湿土玻璃板1028℃
乙湿土玻璃板1028℃
A . 土壤
B . 光照
C . 鼠妇只数
11. (2分) (2017八下·太仓期中)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2. (2分) (2016七上·腾冲期中) 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来自于细胞的()
A . 细胞核
B . 细胞质
C . 叶绿体
D . 液泡
13. (2分) (2016七上·江津期中) 细胞分化是指()
A . 细胞体积增大的过程
B . 细胞之间相互连接的过程
C . 细胞恢复分裂能力
D . 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差异的过程
14. (2分) (2016七上·仙游期中) 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正确的是()
①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②细胞质分裂③细胞核分裂④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A . ②①③④
B . ④①③②
C . ③②①④
D . ②③①④
15. (2分) (2019七上·海口期末) 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 . 植物叶片的表皮、动物的血液都属于组织
C . 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垂体都属于器官
D . 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16. (2分)“风吹草低见牛羊”.下列有关草和羊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草的细胞内都有叶绿体,羊的细胞都没有细胞壁
B . 羊的血管和草的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C . 草的营养器官中都含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结缔绀织和输导组织
D . 羊的身体由呼吸、运动、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生殖等系统构成
17. (2分) (2015八上·河北期中) 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X 细胞液浓度,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吸失水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18. (2分)下列关于植物的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根的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B . 植物生活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C . 根毛是成熟区表皮细胞的向外突起
D . 根毛分布于植物整个根的表面
19. (2分)过度密植,作物的产量会减少。
其原因主要是植物下部叶片
A . 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旺盛
C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微弱
D . 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20. (2分)如图是黑藻在二氧化碳浓度为0.03%的条件下,测定的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曲线.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从曲线中看出,限制BC段光合作用速率上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B . 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
C . 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m值将会增大
D . 从AB段看出,增加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21. (2分) (2018七上·韶关期末) 炎热的夏天,到树林里感到比较舒适,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树木进行光合作用,更新空气
B . 树木能净化空气
C . 树木的蒸腾作用能够降低环境温度
D . 树木的呼吸作用较弱,产生的二氧化碳少
22. (2分)下列营养物质中,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而且人体的需要量也很小,但它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
该物质是
A . 蛋白质
B . 糖类
C . 脂肪
D . 维生素
23. (2分) (2016九上·海淀期中) 感冒时,医生给小张同学开了藿香正气胶囊,从服下胶囊到药物被吸收,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A . 口腔→喉→食道→胃→小肠
B . 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
C . 口腔→咽→喉→食道→胃
D .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
24. (2分) (2015七下·衡阳期中) 既能消化糖类,又能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液是()
A . 唾液和胃液
B . 胰液和肠液
C . 胃液和肠液
D . 胆汁和胰液
25. (2分)(2018·自贡) 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人体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
B .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C . 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D . 如果父亲和母亲都患有某种遗传病,那么他们的子女—定患有该遗传病
26. (2分) (2019七下·顺德月考)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下列关于其各器官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①分泌的消化液能初步消化淀粉
B . ③产生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C . ⑦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D . ⑩有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功能
27. (2分) (2017七下·江永期中)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下列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是()
A . 小肠的皱襞和绒毛等结构使其内表面积扩大了约600倍
B . 小肠绒毛壁很薄,有利于吸收
C . 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 . 以上三项都正确
28. (2分) (2017七下·微山期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小肠绒毛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都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
B .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C . 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顺序是淀粉、蛋白质、脂肪
D .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是由小肠吸收的
29. (2分) (2017七下·赵县期末) 下列营养物质,不经过消化就能被直接吸收的是()
A . 水、无机盐、维生素
B . 糖类、蛋白质、脂肪
C . 脂肪、维生素、蛋白质
D . 无机盐、葡萄糖、脂肪
30. (2分) (2017七下·扶沟期中) 学过《膳食指南》后,某同学为自己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一份,牛排一份,煎蛋一份,鱼汤一份,请问:该营养食谱缺少的营养成分是()
A . 维生素
B . 糖类
C . 脂肪
D . 蛋白质
二、综合题 (共3题;共15分)
31. (4分)下图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
植物细胞示意图是________图,你的判断依据是该细胞有________。
(任写一项)
(2)
图中②④⑥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其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⑥的名称是________。
(3)
我们从婴儿到青少年,个子长高了很多,其根本原因是()
A . 经常喝牛奶
B .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C . 参加体育锻炼
D . 父母的养育
32. (4分) (2016九上·高阳期末) 下面是玉米生命周期中部分示意图(1﹣6表示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条件适宜环境下,图一中[________]________发育成图二.
(2)
图三是玉米的花,花较小,没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花粉多而轻,这种结构特点是与玉米花的传粉需要________作为媒介相适应的.
(3)
叶片中的________(填结构)是A、B过程气体交换的“窗口”.玉米植株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________的效率.
(4)
根吸收水分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C过程体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是:绿色植物________.
33. (7分)(2013·绍兴) 我们食用的大米和面粉是对谷和麦进行一定的加工而生产出来的.事实上,越靠近稻谷或小麦表面,营养越丰富.如果“过度加工”,多余刨去的米、面成为了饲料或其他工业原料,不仅损失粮食,而且增加电能消耗.
材料一:稻谷去壳后产出可食用的糙米.为了增加表面光泽,需要进行抛光.每吨大米进行一次抛光,要损失1千克,消耗10千瓦时电能.
材料二:从小麦提取食用面粉,加工精细程度越高,麦粒表面磨去越多,最终加工成的面粉等级越高.(注:图中三种面粉,特一粉等级最高,标准粉等级最低)
材料三:镉、汞等有害金属可能通过空气和水进入土壤,污染稻米.如果人体摄入镉过量,会在肾脏累积,严重的会造成肾衰竭,同时对骨骼造成不良影响.国际权威机构建议:一个质量为6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的镉摄入量不应超过60微克.
(1)
大米、面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________.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A . 加工精细程度越高,营养损失越多
B . 材料中的铁、镉、汞是指元素
C . 食物纤维不能提供能量,它对人体没有好处
D . 特一粉中维生素E的含量比标准粉高
(3)
2012年全国生产大米总量为1.077亿吨.这些大米经一次抛光,需消耗电能达________千瓦时,可以使________万户下表所示的家庭正常使用一年.(一年按365天计)
用电器类型照明灯空调其他用电器
总额定功率100瓦1500瓦1000瓦
使用情况平均每天2小时平均每年200小时平均每天1.5小时
(4)
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大米进行例行抽检,其中一份样品的镉含量:每千克大米中是0.25毫克.如果一个6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摄入该大米200克,请通过计算说明,该成年人镉摄入量是否超过国际权威机构建议值?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4分)
34. (6分) (2017九上·抚州月考) 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天竺葵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经过脱色、漂洗,在叶片上滴加碘液后观察.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________作用.
(3)图乙中,对叶片进行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________.
(4)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变蓝的是图甲叶片中的________部分,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________不可缺少的条件.
35. (3分) (2017七下·乐安期中) 如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
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1)图中曲线乙表示________的消化。
(2)从图中看,淀粉最终在________中彻底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3)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4)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__?
(5)实验5分钟后将1号试管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如果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6. (5分) (2017七下·永定期中)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
试管编号①②③
馒头碎屑或块适量的碎屑适量的碎屑X
唾液有无2毫升的唾液2毫升清水2毫升唾液
是否搅拌搅拌搅拌搅拌
温度37℃
加入碘液2滴
根据如表完成下列问题:
(1)
若选用①和②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________,主要探究________,观察到②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
若探究牙的咀嚼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①和③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X处放入的是________.(3)
试管中的碘液的作用是用来检验是否存在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二、综合题 (共3题;共15分) 31-1、
31-2、
31-3、
32-1、
32-2、
32-3、
32-4、
33-1、
33-2、
33-3、
33-4、
三、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4分) 34-1、
34-2、
34-3、
34-4、
35-1、
35-2、
35-3、
35-4、
35-5、
36-1、
36-2、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