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 第四章 市场理论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市场理论结构
市场结构: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或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的差别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

划分市场的三个依据: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或企业数目、本行业内部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进入障碍的大小。

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

产品具有差别性,这是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包括:
(1)每个生产者或消费者都只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非决定者(生产者规模都很小)。

(2)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产品差别。

(3)资源可以自由流动,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
场。

(4)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包括:
(1)具有很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2)产品具有差别性,生产者可以对价格有一定程度的控制;
(3)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

完全垄断的类型:
一、完全竞争市场
(一)完全竞争市场行业的供求曲线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下图)
(二)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下图)
TR(总收益)=P×Q
AR(平均收益)=TR/Q=P
MR(边际收益)=△TR/△Q=P
结论:P=MR=AR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
MR=MC:任何一个市场,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决策,企业进行产量决策的依据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无论盈利还是亏损,此时的产量为最优产量。

MR=MC既可以作为利
润最大化均衡条件,也可以称为亏损最小的均衡条件。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理解】利润最大的含义:有利润时利润最大,有亏损时亏损最小。

(图1)
P=AR>AC,获得超额利润(如上图1),或处于盈利状态。

如产量超过Q1,不超过Q*,MC>P1,增加产量会降低
总利润却仍有正常利润;若产量小于Q1,增加产量能增加总利润;如产量超过Q*,增加产量只会有负利润;只有P=MC=MR时,利润最大。

图2
P=AR=AC无利润(如上图2)。

E点,经济利润为0,但是实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

E点,称为收支相抵点、盈亏平衡点。

图3
AVC<AR=P<AC,亏损,但继续生产(如上图3)
亏损时(AR=P<AC),是否继续生产取决于平均收益和
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大小关系。

继续生产原因:一是平均收益(市场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此时厂商每生产一单位产品可获得高于变动成本的收益,获得的全部收益不仅能够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还能够收回一部分固定成本,即厂商继续生产所获得的收益超过继续生产所增加的成本,这比不生产能够得到更高的收益。

二是厂商对未来的预期仍然看好,当产品价格上升或生产成本下降时可获得利润。

图4
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如上图4)。

市场价格或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处于亏损状态,且处于生产与停产的临界点。

图5
P<AVC,亏损,必须停止生产情况(如上图5)。

(四)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总是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来选择最优生产规模。

MC>MR,企业缩小产量,供给减少;MC<MR,企业扩大产量,供给增加。

所以:短期供给曲线=边际成本曲线
1.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减少产量,增加利润
2.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扩大产量,增加利润。

课外了解:
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价格或总支付与愿意接受的最小总价格或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是完全竞争市场下对生产者总的净效益的一种测度。

二、完全垄断市场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企业和完全垄断市场企业的重要区别: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行业的需求曲线完全相同。

(二)完全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平均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重合。

但是由于单位产品价格随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因而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三)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
边际收益MR=边际成本MC
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供给曲线,无供给曲线。

【分析】垄断企业关于供给多少的决策不仅取决于其成本,还受其需求曲线的约束。

需求曲线的形状决定了边际收益曲线的形状,进而影响企业利润最大化产量。

因此,垄断企业成本不变,需求变化会影响最优产量和价格决策,出现价格与产量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无法找到相应的供给曲线。

(四)完全垄断企业定价法则
整理前:(P-MC)/P=-1/Ed (边际成本上的加价额占价格的比例等于需求价格弹性倒数的相反数)
MR=ΔR/ΔQ=Δ(PQ)/ΔQ=P+Q(ΔP/ΔQ)=P +P(Q/P)(ΔP/ΔQ)
△TR=P·△Q+Q·△P+△P·△Q时,由于最后一项△P·△Q为两变化量之积,相比之下往往非常小而可以忽略。

【结论1】边际成本上的加价额占价格的比例等于需求价格弹性倒数的相反数(需求价格弹性是负数)。

【结论2】一个垄断企业索取的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程度,受制于需求价格弹性。

整理后:P=MC/[1+(1/Ed)]
需求价格弹性小(绝对值较小)——垄断者定较高的价格(少销厚利)
需求价格弹性大(绝对值较大)——价格接近边际成本
(薄利多销)
(五)价格歧视(差别定价)
价格歧视(差别定价)分为三级:
(1)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每一单位的产品都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企业对不同的购买者所购买的每一个批量单位的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

【垄断厂商完全占有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为0】例如:服装经营者不明码标价。

(2)二级价格歧视(批量作价):按不同价格出售不同批量产品,每个购买相同批量产品的购买者支付的价格相同。

【垄断厂商对小批量购买的消费者收取额外价格,侵蚀了一部分消费者剩余,得到更多的利润。

】例如:批发市场价格低。

(3)三级价格歧视(最普遍):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将消费者分为不同组,各组消费者收取不同价格。

例如:商用电费与民用电费。

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
分开: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将购买者分组。

隔开: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地隔离开。

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不同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

MR=MC。

三、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一)垄断竞争市场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
特征:向右下方倾斜。

与完全垄断竞争市场的区别(2):
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需求曲线只代表自己(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需求曲线可以代表整个行业)。

垄断竞争厂商需求曲线具有更大的弹性(曲线更平坦)。

(二)垄断竞争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
MR=MC
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的行为与完全垄断企业的行为相似,即短期均衡也包括盈利、利润为零、亏损三种情形。

(二)寡头垄断市场厂商的定价模型
协议价格制: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市场份额划分协议的条件下,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共同维持一个协议价格,使行业净收益最大。

典型的是卡特尔,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尔是欧佩克(OPEC)。

【注意1】方式是限制各个生产者的产量,使行业边际收益等于行业边际成本。

【注意2】协议价格制度非常不稳定,成员之间的联盟并不牢靠。

受到增加产量得到更大利润的诱惑,常常私下违背协议。

【注意3】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企业之间实施价格联盟或卡特尔是一种违法行为,受到反垄断法律法规的严格禁
止。

价格领袖制:行业中某一个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率先确定价格,其他企业则参照这个价格来制定和调整本企业产品的价格,与其保持一致。

【注意】领袖企业在确定产品价格时,不能只考虑本企业利益,还必须考虑到整个行业的供求状况,否则就会遭到其他寡头垄断企业的报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