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高僧释清珙禅师《闲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代⾼僧释清珙禅师《闲咏》
中辉快讯2020-10-06 21:45
提起禅诗,很多⼈想到的应该都是⼀些云淡风轻之作。

这些作品往往空灵、绝美,让⼈在品味诗词的美好中,领悟⼈⽣的真谛。

⽐如宋代僧⼈释绍昙写的“莫将闲事挂⼼头,便是⼈间好时节”⼀诗,就是通过对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描写,让⼈明⽩淡泊之美。

⽽后梁的契此和尚在插秧时,悟出的《插秧诗》也⼀样是如此,最后⼀句“六根清净⽅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让⼈受益匪浅。

但若⼤家看了这些诗后,觉得⾼僧们只会写⼀些这种“不痛不痒”的作品,那就错了。

事实上,有些禅诗的犀利程度,不输给很多世俗诗。

⽐如本期笔者要介绍的这位⾼僧和他的这⾸名作,就很不⼀样。

此⼈僧名释清珙,是⼀位元代⾼僧,是曹洞宗⼀派的⼀代宗师,在禅学史上地位极⾼。

名声在外的释清珙,⾃然受到不少当时⼠⼤夫的青睐。

他们时常找他谈谈⼼,闲聊⼀、⼆,抱怨⾃⼰在朝中受的委屈,表达⾃⼰想隐居的想法。

对这些⼈,释清珙想来也是认真开导过的。

可最后,这些⼈的所作所为却让他失望了。

于是他⽓不过,⼀⽓之下的写下了⼀⾸名为《闲吟》的妙诗,全诗短短28个字流传了600多年,道出了世⼈常犯的错。

让我们来读⼀读:
《闲咏》
相逢尽说世途难,⾃向庵中讨不安。

除却渊明赋归去,更⽆⼀个肯休官。

这28个字,翻译成⽩话⽂,⼤意是:有些⼈的话,认真你就输了。

诗的前两句,其实就是这些经常来找他谈⼼的⼈找他的理由。

他们天天跟他说世途苦,希望他能开解⼀下。

后两句,则是这些⼈表达的⼼愿,他们希望能像陶渊明⼀样,不为五⽃⽶折腰,隐居⼭林间。

写到这⼉,其实这些⼈都没什么不对的。

但最后⼀句“更⽆⼀⼈肯休官”,就很犀利了,将这些⼈虚伪写得⼊⽊三分。

这⾸诗通篇⽆⼀⽣僻字,都是⼤⽩话,却道出了世⼈常犯的错。

往古代说,有多少⽂⼈墨客天天以陶渊明为⼈⽣偶像,但每每科考失利或罢官被贬时,却⼜伤⼼地很。

其实⾛仕途实现⼈⽣抱负,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错就错在这些⼈的⼝是⼼⾮。

往现代来说,我们平时⼜何尝不会犯这样的错呢?上班时,多少⼈⼀边说着“⾦钱不是万能的”,说着“真正的快乐不是物质能给我们的”,⼀边却为了追求物质,迷失了⾃⼰。

于是这些抱怨,也就成了诗中“除却渊明赋归去”的想法。

其实每个⼈都有⾃⼰的追求,出仕为官也好,隐居⼭林也罢;不肯为五⽃⽶折腰也好,醉⼼于物质也罢。

⼀切,都可凭⼰好就⾏,没有对错。

错就错在,很多⼈⼼⼝不⼀,虚伪得很。

这就是⽼和尚清珙在诗中看不惯的⾏为。

禅诗,并不是每⼀⾸都清新可⼈,风轻云淡。

有些禅诗是能给⼈当头⼀棒的,这⾸《闲吟》就是这类作品。

虽然论⽂学⽔平,它并没有太多可圈可点之处,但它理解问题的⾓度却很有意思。

这⾸诗的作者清珙也确实很敢说,只⽤了⼏句话,就讽了⼀群⼈,写得是毫不留情。

此诗之所以能流传⾄今,原因就在于它写得⼊⽊三分,道出了世⼈常犯的错。

像这类的诗作,⼤家还知道哪些呢?笔者再给⼤家推荐⼀⾸唐代⾼僧王梵志的《吾富有钱时》,写的是⾃⼰有钱和没钱时,受到家⼈的不同待遇,也同样是⼊⽊三分,相信⼤家看完应该也会有所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