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第七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同步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对廉价服装需求的无限扩大,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A. 市场需求的扩大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之一
B.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 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 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2.1829年,卡莱尔在《爱丁堡评论》中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

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

“材料反映出()
A. 蒸汽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B. 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
C. 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D. 英国的纺织业走向衰落
3.(2021·广东湛江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8)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说: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关于“它”,说法正确的是()
A. 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B. 使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C. 标志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
D. 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4.“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

”这句话中的“变革”是指()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光荣革命
C. 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
D. 工业革命
5.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278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了乡村人口。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圈地运动发展,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
B. 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C.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大量外国人口流入英国城市
D. 城市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大大小于乡村
6.(2021·河北保定高三期末)英国的经济政策和理论至今经历了从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到“第三条道路”的重大交革。

由此可以看出英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A. 通常是被动进行的、滞后的
B. 极端化倾向明显
C. 经常走在世界大国前列
D. 逐渐合理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7.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

其中一项新技术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

这一革命()
A. 推动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B. 促成英国实现粮食自给
C. 导致英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
D. 揭开英国圈地运动序幕
8.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美国家大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造成这种状况的外部直接原因是()
A. 亚、非、拉美国家经济、政治制度落后
B. 资本主义的开放和扩张的本性
C. 两次工业革命提高了资本主义的征服能力
D. 亚、非、拉美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9.“一壶开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的发明是()
A. 电灯
B. 电车
C. 电话
D. 电脑
10.按照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选项,正确的顺序是①生产力的发展②第二次工业革命③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④帝国主义形成⑤垄断组织出现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④
C. ②①③⑤④
D. ②①③④⑤
1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①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②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③世界贸易额增长三倍左右
④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2.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建设横贯大陆铁路的方案,鼓励私营公司向铁路投资,政府予以补贴。

其后美国掀起了兴建铁路的狂潮。

1869年后多条横贯大陆的干线相继竣工。

美国交通业的发展()
A. 导致垄断企业控制国家交通
B. 有效防止了南北战争的爆发
C. 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D. 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13.“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

它使美国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科技进步:电力和能源开发、材料和材料加工、通信和信息传递技术。

”下列成就中属于其表现的是()
A.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B.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 爱迪生发明电灯
D. 西门子制造发电机
14.1868年,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

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

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工业革命为信号灯的制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B. 城市化的发展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C. 政治改革后,议会地位有了较大提高
D. 汽车的发明应用使城市交通环境更复杂
15.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

这是因为()
A. 它大大提髙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 它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
C. 它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D. 它推动了工业文明的转型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40分)
1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一英国棉纺织业中动力织布机台数变化表(单位:万台)
年份 1813 1820 1829 1833 1850 1861
台数 0.24 1.4 5.5 10 25 40
表二英国伦敦人口数量(单位:万人)
年份 1801 1831 1841 1851 1861
人口 111.7 190.7 223.9 268.5 322.7
表三英国各部门就业人员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
年份1841 1861
农业22.3 18.8
工商运输业 48.5 55.7
其他29.2 25.5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材料二: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MTCO2)
英国德国法国美国
1850年 122.7 15.2 19.6 19.8
1870年 228.7 76.7 50.6 98.7
1890年 353.3 208.4 97.9 402.1
1900年 420.1 327.0 129.4 663.3
(注:MTCO2指百万吨二氧化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英国社会经济面貌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呈现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趋势说明了什么问题。

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

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材料二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广大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不发达状况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状况“并非两个孤立而无联系的对象”,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这样一个世界”处于工业革命的哪一阶段?
(2)材料一中提及的电车、汽车等出现的先决发明是什么?
(3)材料一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世界是通过哪些条件连成一体的?
18.阅读下则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的盛会,它汇集人类文明之大成,同时也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

材料一
1851年5月1日,首届综合类世界博览会在伦敦水晶宫开幕。

在160天的展期中,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约630万人次参观。

……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不同的机器发明。

有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抽水机等等,这些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领悟到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

材料二
1915年的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是令中国人难忘的一次盛会,中国共获取1211枚奖牌。

华夏民族醇香的酒文化在这届博览会上出类拔萃,茅台和金奖白兰地从此声名远扬……中国的手工艺瑰宝也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博览会上取得不菲成绩。

但几乎没有一件获奖产品属于现代工业成果。

(注:此外,中国展品还有丝绸.瓷器.茶叶。

本次博览会后,中国出口大幅度增加。


——《世界知识》》20XX年第17期
材料三
2021年,中国上海获得2021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这将是世博会举办151年以来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

截至20XX年9月,已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定参展,参观人数预计约7000万人次。

有望创下世博会历史的最高纪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英国为什么能够成功举办首届世博会?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巴拿马世博会上参展商品的特点。

这说明了什么?
(3)2021年中国上海申博成功,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021年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意在强调对廉价服装需求的无限扩大才导致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端,即强调市场的扩大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选A是符合题意的,
正确;选项B本身的说法正确,但未体现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中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是人之常情的、正常的追求而不是过于盲目的追求,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本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要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在英国的纺织作坊中,工匠的地位被取代,纺纱的梭子由“铁指”来使用,这是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的是机器的使用对传统纺织工厂生产的变革作用。

材料没有指出所用的机器就是蒸汽机,A项排除。

工匠地位的下降是因为机器的使用,并不是由于技能的落后,B项排除。

由于机器取代人力,纺织工厂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C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纺织业推广使用机器生产,这在当时能够推动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D项表述意思正好相反,排除。

故选C。

3.【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可以推断出该事件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使英国的生产能力提高,成为世界工厂,故A项正确;导致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的事件是新航路开辟,故B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的发表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故C 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故D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工业革命。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是指法国大革命,这句话中的“变革”是指工业革命,因为法国大革命开始于1789年,工业革命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发生在17世纪,“反法同盟”与题意无关。

故选D。

【点评】本题以法国大革命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英国的工业革命。

5.【答案】B
【解析】【分析】考查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理解。

关键信息是:“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了乡村人口”即城市化进程加快。

应是工业革命的影响。

故选B。

A项说的是工行业革命的背景;C项中的世界市场材料未体现;D项材料未体现。

【点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对孪生子,注意!
6.【答案】D
【解析】【分析】题中涉及的经济思想和理论都是英国根据当时的形势主动推行的,其结果是推动了当时英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A项错误;新自由主义、“第三条道路”思想发挥了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故B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出现衰退的现象,故C项错误;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突出市场的作用,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和“第三条道路”,将前两种思想结合起来,故D项正确。

7.【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英国农业技术的革命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和技术积累,推动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故答案为A项。

BC项材料不能反映,圈地运动在15世纪晚期就已经开始,排除BCD项。

8.【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归因的能力。

根据题干时间信息“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先,明确题干要求回答的是“外部直接原因”,A、D两项不是外部原因,直接排除;其次,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本性与征服能力提高对亚非拉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程度:前者是根本的,后者是直接的条件,排除B项;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C项即属于外部直接原因范畴,C项正确。

故选C。

9.【答案】A
【解析】【分析】“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爱迪生对灯泡的改良,研制成功耐用的碳丝灯泡,给世界黑夜带来了光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发明之一,故A项正确。

B项是西门子的发明;C项是贝尔的成就;D项是约翰·冯·诺依曼的发明。

10.【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生产和资本出现高度集中的现象,即垄断组织开始大量出现,促使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故正确顺序为②①③⑤④,答案选C项。

11.【答案】D
【解析】【分析】注意题干的“发展的表现”的限制词。

①②不属于表现,而阶段特征,③④是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故选D项。

【点评】工业革命带来的机器大工业为把国际交流推向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未来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工业革命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


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的发明、汽船的航运、铁路的畅通,是国家间、民族间交流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技术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国际交流提供了经济前提。

随着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获得迅猛发展,廉价的、新奇的、优质的商品成为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原料的利炮,由此初步形成了世界市场,并为最终形成世界经济打下了基础。

以电动机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电力与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讯等伟大的发明使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更光明、更美好的新时期,也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资本主义把全世界都作为它的活动舞台,不间断地掠夺世界各地区,到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终于把世界瓜分完毕,世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而最终建立起来。

12.【答案】D
【解析】【分析】A项垄断企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不符合题干的时间,不符合题意。

B项南北战争在1861年至1865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不符合题意。

C项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在罗斯福新政时期,不符合题意。

D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掀起兴建铁路的狂潮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理清所学知识的再认与再现能力。

13.【答案】C
【解析】【分析】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富尔顿制造汽船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A、B、C 项错误;由题目中的文字信息“美国”“19 世纪后期至20 世纪初”“电力和能源开发”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的发明和应用,故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电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化学工业发展、传统工业(钢铁工业)进步。

14.【答案】B
【解析】【分析】煤气信号灯与工业革命的科技发明无关,排除A;1868年处于工业革命期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日益繁忙,安装煤气信号灯,规范交通规则,促进了城市交通的管理,故B正确;C与材料无关,排除;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

15.【答案】C
【解析】【分析】AB由“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等信息可知其反应的是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与工业城市发展之间的关,故A、B项均错误;
D文明的转型是工业革命的结果,而不是蒸汽机的结果,故D项错误;
C工业城市是以工厂为中心形成的城市,而蒸汽机的使用解决了工业生产的动力问题,便于工厂的集中建立,而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正是解决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故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工业城市是以工厂为中心形成的城市,而蒸汽机的使用解决了工业生产的动力问题是关键信息。

二、材料分析题
16.【答案】(1)说明:工业生产中机器使用数量迅速增加,生产力大大提高;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职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下降,越来越低于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英国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2)趋势:总体呈增长趋势,美、德两国的增长速度超过英法。

说明: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解析】【分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棉纺织业中动力织布机台数”、“ 伦敦人口数量”、“各部门就业人员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机器使用数量、生产力、城市人口、职业结构、工业社会等方面指出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英国社会经济面貌的。

(2)本题根据材料二“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即可从指出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呈现的发展趋势是总体呈增长趋势,美、德两国的增长速度超过英法。

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工业化进程、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该趋势说明了什么问题。

17.【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

(2)发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3)殖民活动、商品与资本输出、市场扩展、交通与通讯发展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第(1)问通过材料中的“汽车”“电车”“飞机”等有效信息即可以判断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2)问的先决发明主要是指发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第(3)问实际上是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

【点评】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及影响。

18.【答案】(1)英国资产阶级政体的完善;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成为殖民帝国;近代科技发展较早。

(2)特点:以中国传统的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为主,品质优良,但缺少现代工业产品。

说明:中国传统的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传统产品工艺精美;中国近代工业化水平较低。

(3)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居世界前列;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中国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正在迅速实现的现代化。

影响: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经济.科技.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宣传中国在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振奋国民精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1851年”“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不同的机器发明”“让人领悟到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英国能
够成功举办首届世博会的原因。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华夏民族醇香的酒文化”“中国的手工艺瑰宝”“中国展品还有丝绸.瓷器.茶叶”“但几乎没有一件获奖产品属于现代工业成果”中可以概括出中国在巴拿马世博会上参展商品的特点。

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来分析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2021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21年中国上海申博成功,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居世界前列;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中国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正在迅速实现的现代化。

从材料“已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定参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点评】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