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综合练习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井植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南宋与金议和,划定的分界线是()A.淮水至大散关B.黄河C.长江D.秦岭
2.北宋与辽之间订立“澶渊之盟”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②维持了两者的和平关系
③两者之间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④加剧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宋朝时期,棉花的种植范围是()A.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B.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黄河流域
C.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黑龙江流域
D.由两广、福建扩展到全国各地
4.宋朝时每到进士考试结果张榜公布时,很多富商大贾争相“榜下捉婿”。
这一现象说明了()A.宋代商人没有政治地位B.科举考试变为游戏
C.宋代商人影响较大D.宋代商人成为地位最高的阶层5.宋朝时期,商业繁荣程度最高的城市是()A.开封B.杭州C.广州D.泉州
6.下列属于宋代文化成就的有()
①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②赵孟頫的绘画作品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神品”
③词是当时主要的文学成就④《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元朝创立的新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体制是()A.行省制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D.岁币制8.下列有关元朝民族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朝建立前蒙古族处于分裂状态,并受到女真贵族的压迫
B.元朝的统一局面,对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C.回族的形成,是元朝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例
D.元朝人分四等的政策带有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性质
9.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杰出女词人是()A.文成公主B.王昭君C.李清照D.武则天
10.下面关于宋元时期绘画和书法成就叙述错误的是()A.绘画题材广泛,风俗画出现并增多
B.元代赵孟頫的书法被称为“神品”
C.“宋四家”指的是宋代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D.风俗画出现的条件是城市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二、连线题(共24分)
11.请将相应关联的内容连在一起。
北宋契丹赵构
辽党项元昊
西夏汉阿保机
金蒙古赵匡胤
南宋女真阿骨打
元汉忽必烈
三、材料分析题(共24分)
12.阅读下列材料:
“这些货币用同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隐秘踢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
──李攸《宋朝事实》
请回答:
(1)文中所说的是什么货币?当时的名称是什么?(4分)
(2)请说出这种货币最早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4分)
(3)你知道这种货币出现的背景和意义吗?(4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
请回答:
(1)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4分)
(2)该句诗反映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3)为什么说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4分)
四、综合探究题(22分)
14.你能否举出三项发生在元朝时期推进中国历史进程的史实,并分析它们的意义何在?
15.简单概括宋元时期社会政治方面的特征,你能不能用实例来说明这些特征?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A 4.C 5.B 6.C 7.A 8.A 9.C 10.B
二、连线题
11.
北宋契丹赵构
辽党项元昊
西夏汉阿保机
金蒙古赵匡胤
南宋女真阿骨打
元汉忽必烈
三、材料分析题
12.(1)纸币、交子;
(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3)背景:当时市场上流通的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已适应不了当时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的需要。
意义: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13.(1)诗的意思是蒙古人有妇女懂得汉族的音律,汉族妇女也懂得蒙古人的乐器。
(2)反映了元朝时期蒙汉人民的融洽关系,说明元朝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3)元朝统一后,全国各民族人民都处于同一个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他们彼此的交往和联系加强了。
当时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地区交错杂居的局面,这无疑大大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那时,许多汉族人民来到了边疆,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到中原和江南地区,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原先进入到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同汉族已没有什么差别。
另外,唐朝以来,不少定居在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韩、锰、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通婚,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四、综合探究题
14.(1)元朝统一中国,从而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的分裂局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建立行省制度,元朝统治者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对后世影响深远。
(3)元朝统一后,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这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是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突出贡献。
15.(1)政权由并立到逐步统一,如由辽、宋、夏、金并立到元的统一。
(2)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如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3)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如北宋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等收归中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4)实行较开明的对外政策,如南宋外贸扩大到非洲,元朝时中外交往很频繁等。
试题分析方法及解决办法
1.总体评价(指总体情况与预期得分情况分析)
本套测试题考查的知识较全面,能够覆盖本单元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且有拔高题,难度中等偏难,正常情况下平均分应在70──80分之间,大多数同学应在75分以上。
如平均分在75分以下,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课堂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学生无法对知识消化和理解。
(2)学生缺乏对此学科的学习兴趣,在此学科投入的精力严重不足。
教学建议:
(1)适当增加教学时间或课时,对相应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细致性讲解。
(2)关注学生对课上内容的兴奋程度,适当增加部分趣味性强的历史知识。
(3)在每课的课前或下课前增加简单知识性训练,如复习性提问或总结性提问。
(4)给学生更多的课上发言的机会,增加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和交流问题的时间。
2.得分可能存在的几种情况分析及解决办法
“哑铃”式分布:高分段和低分段人数居多,呈现两级分化。
出现此种情况时就要对低分段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正态式分布:多数学生都集中在中间分数段。
出现此种情况属正常现象,根据失分情况分析进行,抓住主要问题,具体指导。
“蝌蚪”式分布:分数多数集中在高分或低分段。
如果出现分数集中在低分段,应分析是试题原因还是教学原因,进行针对性辅导和复习。
3.失分可能存在的几种情况分析及解决办法
柱状:失分集中在某一(或几个知识点)。
出现此种情况时,要分析试题情况和教学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辅导和复习。
均匀:各知识点都有学生失分。
出现此种情况是要分析失分人群特征,如果集中在学生能力较差人群时,应对此类学生进行集中辅导;如果失分人群包含各种学习水平的学生,则要分析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