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有影响力的招贴设计大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有影响力的招贴设计大师
雷蒙·萨维尼亚(Raymond Savignac)1907-2002
法国人,或许是AGI成员中唯一一位写了一部自传的人,书的名字叫《招贴设计师:一个男人与他的职业》。

早期从事过很多职业,后来在一个制作广告卡通片的工作室工作。

扬·雷尼卡(Jan Lenica)1928-2001
雷尼卡是一位多产的波兰艺术家,专长是海报设计、平面设计、书本插图、舞台设计、动画片。

发表很多海报艺术方面的专著,创造了“波兰派海报”这个名词。

尽管他的前半生是在德国从教和生活,但被人们公认为波兰招贴艺术大师。

缪勒·布洛克曼
(Mueller Brockmann)1916-1999
现代瑞士平面设计的开创性大师。

在苏黎世大学与应用艺术学院学习建筑、设计、艺术史。

1936年在苏黎世创办自己的工作室,主要从事平面设计、展览设计及摄影。

1966年,担任IBM的欧洲设计顾问。

赫伯特·罗平
(Herbet Leupin)1916-1999
瑞士巴塞尔派的海报大师。

早年就读于巴塞尔应用艺术学院,后又在巴黎的保罗·柯林斯培训学校学习。

1938年开始,在巴塞尔当一名自由设计师,主要从事海报设计。

赫伯特·拜尔
(Herbert Bayer)1900-1985
现代奥地利平面设计的开创性大师、画家、摄影师、建筑师。

早期在包豪斯学习,师从康定斯基。

1927年,创造了Universal纯小写字体。

后担任《Vogue》杂志柏林工作室艺术总监。

30年代末移居美国。

保罗·朗特
(Paul Rand)1914-1996
美国著名平面设计师,以公司标志设计著称。

他是瑞士平面设计风格的创始人之一。

1972年加入纽约艺术总监俱乐部的名誉堂。

创作了很多海报与著名企业形象,其中包括IBM和ABC公司。

尤卡·凡斯拖拉
(Jukka Veistola)1946-
出生于芬兰的著名平面设计师。

1986年开始从事电影、动画以及摄影工作。

1969年至今,在众多国际海报双年展和竞赛中获奖,包括华沙、布厄诺、拉赫蒂双年展以及布诺斯艾斯海报竞赛。

罗曼·基斯勒维茨
(Roman Cieslewicz)1930-1996
波兰招贴学派的先驱。

擅长海报、展示设计和书籍设计。

早期以海报创作为主,移居法国后,转向摄影。

因利用蒙太奇手法处理底片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他张明了摄影不一定都是客观的,而是一种可以丰富设计的可塑性媒介。

龟仓雄策
(Yusaku Kamekura)1915-1997
现代日本平面设计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见证了日本设计史。

以设计1964年东
京奥运会和1970年大阪世博会海报尔著名,其作品和组织能力在国际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

何塞·普拉—拿伯纳
(Jose Pla-Narbona)1928-
出生于西班牙。

平面设计师,擅长蚀刻、雕塑。

他的作品充满了想象,经常带有超现实主义和情欲色彩。

在巴塞罗那、苏黎世、纽约、芝加哥、海牙等地举办过个人展览。

弥尔顿·格拉瑟
(Milton Glaser)1929-
美国著名的平面设计师。

曾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和蓬皮杜中心举办个人展览。

2004年在他被库伯休伊特国家博物馆授予终身成就奖,被人们誉为“平面设
计领域的毕加索”。

其作品代表了美国现代平面设计的水平,在国际上有非常广
泛的影响。

福田繁雄
(Fukuda)1932-2009
现代日本最富国际影响的设计大师。

东京国家艺术与音乐大学毕业。

他的设计范围很广。

包括插图、雕塑、环境设计和陶瓷。

特点是充满想象与幽默。

他代
表了20世纪日本和国际的设计水平,被西方平面设计界誉为“现代图形创意的教父”。

赫塞尔·库伯
(Heather Cooper)1945-
加拿大女设计师、插图师。

她的插图富有想象力,带有超越现实主义与神秘主
义风格。

1984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她的插图服务的客户包括:加拿大国家
芭蕾舞团、斯特拉特福德节基金会、加拿大歌舞剧团等。

杰哈尔·巴黎·格拉弗
(Cerard Paris-Clavel)1944-
现代法国最具影响力的招贴设计大师之一,和皮埃尔一起在1970年成立了GRAPUS。

这个团体的目标是以一个共同的名义来创作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图像。

创作的海报包括:列宁海报“以我的名义前去”、“种族隔离”等。

梅尔·卡尔曼斯
(Mei Calman’s)1944-
英国插图家。

她的作品风趣而幽默,在英国国内外都很有名。

主要特点是充满智慧、力量、独创性和鲜明的风格。

他的卡通经常刊登在《泰晤士报》和《星
期天时报》。

同时也为《每日快报》、《观察家》和BBC电视台的节目提供
绘画作品。

粟津杰
(Kiyoshi Awazu)1929-
现代日本最具有影响力的平面设计大师之一。

自学绘画、设计。

1964年成立的AWAZU设
计学院。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曾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都是设计、展览设计及制作,在艺术领域涵盖从建筑、音乐到文学、电影。

马克尔·施瓦普
(Micheal Schwab)1952-
美国著名平面设计师,目前生活在加利福尼亚。

为美国运通、苹果、耐克、金门国家公园等60多家著名公司和机构创作标志和海报。

他的作品典雅而又时尚,简介独到而又风格明显,擅长用经典的黑色具有超越时代的特点。

靳埭强
(Kan Tai-keung)1942-
出生于广东番禺,自学成才,香港“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

香港饮誉国
际的、富有中国设计风格的设计大师。

靳埭强曾在香港及海外设计竞赛中获得三百多项。

他善于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用英语招贴设计之中。

萨罗·巴斯
(Saul Bass)1920-1996
著名美国平面设计大师,主要从事电影与公司形象设计。

1952年创立Aaul
Bass & Associates 公司。

为希区柯克的多部电影担任字幕设计。

1973年和1980年分别为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和日本美能达相机公司设计了CI。

1984年,为洛杉矶奥运会设计海报。

佩尔·阿诺迪
(Por Arnoldi)1941-
丹麦著名设计大师。

在平面设计、绘画、布景设计、陶瓷、家具和布艺设计等多个领域均有涉足。

他设计的海报形式严谨,没有大都市典型的喧哗和浮躁,通过鲜明的举出颜色和简洁的符号,清楚地进行表达。

石汉瑞
(Herry Steiner)1934-
中国香港的国际著名设计师。

先后在纽约、伦敦、巴黎工作,最后到香港。

1964年他创办了Graphic Communication Ltd. 公司,任总经理,主要从事公司
形象、年度报告以及商品包装设计。

他的作品充满了幽默感,同时融合了鲜明的中国元素。

汉斯·希尔曼
(Hans Hillmann)1925-
德国最富盛名的平面设计大师之一。

1961年任卡塞尔艺术大学图形设计系教授,同年成为AGI成员。

1964年致力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

11次荣获“德国最佳海报设计师”。

同时也擅长单色插图、游戏创意图形、绘画。

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插图画家之一。

金特·凯泽
(Guenther Kieser)
1930-
德国最著名的设计大师之一。

1981-1992年任乌奔塔尔大学视觉传达系教授。

国际视觉设计联盟AGI会员。

他最杰出的成就是将绘画的蒙太奇手法转化
为摄影蒙太奇并创作了无数有
影响的爵士乐招贴。

刚特·兰堡
(Gunter Rambow)1938-
德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招贴设计大师之一。

1974年至今,为AGI会员。

1974年-1992年任卡塞尔大学视觉传达系教授。

1992年任卡尔斯鲁厄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被誉为来自日耳曼民族的“视觉诗人”,典型的德国风格代表人物。

霍戈尔·马蒂斯
(Hogler Matthies)1940-
德国当代著名视觉设计大师。

柏林艺术大学教授、AGI会员、纽约海报协会成
员。

从事视觉传达方向的研究,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和奇妙的形式组合,各期海报作品打上了深深的个人烙印,被人们成为“典型的德国风格”。

丹·雷辛格
(Dan Reisinger)1934-
以色列非常著名的设计大师,也是国际设计界的一流艺术家。

他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自信,将形式、色彩和功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位善于表现并能使画面产生气氛的艺术家。

石冈瑛子
(Eiko Ishioka)1939
日本最负盛名的摄影招贴设计大师、服装造型设计师。

在业界地位崇高,曾经主刀多部电影、舞台剧以及各种媒体广告。

荣获第38届干啊电影节的接触艺术贡献奖。

被德国的霍尔戈·马蒂斯成为“世界的石冈瑛子”。

田中一光
(Tkko Tanaka)1930-2002
世界上颇具影响力的日本平面设计大师,AGI会员。

1963年成立了田中一光设计工作室。

曾在“日本之历史”大型博览会(大阪)、“海洋文化博览会”(冲
绳)中负责整体设计。

他将日本文化与设计融为一体,代表了现代日本设计的最高水平。

吕迪·库林
(Ruedi Kuelling)1935-
瑞士知名平面设计大师。

作品简约、充满质感、表述清晰。

曾15次荣获瑞士室内设计师、联邦政府的最佳海报设计师荣誉。

1963年获戛纳国际广告电影节一等奖。

卡尔·多曼·盖斯布勒
(K.D.Geissbuehler)
瑞士著名设计师。

1961年和1963年,两次荣获瑞士最佳海报设计师。

1976年1978年,两次荣获华沙海报双年展一等奖。

国际众多海报设计大赛的评委。

现在是多家机构的艺术指导和顾问。

西摩·切瓦斯特
(Symour Chwast)1931-
国际著名设计大师,AGI会员。

Cooper州立艺术学院教授。

美国波什平集团公司创始人。

该公司工作涉及动画、书籍、插图等领域,引导了20世纪新美国视觉设计运动。

西摩·切瓦斯特也是视觉平面设计的领袖人物,和弥尔顿·格拉
斯一起代表美国的现代设计水平。

中西招贴对比
1 欧美早期招贴设计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由于工业革命在兴起,开始制造一种消费文化,推动了招贴广告的发展,形成了一法国艺术家朱尔·薛雷(Jules Cherset)和图鲁斯·罗特雷克(Henrt de Toulouse-Cautrecs)为代表的叙述性招贴和英格兰、奥地利、德国的新艺术象征性招贴。

这似乎是一场商业文化的视觉革命。

朱尔·薛雷用全新的方式将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风格,显然受到了意大利巴洛克和法国洛可可绘画的影响,而图鲁斯·洛特雷克则受到梵高和高更
的后印象派影响。

欧洲新艺术传统的影响力跨越了世纪之交,统治了欧洲文化长达五十年,深刻地改变了招贴文字和图形的关系。

2.中国早期招贴设计
中国招贴广告是近代社会历史大背景下产生的。

这些作品揭示了20世纪初到40年代以来,外国资本在中国的扩张并与中国民族资本残酷竞争的史实,说
明了广告在当时的社会作用。

从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这段时间中国女性解放的思潮,看到了招贴广告行业超出商业范围的社会意识。

把这些作品与西方招贴相比较,不难发现两种完全不同的评判标准、审美价值和处理手法。

欧美招贴
在注重美学价值的前提下,非常讲究视觉功能,而中国的招贴画是把商品隐藏在背后,主要通过凸显美女的魅力以博得公众对企业的好感。

这些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历史、民众喜好和艺术家思维情况的线索。

梁鼎铭、谢之光、杭雅英、李慕白是当时的先驱艺术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