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小学音乐四上3(听赏)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石治英]【市一等奖】优质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听赏)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1、教学目标
1.欣赏海顿《第九十四交响曲》第二乐章,熟悉并唱唱音乐主题。

2. 了解作者通过力度变化传递的情感,认识和了解力度、常用力度记号和力度术语。

3.通过演唱、表现、体验等音乐活动,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于音乐知识、音乐感觉、音乐能力有了一定的积累和基础,但如何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在体验、感受与探索活动中进行运用是课标给老师提出的新要求,四年级的学生特别对于较为抽象的古典音乐缺乏浓厚的兴趣和耐心,如何更好地围绕音乐元素欣赏这些音乐,真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这一时期非常重要,因此,抓住四年级这个关键时期,结合课标内容,围绕音乐元素培养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和方法,才能真正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喜爱音乐打下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听赏音乐,运用、体验、感受力度的强弱变化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听辨不同力度的音乐主题,在活动中体验和表现音乐。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一、组织教学
1、课前谈话:师:欢迎大家走进美丽的音乐殿堂。

孩子们,你们会听音乐吗?(生:
会。

)那当你听到欢快活泼的音乐时,(播放音乐)会是怎样的表现呢?抒情优美的
音乐想起来了!高亢激昂的音乐来了。

孩子们表现得真好!老师希望你们在本节课能继续做到:认真聆听、用心感受、
乐于表现,好吗?(生)好!(今天老师会根据你们每个小组的表现评出最佳表现组,
会有神秘礼物相送哦!)
2、师生问好。

活动2【导入】二、导入,揭示课题
(一)初听音乐主题,感受力度。

现在让我们来聆听一个音乐片段吧,在听的过程中,可以像刚才这样用你的肢体语言或者表情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播放音乐主题)
生:聆听音乐片段。

师:诶!为什么会有惊叫声呢?
生:谈听音乐的感受……
师:哦,原来是这样,是的,音乐开始时声音弱,再结尾处突然变强。

在音乐里声音的强弱就叫“力度”。

(张贴:力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力度,认识力度,玩味力度。

(播放课件)
(二)复听音乐主题,认识力度记号
1.从感性认识力度记号
师:请孩子们回忆一下,刚才这段音乐中力度有怎样的变化?你能随着音乐用自己喜欢方式把力度的变化记录下来吗?拿出纸和笔,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好了,开始了,看谁听得最认真,记得最好!
(师生随音乐片段一起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音乐中力度的变化)
师:我数1、2、3,我们同时举起来!请你们俩上来说说为什么会这样记录?
生:生谈感受
师:我也来说说我为什么这样记录,大雨记录了刚开时的那段音乐,接下来音乐弱了一些,于是我就用小雨来记录,最后爆发出的那声强而有力的声响,老师用了是惊雷来记录它。

(指着图形分析)
2.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力度记号
师:你们看我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来记录了音乐中的力度,真是五花八门呀!但是为了统一音乐家们就把强用f记录,弱用p记录,这种用来记录力度的符号就叫做力度记号!(张贴:力度记号)
活动3【讲授】三;认识音乐家海顿、了解音乐创作背景
师:音乐家们也常常在音乐中通过力度的变化来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情感,有位音乐家更是巧妙的运用了力度的变化跟他的听众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
笑。

(播放课件)他就是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海顿。

那是1791年,海顿最后一
次到伦敦去演出。

来听音乐会的都是一些王公贵族们,随着轻快而柔和的音乐
响起,不一会儿,他们就睡着了。

向来幽默的海顿于是就想出了一条妙计。

突然!
台上乐队爆发出了一个极强的声音,把他们都惊醒了,吓得女士们也惊鄂得跳
起来,所以这首乐曲后来就被人们称为《惊愕》交响曲。

活动4【活动】四、完整欣赏《惊愕》交响曲,找主题、用不同力度演唱主题
(一)完整欣赏乐曲,找主题、初次演唱主题
1.完整欣赏,找主题。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这首曲的一个小小的片段,接下来我们来完整的来听赏
这首乐曲。

我们要(出示学习目标)认真听赏,熟悉并唱一唱音乐主题;认识常用
力度记号及力度术语;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并参与音乐表现。

好了孩子们就
让我们带着这些目标一起走进《惊愕》交响曲,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吧!在听
乐曲之前老师有要求哦:认真聆听,并用心记记音乐中反复出现的那段旋律。

(播
放音乐会现场视频)
师:记住了吗?谁来用“铛”唱给大伙听听!
生:哼唱主题
师:你们听,是这样的吗?
2.演唱主题曲谱
师:对!这段反复出现的旋律正是这首乐曲的主题。

我们划着节拍一块唱唱
吧!(课件出示乐谱)
生:随着琴声演唱主题乐段曲谱
师:看看,旋律中出现了很多顿音记号,它是提醒我们要唱得短促而富有弹性,
咱们两小节换一口气(师示范),请孩子们身坐正!划着拍,跟着琴声再唱唱!
(二)用强和弱的力度演唱主题
1.用强的力度演唱主题
师:唱得真好!那咱们再把初听音乐中吓人的声响“嘣”字填进去试着用强的力度唱一唱吧。

生:演唱
师:老师突然有个想法,我们唱的时候可以双手握拳做敲击的动作把它唱得强而有力,但是别只记着要唱强,就忘了声音也要美美的哟!准备。

生:再次演唱
2.加入歌词用弱的力度表现
师:听着你们的演唱,老师也想表现一下,看谁能发现老师的演唱和你们有什
么不同?
(师加入歌词和动作演唱)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呢?
生:加上了歌词
师:对了,老师加上了歌词在演唱,力度有变化吗?
生:变弱了
师:是的,请你们也用弱的力度来演唱这段歌词吧!(播放课件,教师动作引导,
在学生演唱结束时加入“突强”)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表现一下海顿的幽默!两段连起来唱,第一段用“嘣”我们
用什么样的力度唱的?(强)那第二段呢?(弱),最后强有力的爆发出来!准备。

(播
放主题音乐)
生:用两种力度完整表现主题
活动5【练习】五、为主题力度排序,认识力度术语
1.聆听四次主题,了解力度是具有相对性
师:刚才我们用强和弱的力度演唱了音乐的主题,请你们听听下面四次主题在力度上还有变化吗。

(播放四种f---ff---p---pp主题)听出来这四次力度的变化了吗?谁来告诉老师?
生:谈四次主题力度的感受(师:第一次主题它的力度怎么样?)它的力度相对来说要弱一些……(我特别喜欢你用的“相对”一词,请坐。

)
师:看来音乐中的力度是强中有强,弱中还有弱!强和弱是相对的。

那么比强还强一些我们就叫它很强,用ff表示。

比弱还弱一些的呢?
生:很弱
师:用什么表示?
生:pp
2.为PP---P---f----ff主题力度排序
师:孩子们真棒!接下来老师考考你们,听听钢琴弹奏出的这4次主题,力度又该怎么排列呢?请孩子们认真聆听、仔细分辨。

(播放钢琴伴奏)
师:听出来了吗?好了,请看大屏幕(出示要求)各组开始行动吧!
生:分小组讨论,并为四次主题的力度排序
师:都排好了吗?请把你们的卡片举给在场的老师们看看吧!请这两位组长上来。

咱们一块来看看他们组为什么这样排列?
生:我们组认为……(我们小组的成员听到的是……所以我们就是很弱到很强的顺序排列的。

我们组与他们小组一样。

)
师:好,请把它留下,掌声送给他们。

(张贴作品)看来各组都发挥了合作的力量,你们不但会听,会感受,还会排列,真棒!(边贴边说)
1.从学生排列的力度卡片拓展认识渐强、渐弱
师:现在请注意看!如果我用两条线把它连起来,聪明的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手势做渐强,引导看四个力度记号)
生:(逐渐变大、慢慢变强等)
师:对,这两条线记录的就是逐渐变强,简称——渐强!那渐弱呢?找个孩子上来
帮帮老师吧。

生:倒过来
师:真聪明,掌声感谢他们。

(倒贴作品)啊,原来这么简单。

2.认识力度术语
师:刚才程我们知道这些记录力度的符号叫“力度记号”,那么这些记录力度的专门用语就叫做“力度术语”。

(张贴力度术语)咱们一块读读吧!
生::朗读力度术语
师:我们试一试用自己声音力度变化再读一次!比如:渐强、很弱……准备!
活动6【练习】六、小组合作,用动作表现四次主题的力度
师:真棒!你们声音的变化把力度术语都表现出来了。

咱们再来听听这四次主
题,你能用动作表现出这四次主题的力度吗?试试吧!(播放钢琴伴奏音乐)
生:随音乐自由律动
师:孩子们的表现可真丰富啊!下面请各小组按老师的提示创编表现主题的
力度。

生: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师:都准备好了吗?哪个小组愿意最先上台展示呢?老师希望其余小组认真观
看,做个文明的小观众!能干的小评委!
师:谁来评一评?
生:我觉得他们的表情……,动作……(整齐、表现的音乐主题的力度)
师:孩子们真能干呀!老师知道还有小组也想表现,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孩子
们可以跟着老师做,也可以自己做,老师更欣赏由创意的孩子哟!
(师生自由表现)
活动7【活动】七、小结
师:请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看看咱们们今天的最佳表现组在哪里呢?掌
声有请组长上来,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歌碟,愿歌声伴着孩子们茁壮成长!
孩子们,在今天我们的力度之旅中,感受到了力度在音乐作品中的巧妙运用带
给我们的独特魅力,认识了这么多的力度记号和力度术语。

希望孩子们养成良
好的聆听习惯,用你们善于倾听的耳朵和纯洁美好的心灵,去感受更多的音乐,
领略王国里无穷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