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考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考试题【附答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A.主动脉 B.肺动脉 C.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B.围湖造田,扩展耕地
C.植树造林,净化空气D.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3、若人体血糖长期较高,可能分泌不足的激素是()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
4、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樟树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液泡、叶绿体B.细胞壁、液泡、线粒体
C.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D.线粒体、液泡、叶绿体
5、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为()
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6、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关注生物的栖息地、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人类自已的生存。

下列有关生物圈、栖息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层
D.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书写正确的是()
A.阳光→草→兔→狼B.草→昆虫→青蛙→蛇
C.蛇→青蛙→昆虫→草D.草→蝗虫→鸟→细菌和真菌
8、下列关于一株番茄和一头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既是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
B.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番茄果实的表皮和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D.它们的各种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9、下列不属于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的是()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B.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C.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D.维持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10、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

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
A.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B.只有肺循环
C.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D.只有体循环
11、耳结构中听小骨的作用是()
A.收集声波B.传导振动C.感受刺激D.产生听觉
1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水B.光线C.温度D.湿度
13、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组合,来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如图)。

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甲组合比与乙组合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不能先将镜筒升高
C.若将图2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先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
14、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的几何图形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
A.左下方变亮B.左下方变暗
C.右上方变亮D.右上方变暗
15、当你和同学们漫步在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16、下列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A .
B .
C .
D .
17、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A .
B .
C .
D .
18、下列各项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是:()A.二氧化碳和水B.有机物和氧气C.氧气和二氧化碳D.有机物和水
19、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习性,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主要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模拟法
20、下列哪种腺体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
A.胰腺B.唾液腺C.垂体D.性腺
21、下列关于营养成分与其主要食物来源的搭配中,你认为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脂肪——米饭B.糖类——马铃薯
C.蛋白质——牛奶D.铁质——瘦肉
22、下图示中表示碳循环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
C.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
23、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
A.d B.b C.q D.p
24、为了观察叶片的结构,需要将叶片制作成临时玻片标本,该标本属于()A.临时装片B.临时切片C.临时涂片D.永久涂片
25、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
插入的是手臂上的一条“青筋”.这里所说的“切脉”的“脉”和“青筋”分别是指()
A.动脉和神经B.静脉和动脉
C.动脉和静脉D.动脉和毛细血管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完成该活动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__。

2、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____________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_______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_________的。

4、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_________因素和
_________因素。

5、在一定地域内,__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以下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今年的连续干旱使我县农作物受灾严重,农作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___运输到植株各处的。

(2)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丁中的[ ]_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而图丙中的②是由图乙中的[ ]_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

(3)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于图丁中能贮藏营养的结构
[ ]_________________。

(4)图丁中将来发育成植物体根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_。

(5)果树要结出果实,一般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结果四个阶段。

果树在开花季节,如果遇到连绵阴雨天气,果树的________________过程会受到影响,导致果树减产。

2、在人的体循环过程中,各段血管的血流速率与血管总面积如下图。

(1)体循环过程中,心脏的左心室收缩,血液进入__________,流经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___________心房。

(2)毛细血管管壁薄,由_____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

据图可知,在体循环的各段血管中,毛细血管的总面积最大,血流速率最_________。

这样的结构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内具有(2)中所述结构特点的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一例)。

3、如图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示的各种生物中,草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腐生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各种动物为消费者,通过______作用,促进了物质循环。

(2)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通过______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其中鼠与食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3)草原上草的长势,生物种类和数量在一年四季会发生较大的波动,影响其波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 和______;当草原上食物充足时,鼠的数量会增加但又不会无限制地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空气的影响,但不确定其萌发与光照是否有关。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组别种子数处理方法萌发数
甲组10粒有光、适量的水、25℃10粒
乙组10粒①_____、适量的水、②_____℃10粒
(1)请补充上述方案:表中①应为_____,②应为_____℃。

(2)实验过程中选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种子的目的是避免_____,减少实验误差。

(3)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在培养过程中,要保证两组所处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等条件适宜且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光照对该种子萌发_____。

2、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某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是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的。

他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分成 2 等份。

将口漱净,取 4 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②取 2 只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 1、2,做如下图所示的处理请回答:
(1)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这是为了模拟_____;
(2)该实验过程中,设置 1 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
(3)实验过程 D 中,浆糊不变蓝的是________号试管,因为________;
(4)如果将C 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 0℃,再重复D 过程,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将___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1)图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______处一昼夜;
(2)图③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饼中_____加热,使叶片中含有的______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3)图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____;
(4)图⑥观察叶片的变化:见光处A_____(变蓝/不变蓝),遮光处B____(变蓝/不变蓝);
(5)此实验可以说明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A
2、B
3、B
4、A
5、D
6、C
7、B
8、C
9、A
10、A
11、B
12、C
13、D
14、D
15、B
16、B
17、B
18、A
19、A
20、A
21、A
22、B
23、D
24、B 25、C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反射反射弧
2、分生区伸长区
3、有限
4、生物非生物
5、生物与环境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导管②胚芽⑥胚珠④子叶③胚根传粉
2、主动脉右 1 慢物质交换肺或小肠等
3、生产分解呼吸吃与被吃竞争温度水分自动调节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无光 25 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光照相同没有影响
2、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形成对照 2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变蓝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黑暗处隔水叶绿素碘液变蓝不变蓝淀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