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及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及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及建议这方面的经验。
首先啊,解读这个课程标准得仔细。
我一开始看的时候就有点懵,这密密麻麻的文字,这要求那目标的。
但我觉得,得先抓大纲。
就像咱们去旅游,先得知道目的地在哪才能规划路线。
这大纲就是目的地,比如说课程的性质、理念这些,这都是根本,理解不了这个,后面具体内容就看瞎了。
这其中的课程目标是个重点。
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块儿。
我感觉啊,在教学中这几个方面特别容易失衡。
比如原来我就光顾着讲知识技能了,老是在那些定理公式上钻牛角尖。
就好比做饭光放盐不放别的调料,那做出的饭能好吃吗?肯定不行。
直到有一次学生给我反馈,说上课太枯燥了。
我这时才反应过来不对,我光顾着给他们塞知识了,没注重过程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后来我就让他们自己动手做小实验来探究知识,这个过程中他们自己把定理推导出来了,还特别高兴,我才发现这样做才对。
哦对了还有,这实验不一定要多高大上,生活中的小物件就能行。
像拿个矿泉水瓶就能讲压强的相关知识。
然后关于课程内容啊,涵盖的面其实还挺广的。
不过我有个困惑是,怎么把这些不同板块的知识串起来。
我试过以生活中的现象为线来串,但
是又担心对一些知识解释得不够精准。
比如说解释汽车的行驶,会涉及到力学、能量等多方面的知识,有时候感觉解释多了反而把学生说懵了。
我觉得在这里呢,可以一点一点慢慢引导。
先从简单的力学现象说起,然后逐步引入功率啥的概念。
在教学建议上啊,我觉得情境创设很重要。
不要总是按照课本上干巴巴的例子来说。
我就听过一老师讲电学的时候,说现在想象你是一个电工在布线,每个线路该怎么安排。
这样学生立马就有兴趣了。
但是这里也有个弊端,如果情境设置得太复杂,学生可能会被吓住。
所以要多准备几个层次的情境引导。
这标准里提到注重评价。
评价在教学里确实像指挥棒一样。
但这评价也不是好搞的。
以往就只看考试成绩,现在发现这样不行。
因为有的学生可能理论考试不行但是动手能力超强。
所以我现在尝试多元化的评价,考试成绩占一部分,平时小实验、小组讨论表现都算进去。
但是实施起来也有麻烦的地方,就是评价的标准不好把握。
我感觉还得不断完善这个评价标准。
关于参考资料这块,教材和教参自然不用说,是基础中的基础。
然后还有一些物理教育相关的期刊杂志,像《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挺好的,上面就会有不少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分享。
这些都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和把教学搞好。
我自己也还在不停摸索学习这个课程标准,希望我的
这些经验能给同行们一些启发。
要是你们有啥好的想法,也可以一起交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