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靖安2020┄2021届高三第五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Word版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O 16,Na 23,Al 27,S 32,Cl 35.5,Fe 56,Zn 65 1. 留心处处皆学问。
从生活出发进行科学探究,可以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合作设计完成了水果电池的实验(如图),测得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电极
材料
水果
种类
电极
间距
离
/cm
电压
/mV
1锌铜菠萝3900 2锌铜苹果3650
3锌铜柑橘3850
4锌铜
西红
柿
3750
5锌铝菠萝3650
6锌铝苹果3450
A. A B. B C. C D. D
2.已知A、B、C均为短周期的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A2—>C—>B2+
B.C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为+7价
C.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C
D.还原性:A2—<C—
3. 某CuSO4、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 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S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 mol·L-1,则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A. 5.6 g B. 11.2 g
C. 22.4 g D. 33.6 g
4. 有关乙烯有下列叙述:①乙烯溶于水后可得乙醇;②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③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④通常情况下,乙烯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其中正确的
是()
A.只有②B.①和③
C.②和③D.②③④
5. 随着资源的开发和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你认为减少酸雨以保护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尽量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的烟囱加高③将燃料脱硫后才燃烧④开发新的清洁能源⑤植树造林⑥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①③④D.①③④⑤
6.下表中,第Ⅰ栏和第Ⅱ栏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用第Ⅲ栏的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A B. B C. C D. D
7.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SO2和O2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ΔH<0,反应速率(v)与温度(T)、SO2的体积分数[V(SO2)%]与压强(p)的关系分别如图1、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A.图1中,曲线1表示逆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B.图1中,d点表示温度为T0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C.图2中,温度恒定时,a、b两点对应的反应速率:v a>v b D.图2中,温度恒定时,c点的反应正在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把a L 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与b L 0.1 mol/L的K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c(K+)+c(H+)=c(CH3COO-)+c(OH-)
B.把0.1 moI/L的NaHCO3溶液与0.3 mol/L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c(OH-)>c(Ba2+)>c(Na+)>c(H+)C.向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由于CH3COONa 水解显碱性,所以溶液的pH升高
D.常温下,在pH=3的CH3CO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9.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N-、Z+、X+离子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
据此回答:
(1)M、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写出化学式)。
(2)Z与M可形成常见固体化合物C,用电子式表示C的形成过程。
(3)已知通常状况下1 g X2在Y2中完全燃烧放出a kJ的热量,请写出表示X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4)X与Y、X与M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有黄色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化合物A、B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两种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相同,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为1∶1∶1,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在纯水中小。
则化合物A中的化学键类型为;若B为常见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是。
(6)均由X、Y、Z、M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其中一种是强酸所成的酸式盐,写出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该盐溶液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
10. 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NaOH溶液中,如下图所示。
(1)写出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
(2)乙中负极为,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如果甲同学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填元素符号)的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填写元素符号)的活动性更强。
(4)由此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填字母)。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已过时,没有实用价值了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1. (14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下列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略),验证“二氧化碳与
水接触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装置Ⅰ中反应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B.稀硫酸C.小苏打D.石灰石
(3)实验时,应先打开弹簧夹__________(填“K1”或“K2”),观察到预期现象后,关闭它,再打开另一个弹簧夹。
(4)实验过程中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始终不复燃。
①为观察到最终木条复燃,甲建议在Ⅲ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__________;
②乙认为即使采纳甲的建议且最终观察到木条复燃,也不能证明CO2参与了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
(5)为进一步达到实验目的,应补充的实验是:取最终反应后Ⅲ中所得固体,__________。
12.【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A、B、C、D、E、F、G均为芳香族化合物,有如下转化关系:
(1)有机物C的分子式为C8H10O2,核磁共振氢谱显示3组峰,C不能与NaOH反应,写出C的结构简式________。
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写出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mol D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完全反应生成E,E是合成纤维涤纶的一种单体,另一种单体是C的同类物质(官能团的种类和个数相同)中式量最小的物质,写出合成涤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mol E、F(F的式量小于E)完全燃烧,消耗O2的量相等,且1 mol F能和1 mol NaOH完全反应,写出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的分子式为C8H8O4,且知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G不与NaHCO3反应,能与Na和NaOH反应,等质量的G消耗Na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符合上述条件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写出一种)。
、________、________三个过程。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答案】C
【解析】A正确,铝的金属性比锌强,作原电池为负极。
B正确,实验1中活泼金属锌为负极,铜为正极,电流从铜流向锌;实验5中活泼金属铝为负极,电流从锌流向铝。
C错误,电压的高低可能还与电极材料、电极间距离等因素有关。
D正确,串联电压增大,发光二极管变亮。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的知识。
三种元素分别为O、Mg、F。
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正确。
B项F无正价,错误。
C项HF稳定,错误。
D氧离子的还原性比氟离子强,错误。
【失分警示】单质氧化性强,则离子还原性弱。
3.【答案】C
【解析】根据原子守恒,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FeSO4,共6 mol ,其中Fe2+由来自溶液中的Fe3+和加入的Fe两部分组成,设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可列式
2x+3x+x=6 mol·L-1×2,解得x=2 mol·L-1。
加入的Fe的物质的量为6 mol·L-1×0.1—2 mol·L-1×0.1 L=0.4 mol,其质量为22.4 g。
4.【答案】D
【解析】乙烯与水在常温下不反应,①错误;②③④均正确。
5.【答案】C
【解析】要从根本上解决酸雨的危害,必须阻止SO2、NO2等气体的产生和排放,所以
①③④符合题意。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
A中第Ⅰ栏的离子方程式是2H++SO+Ba2++2OH—===BaSO4↓+2H2O,错误;C中第Ⅰ栏的离子方程式是NH+HCO+Ca2++2OH—===CaCO3↓+NH3·H2O,错误;D中第Ⅱ栏的离子方程式是2I—+Cl2===I2+2Cl—,错误。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
C中压强大的速率大,v a<v b。
8.【答案】C
【解析】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电离应用。
A选项为电荷守恒正确B选项反应后c(OH-)为0.25 mol/L C(Ba2+)为0.2 mol/L c(Na+)为0.1 mol/L C(H+)来自
水的电离浓度最小故B正确。
9.【答案】(1) HClO4
(2)
(3) 2H2(g)+O2(g ) 2H2O (l)ΔH=-4a kJ·mol-1
(4) H2O2 + H2S S↓+ 2H2O
(5)离子键、(极性)共价键NaClO
(6) HS + H+H2O + SO2↑ Ba2++2OH-+2H++S BaSO4↓+ 2H2O;【解析】根据元素的结构及性质可知,X、Y、Z、M、N分别是H、O、Na、S、Cl。
(1)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M、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HClO4。
(2)Z与M可形成常见固体化合物C是硫化钠。
(3)1 g X2在Y2中完全燃烧放出a kJ的热量,则2 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4a kJ,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 (l)ΔH=-4a kJ·mol-1。
(4)X与Y、X与M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这两种分子分别是双氧水和硫化氢,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O2+H2S S↓+ 2H2O。
(5)根据题意可知A 是氢氧化钠,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B是次氯酸钠,化学式是NaClO。
(6)由X、Y、Z、M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盐分别是硫酸氢钠和亚硫酸氢钠,二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S+H +H2O+SO2↑;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氢钠溶液至中性的离子方程是Ba2++2OH-+2H++S BaSO4↓+2H2O。
10.【答案】(1) 2H++2e -H2↑(2) Al 2Al+2OH-+2H2O 2Al+3H2↑
(3) Mg Al
(4) AD
【解析】甲同学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是Mg+H2SO4=MgSO4+H2↑,乙同学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
由于Al显两性,与酸碱都能发生反应,故应依据具体情况分析。
11.【答案】(1) 2Na2O2+2CO2===2Na2CO3+O2大于
【解析】CO2与Na2O2反应,Na2O2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
2CO2===2Na2CO3+O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 b c
【解析】装置Ⅰ为CO2制备装置,结合除杂装置只有浓硫酸,稀H2SO4与石灰石反应,产物微溶于水,阻碍反应进行,故选用b、c,盐酸易挥发,故不能选用a、d或a、c或b、d。
(3) K2
【解析】关闭K1,打开K2,观察干燥CO2是否与Na2O2反应,关闭K2,打开K1可观察湿润的CO2与Na2O2的反应。
(4)①除去未充分反应的CO2②水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
【解析】由于a口排出的CO2含有一些没有反应的CO2,故O2的浓度不高,因此不能使带火星带木条复燃;利用碱石灰除去未反应的CO2,提高O2浓度,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的物质还有水。
(5)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检验Ⅲ中所得固体中是否含有CO可得出正确的判断。
12.【答案】(1) HOH2C—C6H4—CH2OH(2分)①②(2分)
(2)ClCH2C6H4CH2Cl+2NaOH―→HOH2C—C6H4—CH2OH+2NaCl (2分)催化氧化(2分) HOH2C—C6H4—CH2OH+O2―→OHC—C6H4—CHO+2H2O
(3)n HOH2CCH2OH+n HOOC—C6H4—COOH―→
+2n H2O(2分)
(4) C6H5COOH(2分)
(5)(3分)
【解析】由题干流程图可得:A是H3C—C6H4—CH3、B是ClCH2C6H4CH2Cl、C是HOH2C—C6H4—CH2OH、D是OHC—C6H4—CHO、E是HOOC—C6H4—C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