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10
临床经验
148
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创技术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在不断的普及,提高了临床的治疗效果。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新型的临床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等优点,并且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术后腹壁不留明显疤痕,充分的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不断被广泛的应用在胆道疾病的治疗中。

本文通过对胆囊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方式的效果进行研究,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疗效分析
刘 滨
东莞三局医院 广东省东莞市 523000
【摘 要】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0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胆管、肠管损伤,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满意度。

结果:对照组病例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微创性、安全性高、术后疼痛少等的特点,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少,有利于患者健康恢复,是一项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的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段。

【关键词】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石性胆囊炎;疗效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年龄25~8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体重指数及疾病类型等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

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均为结石性胆囊炎,并且自愿接受临床研究。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前患者仰卧,气管插管麻醉,利用腹腔镜4
孔法进行操作,将剑突下作为操作孔,置入腹腔镜切除胆囊,从脐下孔将胆囊取出。

观察组患者进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前患者仰卧及麻醉与常规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相同,术中气管插管全麻,于脐孔上缘行20mm 圆弧形切口,将气腹针置入,使用腹腔镜及设备,电凝钩打开胆囊系膜前后层,解剖胆囊三角,游离胆囊动脉和胆囊管,然后进行胆囊的切除剥离和取出[2]。

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胆管、肠管损伤,手术治疗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情况。

1.3 评价指标
临床口腔残根是口腔科常见的多发病症,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随着临床牙根尖周炎症、牙髓病等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口腔残根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此类疾病一旦发生,患者需要承受机体带来的疼痛,并承受外观美学的影响,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自卑心理。

因此,针对此类型疾病,临床应采用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第一步先减轻患者生理上的疼痛,其次再进行牙齿美学的恢复[4]。

通过对本文的研究数据分析可知,行口腔修复治疗后,患者残根修复成功率高达91.43%,由此看来,临床采用可塑纤维桩进行口腔残根修复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也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和认可。

临床对口腔残根的修复治疗,传统方式是采用金属桩核系统进行修复治疗,因为自身因素的影响,金属桩核制作过程较复杂、治疗的周期久、耐腐蚀程度差、发生牙根尖病变后取出困难;且牙本质的弹性模量较金属的弹性模量低,极易造成患者的牙根发生折损,从而导致金属桩核系统修复对患者的
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水平,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5]。

可塑性纤维桩属于高强度性的、桩核适用性较强的新型材料,其弹性模量与牙本质弹性模量相近,可有效保证传导力度的均匀,从而减少根尖折断的情况的发生。

相关的研究资料记载,可塑性纤维桩的疲劳试验可承受120万次,绕曲强度高达500MP ,与普遍金属材料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临床使用过程中几乎无牙根尖折断的情况发生
[6]。

本文研究中,修复后发生牙龈炎的患者有
3例,约占4.29%;未出现牙根尖折断患者,与上述内容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对口腔残根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残根情况及适应症选择对应的治疗方式,可塑性纤维桩在对口腔残根的修复中取得良好的疗效,修复成功率高,显著降低患者的生理性疼痛及术后不良反应,促进病情恢复,且远期疗效较满意,值得在临床开展使用。

参考文献
<<上接147页
[1]杨华,马民.可塑纤维桩在口腔残根修复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3,33(33):54-55.
[2]赵谦.可塑纤维桩在口腔残根修复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30):485-486.
[3]何伟文.可塑纤维桩在口腔残根修复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7):907-908.
[4]谌东明.3种纤维桩修复残冠的临床观察[J].口腔医学研究,2012,28(8):824-826.[5]余洪强,赵健,张方明等.可塑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价值[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8(6):693-696. [6]Yang,B.,Chen,G.,Li,J.et al.Tooth root regeneration using dental follicle cell sheets in combination with a dentin matrix-based scaffold[J].Biom aterials,2012,33(8):2449-246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4.10
临床经验
149
(1)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与总住院花费。

(2)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胆道肠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资料中的全部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
用t 对计量数据资料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 2
检验。

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病例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3]。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74%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87%,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2.2 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2.3 患者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度比观察组患者明显,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少,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1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4]。

显然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降低(P< 0.05)。

见表3。

2.4 术后并发症对比
经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分析,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切口感染,胆道肠道损伤,切口出血,背部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3 结论
结石性胆囊炎系指胆囊内或胆囊颈部发生结石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取决于结石的部位、大小、是否引起感染、梗阻以及梗阻的部位和程度。

结石性胆囊炎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病变。

根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可有胆囊结石、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结石之分。

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危害性较高的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为重的看对人们的脏器造成严重的损伤,甚至会出现致残的危害,而
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机能的变化,
导致胆囊炎功能减弱、胆汁滞留,容易诱发胆囊炎和胆结石。

胆结石常可促发胆囊炎,胆囊炎又可诱发胆石症,两者关系密切,发病率越高
[5]。

传统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由于存在着不彻底的弊端,在术后容易出现石头的遗漏,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病发率的现象较多,而且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治疗的时间长、疼痛程度严重,术后极其容易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患者的住院时间长,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患者健康恢复和生活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不断的改革和进步,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微创新手术治疗方法,并且能够提供与腹腔镜手术相似的无疤痕效果,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具有切口较小、创伤小的优势,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在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少,恢复快,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住院的时间,减低了患者住院的费用,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的手术相比,能够在手术中更加清晰的观察到患者胆囊胆管的情况,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对患者肠胃道功能影响较少[6]。

通过对我院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取传统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在进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传统的腹腔镜的临床治疗效果好,患者在术后出现的疼痛感相比,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疼痛感较少,并且患者的治疗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都比传统的腹腔镜治疗的短,在术后治疗过后的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切口感染,胆道肠道损伤,切口出血,背部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经脐单孔腹腔镜出现的几率明显比传统的腹腔镜
治疗的少[7]。

总而言之,在临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方法中,经脐单孔腹腔镜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性手术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临床对于结石性胆囊炎诊断的准确率及治疗效果,在临床中治疗中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突出的微创性、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术后疼痛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海兵,钟华琴.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炎疗效的影响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09(23):2922-2923.[2]吴一峰,邓青,杨寅熙.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对照研究[J].安徽医药,2013,10(12):2080-2082.[3]赵中泽,杨明.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J].临床医学,2013,07(30):78-80.
[4]王广伟,顾元龙,吴兴桂,刘敏丰,瞿年宽.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2(12):1305-1307.
[5]张光全,廖忠,吴先麟,何芳,谢亮,苗春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01(01):83-84.
[6]荆波,杨福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06(16):163-164.[7]朱江帆,胡海,徐曼珠,等.脐部双套管技术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6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8(07):624-626.
表1: 两组患者胆囊炎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临床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301610493.87%对照组30
1281065.74%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手术操作时间(min)
术后住院时间(d)
观察组45.74 4.12对照组67.817.34P 值
< 0.05
< 0.0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