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优秀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春》导案
整体安排
本文导学共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指导学生自主预学,完成学案中“基础知识预学”全部内容,试做“重难点预学”中的问题。
第二、第三课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完成“重难点预学”及“拓展迁移训练”。
第一课时
课前5分钟语文基础知识巩固(5分钟)
请同学们默写出3句关于春的诗句,并与同学们分享。
一、新课导入(2分钟)
(一)情境导入(1分钟)
同学们,想到春天,浮现在你脑海中的是什么呢?是大片大片的花田,还是田野上小草的嫩芽?是河中潺潺的流水,还是那忽然变暖的阳光?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一起看看他笔下的春是怎样的。
(二)明确目标(1分钟)
1.掌握“朗润、酝酿、花枝招展、应和”等生字词,及作家相关信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3.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会从修辞、感官角度赏析句子。
4.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师多媒体展示目标,学生齐读强化)
二、通读课文(8分钟)
(一)学生独自认真朗读课文一遍,圈点勾画生字词和文中描写春天的精彩语句,为每个段落标注序号。
(二)小组内对子间互读课文并指点问题。
(或者小组长组织齐读课文发现并纠正朗读问题)
(三)教师指定或者抽取一至两个小组集体朗读,其它小组注意发现问题并纠正。
(教师视朗读情况给予5-10分评判)
三、完成基础知识预学(10分钟)
(一)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中“基础知识学习”中的问题。
(5分钟)
(二)小组长组织交流预学问题,集体订正,统一答案。
(3分钟)
(三)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然后PPT展示预习问题参考答案,并做相关重点强调。
(5分钟)
四、尝试完成学案中“重难点预学”前三个问题(15分钟)
(当堂未完成的各小组组长一定要督促本组成员用课后时间完成)
第二课时
课前5分钟语文基础知识巩固(5分钟)
听写生字词:朗润、酝酿、喉咙、应和、窠巢、抖擞、黄晕、嘹亮。
一、新课导入(5分钟)
(一)回顾导入:教师带领同学们回顾上节课知识来导入本节课。
(二)明确目标: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会从修辞、感官角度赏析句子。
(教师多媒体展示目标,学生齐读强化)
二、合作探究
(一)预学检查(2分钟)
小组间组长互相检查“重难点预学”前三个问题完成情况,未完成一个问题,小组扣3分。
(二)小组讨论(13分钟)
1.讨论内容:学案中“重难点预学”中的前三个问题。
2.布置小组长组织组内交流讨论。
(10分钟)
3.教师PPT展示讨论要求和展示点评任务分配。
(1)讨论要求
A.所有问题都要讨论,首先重点讨论任务表中需要展示和点评的问题,2分钟以内指派一名代表板书到黑板上。
B.每个问题都要有中心发言人,其他同学补充。
C.组长要负责让本组所有同学都知道每个问题的答案。
(2)展示点评任务分配
4.教师巡视讨论情况,在讨论结束时,给各小组讨论情况作出量化评价并说明原因。
讨论活动满分10分。
教师视讨论情况评分。
(3分钟)
(三)展示点评(每个问题最多5分钟,三个问题共计15分钟)
1.教师PPT出示展示点评要求。
A.口头展示声音洪亮,尽量脱稿;书面展示认真规范,注意分要点概括。
B.点评要高效,言简意赅,先讲对错,评定分数,再做补充纠正,最后总结规律方法。
C.非展示点评的同学要学会倾听,整理答案,准备补充点评、质疑。
2.按任务分配表开始展示和点评。
3.每个问题展示和点评流程:小组集体上台讲解——点评小组代表点评——班内自由补充点评——教师综合评价,并将展示和点评分数填入表格中。
4.教师要抓住学生暴露的问题,要求点评到位,并适当拓展资源,PPT上展示参考答案。
5.展示评价。
每个展示和点评满分10分,展示与点评组知识正确、全面、思路清晰得满分,每出现一个问题点扣一分扣完为止;其他小组成员补充的合理、正确的加2分;补充含知识拓展的则加3分。
四、课后完成学案中“重难点预学”问题四、五及“拓展迁移训练”
第三课时
课前5分钟语文基础知识巩固(5分钟)
解释下列词语意思:欣欣然、卖弄、呼朋唤友、花枝招展。
一、新课导入(5分钟)
(一)回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来导入本节课。
(二)明确目标: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师多媒体展示目标,学生齐读强化)
二、合作探究
(一)预学检查(2分钟)
小组间组长互相检查“重难点预学”问题四、五及“拓展迁移训练”完成情况,未完成一个问题,小组扣3分。
(二)小组讨论(6分钟)
1.讨论内容:学案中“重难点预学”中的后两个问题。
2.布置小组长组织组内交流讨论。
(3分钟)
3.教师PPT展示讨论要求和展示点评任务分配。
(1)讨论要求
A.所有问题都要讨论,首先重点讨论任务表中需要展示和点评的问题,2分钟以内指派一名代表板书到黑板上。
B.每个问题都要有中心发言人,其他同学补充。
C.要负责让本组所有同学都知道每个问题的答案。
(2
4.教师巡视讨论情况,在讨论结束时,给各小组讨论情况作出量化评价并说明原因。
讨论活动满分10分。
教师视讨论情况评分。
(3分钟)
(三)展示点评(每小组展示最多2分钟,六个小组共计12分钟)
1.教师PPT出示展示点评要求。
A.口头展示声音洪亮,尽量脱稿;书面展示认真规范,注意分要点概括。
B.点评要高效,言简意赅,先讲对错,评定分数,再做补充纠正,最后总结规律方法。
C.非展示点评的同学要学会倾听,整理答案,准备补充点评、质疑。
2.按任务分配表开始展示和点评。
3.每个问题展示和点评流程:小组集体上台讲解——点评小组代表点评——班内自由补充点评——教师综合评价,并将展示和点评分数填入表格中。
4.教师要抓住学生暴露的问题和目标要求点评到位,并适当拓展资源,PPT 上展示参考答案。
5.展示评价。
每个展示和点评满分10分,展示与点评组知识正确、全面、思路清晰得满分,每出现一个问题点扣一分扣完为止;其他小组成员补充的合理、正确的加2分;补充含知识拓展的加3分。
(四)达标检测(6分钟 )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3分钟)。
教师以课件展示答案及评分标准,学生自评打分,组长统分(3分钟)。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酝酿..( ) 抖擞..( ) 应和..( ) 宛.转( ) 2.填空。
⑴《春》的作者 ,原名 ,后改名自清,字 。
本文体裁是 。
(2分)
⑵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地描绘了春草图 、 、 、 五幅图画,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浑然完整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4分)
⑶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排比句: (1分) ⑷描写春雨细密、闪烁的句子: (1分)
答案:1.y ùn ni àng d ǒu s ǒu y ìng h è w ǎn 2.(1)朱自清 朱自华 佩弦 散文 (2)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五)拓展延伸(2分钟)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在小组内分享。
(1分钟)
2.教师随机选一名同学向全班展示。
(1分钟)
(由学生自由阐述,教师根据回答情况给予加分奖励)
(六)总结反思(2分钟)
1.每个小组先在组内一对一分享自己的收获。
(1分钟)
2.教师随机点一个小组派代表展示。
(1分钟)
(由学生自由阐述,教师根据回答情况给予加分奖励)
教师根据小组学习评价表,对本课小组学习活动情况进行整体评价,给予学生适当鼓励。
(七)推荐阅读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