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袋冷敷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袋冷敷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局部冻伤
预防:
1、向患者解释使用冰袋冷敷的目的和方法,征得同意,取得合作。

2、确认冰袋无破漏。

3、冷敷时间不能过长,若需长时间使用至少间隔60分钟为宜,每次时间为15-30分钟。

体温降至39℃以下时,取出冰袋。

4、刺激、过敏或末梢血管功能有异常(如雷诺氏病)时,应禁止使用冷敷。

5、冷敷部位一般选择在头、颈、腋窝、腹股沟、胸(避开心前区)、腹或四肢,禁忌选择枕后、耳廓、阴囊、足心等处。

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处理:
1、观察冷敷局部皮肤情况,如肤色变青紫、感觉麻木,表示静脉血淤积,必须停止冷敷,及时处理,以防组织坏死。

2、一旦发现局部冻伤,立即停止冷敷,轻者予保暖可逐渐恢复,重者按医嘱对症治疗。

3、记录使用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二)全身反应
发生原因:冰敷温度过低,持续时间过长。

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及婴幼儿。

预防及处理:
1、立即停止冷敷。

给予保暖等处理。

2、对感染性休克、末梢循环不良患者,禁止使用冷敷,尤其对老幼患者更应慎用。

(三)局部压疮
发生原因:
翻身时不慎将冰块、冰袋压在身体下,而冰块、冰袋硬度高、有棱角,与体表面积接触少,受压时间过长,可引起局部压疮。

预防及处理:
1、避免将冰块冰袋压在身体下,可将冰袋吊起,使其底部接触冰敷部位,以减轻压力。

2、缩短冰敷时间,经常更换冰敷部位。

3、改用化学冰袋或盐水冰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