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LS90的详细说明功能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七电子秒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数字电路中基本RS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时钟发生器及计数、译码显示等单元电路的综合应用。

2、学习电子秒表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图17-1为电子秒表的电原理图。

按功能分成四个单元电路进行分析。

1、基本RS触发器
图17-1中单元I为用集成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

属低电平直接触发的触发器,有直接置位、复位的功能。

它的一路输出Q作为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入,另一路输出Q作为与非门5的输入控制信号。

按动按钮开关K2(接地),则门1输出Q=1;门2输出Q=0,K2复位后Q、Q状态保持不变。

再按动按钮开关K1 ,则Q由0变为1,门5开启, 为计数器启动作好准备。

Q由1变0,送出负脉冲,启动单稳态触发器工作。

基本RS触发器在电子秒表中的职能是启动和停止秒表的工作。

2、单稳态触发器
图17-1中单元Ⅱ为用集成与非门构成的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图17-2为各点波形图。

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入触发负脉冲信号v i由基本RS触发器Q端提供,输出负脉冲v O 通过非门加到计数器的清除端R。

静态时,门4应处于截止状态,故电阻R必须小于门的关门电阻R Off 。

定时元件RC取值不同,输出脉冲宽度也不同。

当触发脉冲宽度小于输出脉冲宽度时,可以省去输入微分电路的R P和C P。

单稳态触发器在电子秒表中的职能是为计数器提供清零信号。

图17-1 电子秒表原理图
3、时钟发生器
图17-1中单元Ⅲ为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是一种性能较好
的时钟源。

调节电位器R W,使在输出端3获得频率为50HZ的矩形波信号,当基本RS触发器Q=1时,门5开启,此时50HZ脉冲信号通过门5作为计数脉冲加于计数器①的计数输入端CP2。

图17-2单稳态触发器波形图图17-3 74LS90引脚排列
4、计数及译码显示
二—五—十进制加法计数器74LS90构成电子秒表的计数单元,如图17-1中单元Ⅳ所示。

其中计数器①接成五进制形式,对频率为50HZ的时钟脉冲进行五分频,在输出端Q D取得周期为0.1S的矩形脉冲,作为计数器②的时钟输入。

计数器②及计数器③接成8421码十进制形式,其输出端与实验装置上译码显示单元的相应输入端连接,可显示0.1~0.9秒;1~9.9秒计时。

注:集成异步计数器74LS90
74LS90是异步二—五—十进制加法计数器,它既可以作二进制加法计数器,又可以作五进制和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图17-3为74LS90引脚排列,表17-1为功能表。

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74LS90可以实现四种不同的逻辑功能;而且还可借助R0(1)、R0(2)对计数器清零,借助S9(1)、S9(2)将计数器置9。

其具体功能详述如下:
(1)计数脉冲从CP1输入,Q A作为输出端,为二进制计数器。

(2)计数脉冲从CP2输入,Q D Q C Q B作为输出端,为异步五进制加法计数器。

(3)若将CP2和Q A相连,计数脉冲由CP1输入,Q D、Q C、Q B、Q A作为输出端,则构成异步8421码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4)若将CP1与Q D相连,计数脉冲由CP2输入,Q A、Q D、Q C、Q B作为输出端,则构成异步5421码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5)清零、置9功能。

a)异步清零
当R0(1)、R0(2)均为“1”;S9(1)、S9(2)中有“0”时,实现异步清零功能,即Q D Q C Q B Q A =0000。

b)置9功能
当S9(1)、S9(2)均为“1”;R0(1)、R0(2)中有“0”时,实现置9功能,即Q D Q C Q B Q A =1001。

表17-1
三、实验设备及器件
1、+5V直流电源
2、双踪示波器
3、直流数字电压表
4、数字频率计
5、单次脉冲源
6、连续脉冲源
7、逻辑电平开关8、逻辑电平显示器
9、译码显示器10、74LS00×2 555×1 74LS90×3
电位器、电阻、电容若干
四、实验内容
由于实验电路中使用器件较多,实验前必须合理安排各器件在实验装置上的位置,使电路逻辑清楚,接线较短。

实验时,应按照实验任务的次序,将各单元电路逐个进行接线和调试,即分别测试基本RS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时钟发生器及计数器的逻辑功能,待各单元电路工作正常后,再将有关电路逐级连接起来进行测试……,直到测试电子秒表整个电路的功能。

这样的测试方法有利于检查和排除故障,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1、基本RS触发器的测试
测试方法参考实验九
2、单稳态触发器的测试
(1)静态测试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测量A、B、D、F各点电位值。

记录之。

(2)动态测试
输入端接1KHZ连续脉冲源,用示波器观察并描绘D点(v D、)F点(v0)波形,如嫌单稳输出脉冲持续时间太短,难以观察,可适当加大微分电容C(如改为0.1μ)待测试完毕,再恢复4700P。

3、时钟发生器的测试
测试方法参考实验十五,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波形并测量其频率,调节R W,使输出矩形波频率为50Hz。

4、计数器的测试
(1) 计数器①接成五进制形式,R O(1)、R O(2)、S9(1)、S9(2)接逻辑开关输出插口,CP2接单次脉冲源,CP1接高电平“1”,Q D~Q A接实验设备上译码显示输入端D、C、B、A,按表17-1测试其逻辑功能,记录之。

(2) 计数器②及计数器③接成8421码十进制形式,同内容(1)进行逻辑功能测试。

记录之。

(3) 将计数器①、②、③级连,进行逻辑功能测试。

记录之。

5、电子秒表的整体测试
各单元电路测试正常后,按图17-1把几个单元电路连接起来,进行电子秒表的总体测试。

先按一下按钮开关K2,此时电子秒表不工作,再按一下按钮开关K1,则计数器清零后便开始计时,观察数码管显示计数情况是否正常,如不需要计时或暂停计时,按一下开关K2,计时立即停止,但数码管保留所计时之值。

6、电子秒表准确度的测试
利用电子钟或手表的秒计时对电子秒表进行校准。

五、实验报告
1、总结电子秒表整个调试过程。

2、分析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及故障排除方法。

六、预习报告
1、复习数字电路中RS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时钟发生器及计数器等部分内容。

2、除了本实验中所采用的时钟源外,选用另外两种不同类型的时钟源,可供本实验用。

画出电路图,选取元器件。

3、列出电子秒表单元电路的测试表格。

4、列出调试电子秒表的步骤。

5、74LS90引脚图及引脚功能
74LS90计数器是一种中规模二一五进制计数器,管脚引线如图3.6-1,功能表如表3.6-1所示。

表3.6-1 7490功能表
A.将输出Q A与输入B相接,构成8421BCD码计数器;
B.将输出Q D与输入A相接,构成5421BCD码计数器;
C.表中H为高电平、L为低电平、×为不定状态。

74LS90逻辑电路图如图3.6-1所示,它由四个主从JK触发器和一些附加门电路组成,整个电路可分两部分,其中F A触发器构成一位二进制计数器;F
D、F C、F B构成异步五进制计数器,在74LS90计数器电路中,设有专用置“0”端R1、R2和置位(置“9”)端S1、S2。

74LS90具有如下的五种基本工作方式:
(1)五分频:即由F D、F C、和F B组成的异步五进制计数器工作方式。

(2)十分频(8421码):将Q A与CK2联接,可构成8421码十分频电路。

(3)六分频:在十分频(8421码)的基础上,将Q B端接R1,Q C端接R 2。

其计数顺序为000~101,当第六个脉冲作用后,出现状态Q C Q B Q A=110,利用Q B Q C=11反馈到R1和R2的方式使电路置“0”。

(4)九分频:Q A→R1、Q D→R2,构成原理同六分频。

(5)十分频(5421码):将五进制计数器的输出端Q D接二进制计数器的脉冲输入端CK1,即可构成5421码十分频工作方式。

此外,据功能表可知,构成上述五种工作方式时,S1、S2端最少应有一端接地;构成五分频和十分频时,R1、R2端亦必须有一端接地。

54/7404
六反向器
简要说明
04 为六组反向器,共有 54/7404、54/74H04、54/74S04、54/74LS04 四种线路结构形 式,其主要电特性的典型值如下:
型 号
t PLH t PHL P D 5404/7404 12n s 8ns 60m
W 54H04/74H04 6ns 6.5n s 140mW
54S04/74S04 3ns 3ns 113mW
54LS04/74LS04 9ns 10n s 12m W
引出端符号 1A -6A 输入端
1Y -6Y 输出端
逻辑图
双列直插封装
极限值电源电压 (7V)
输入电压
54/7404、54/74H04、54/74S04…………….5.5V
54/74LS04 (7V)
工作环境温度
54XXX …………………………………. -55~125℃
74XXX …………………………………. 0~70℃存储温度………………………………………….-65~150℃
功能表
,.

数 测 试 条 件【1】
‘04 ‘H04 ‘S04 ‘LS04 单位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V IK 输入嵌位电压 Vcc=最小 I ik =-8mA -1.5 V I ik =-12mA -1.5
I ik =-18mA -1.2 -1.5 V OH 输出高电平电 压 Vcc =最小V IL =最 大 I OH =最大 54 2.4 2.4 2.5 2.5
V 74 2.4 2.4 2.7 2.7 V OL 输出低电平电 压 Vcc=最小,V IL =最 大,V IH =2V ,I OL =最大 54 0.4 0.4 0.5 0.4 V 74 0.4 0.4 0.5 0.5 I I 最大输入电压时 输入电流 Vcc =最大 V I =5.5V 1 1 1
mA V I =7V 0.1 I 输入高电平电流 Vcc =最大 V IH =2.4V 40 50 uA V IH =2.7V 50 20 I 输入低电平电流 Vcc =最大 V IL =0.4V -1.6 -2 -0.4
mA V IL =0.5V -2 I 输出短路电流 Vcc =最大
54 -20 -55 -40 -100 -40 -100 -20 -100
mA 74 -18 -55 -40 -100 -40 -100 -20 -100 I CCH 输出高电平时电源电流 Vcc =最大 12 26 24 2.4 mA I CCL 输出低电平时电源电流 Vcc =最大 33 58 54 6.6 mA
推荐工作条件
5404/7404 54H04/74H04 54S04/74S04
54LS04/74LS04 单
位 最小 额定 最大 最小 额定 最大最小 额定
最大
最小 额定 最大 电源电压
54 4.5 5 5.5 4.5 5 5.4.5 5 5.5 4.5 5 5.5 V 74
4.75 5
5.25 4.75 5 5.4.75 5 5.25
4.75 5
5.25 输入高电平电压V iH 2 2 2
2
V
输入低电平 电V iL
54
0.8 0. 0.8
0.7
V 74
0.8
0. 0.8 0.8
输出高电平电流I OH
-400 -5
-1000 -400 µA 输出低电平
电流I OL
54 16 20 20
4
mA 74
16 20
20
8
静态特性(T A 为工作环境温度范围)
IH IL
OS
[1]: 测试条件中的“最小”和“最大”用推荐工作条件中的相应值。

动态特性(T A =25℃)


测 试 条 件
‘04 ‘H04 ‘S04 ‘LS04 单位 最大 最大 最大 最大 t PLH 输出由低到高传输延迟时间 Vcc =5V ,C L =50Pf(‘H04 为
25Pf)
R L =400Ω(‘H04 和‘S04 为 280
Ω,
22 10 4.5 15 ns t PHL 输出由高到低传输延迟时间
15
10
5
15
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