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繁忙的工地 角的认识_青岛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繁忙的工地角的认识_青岛版
繁忙的工地—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认识平角和周角,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建立角的概念,学会角的表示方法。
2.通过操作、观察、推断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培养符号意识,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3. 体验角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角的概念。
难点:建立平角、周角的概念。
教学过程:
【导入】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发现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发现:
(1)铲斗臂上有角。
(2)铲斗臂形成了锐角、直角、钝角。
铲斗臂伸平时学生有可能觉得是一条线,也可能认为是平角。
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发现锐角、直角、钝角都是一条边不动,另一条边绕顶点旋转形成的。
②学生可能展示:继续转下去,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再转下去,两条边就重合了。
2.认识平角
(1)从角的组成来认识平角。
提问:当转到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时,你认为是角吗?为什么?
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认为不是角的同学理由可能有:
①它没有顶点。
②这是一条直线。
认为是角的同学可能这样辩论:它有一个顶点,还有两条边,所以是角。
让学生在活动角上找到顶点、两条边,明确和锐角、直角、钝角一样有相同的特征,所以是角。
(2)从角的形成过程来认识平角。
谈话:回想一下,这个角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可能会发现:它也是一条边不动,另一条边绕顶点旋转形成的,所以也是角。
引导学生用动作模仿形成过程,借助旋转认识平角。
3.认识周角
提问:继续转,旋转一周两边重合时,也是角吗?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意见和理由,有可能认为:只有一条边,不是角。
也有可能认为: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所以是角。
让学生找一找顶点和两条边,并回想形成过程。
【设计意图】本环节充分利用数学模型——活动角,学生转动活动角,在操作中理解角的形成,获得了对角的深层认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转到两边在一条直线上时,两边重合时,也是角吗?两次冲突,两次辩论,学生思维碰撞,在辩论中对角的理解逐渐明晰,迁移类推能力也得到发展。
【讲授】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一)尝试画角,理解角的特征。
1.学生尝试画角。
2.展示交流,感受符号的必要。
谈话:大家看,这两个也是角吗?(引导学生注意平角和周角的画法)学生可能回答这是角,因为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引导学生感觉这样画出来很像是直线和射线,需要再添加个符号,才
能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角。
3.借助旋转,创造符号。
学生尝试创造角的图形符号。
展示交流:看这位同学创造的符号,告诉大家,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可能有用弧线的,也有可能使用箭头,都是用来表示角是怎样转出来的。
小结:同学们真有创意,用一个小小的符号就表示出了角的形成过程。
4.给出新认识角的名字:平角、周角。
板画平角、周角。
(二)联系对比,总结概念
1.借助画角,总结概念
提问:回想我们画角的过程,这些不同的角在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可能发现:都是先画一个顶点,两条射线,再加上符号表示出形成过程。
板书:“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
”
2.认识角的书写符号。
介绍:角,通常用这样一个符号“∠”表示,为了便于区分,给这些角编上序号,1号角就可以记作“∠1”, 2号角就可以记作“∠2”。
【设计意图】对平角、周角画法的探讨,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使学生经历符号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在画法的比较中,总结概括角的特点,从而对角有清晰的认识、深刻的理解。
【练习】四、巩固拓展,深化概念
1.寻找生活中的角。
再回到繁忙的工地,思考铲斗臂在旋转中形成了哪些角?并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
2. 排列顺序。
出示下图,按角的大小排顺序。
追问:为什么锐角最小?周角最大?使学生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开口的关系。
3.寻找平角、周角、直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学生可能联系旋转过程思考:周角是转一周,平角是转半圈,直角是转半圈的半圈,所以1周角=2平角=4直角。
【设计意图】找生活中的角的活动,丰富了学生对角的理解,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按角的大小排列顺序,使学生进一步建构完善角的知识体系,并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开口的关系。
也为下节课角的度量做了孕伏。
【活动】五、回顾梳理,总结提升
谈话: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可能谈到:
知识:认识了平角、周角,知道了角是怎样形成的。
方法:类推、创造符号等研究图形的方法。
感受:数学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很有趣等。
总结: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
角的世界丰富多彩,奥妙无穷,我们以后会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梳理,形成对角的完整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图形的方法,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回顾梳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