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临床使用误区和应用基本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临床使用误区和应用基本原则
1抗生素临床使用误区
抗生素又称为抗菌药物,它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或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抗生素的有效运用,对于治疗感染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在临床治疗中日益增多,从而导致抗生素耐药性抗菌素问题日益严重。
抗生素临床使用误区几乎无处不在,基本可以分为药物滥用误区和使用循环误区。
1.1药物滥用误区
药物滥用是指医生误认为病患有感染时,开药物来治疗,却没有真正物理检查证实或者药物选择不当。
由于不正确的诊断、误以为药物副作用轻微,或者预防感染开药物治疗,都会使抗生素应用错误和滥用。
1.2使用循环误区
抗生素的药效较弱,在某些病患身上作用不明显时,有些医生就会认为这种药对这种病没有效果,就会误认为这需要延长用药时间,或重复使用,形成抗生素的循环误区。
2抗生素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早在1960年,英国的Holmes博士就提出了抗生素的基本原则,也即“规律原则”。
起源于Holmes博士的“规律原则”是一种不断发
展的生物细胞原则,它的思想内涵对抗生素的使用有着深远的影响。
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基本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2.1规律原则
抗生素的使用要按照一定的规律,针对病患身上特定的抗菌病原体,采取正确有效的抗生素,按照单药或复方使用抗生素,把握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以避免和减少抗菌药的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
2.2精确原则
要明确病原体的病理特点,明确合适的抗生素,根据疾病与微生物的特点,明确抗生素清洁性、解毒性及临床给药,根据病人的体质类型改变剂量,来确定抗生素的最佳使用方案。
2.3监督原则
临床用药中,要不断对医生及护士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选择合理的抗生素作用范围、剂量协调,在病情及病原体耐药性监测中,重视及解决抗生素的滥用问题,有助于更好地更不浪费,更有效地使用抗生素。
2.4合理原则
抗生素的使用要慎重、根据病情诊疗,不要滥用危害他人、不要过量预防,避免抗生素蔓延,从而避免抗菌药耐药问题出现。
总之,抗生素的临床使用要根据正确的诊断才能更有效地开药,避免误认为有感染而大量错误使用抗生素,以及要把握好一定的基本
原则,按照规律、精确、合理原则来进行,以此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出现问题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