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活动设计】“健康之旅”研学系列活动 —探寻密码,爱护双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活动设计】“健康之旅”研学系列活动—探寻密码,爱护双
眸
适用年级:小学中高年级
一、主题说明
“探寻视力健康密码,爱眼护眼明亮双眸”主题实践活动,是基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健康教育中“了解正确用眼的常识和懂得保护视力的重要性”目标要求,在经过前期学生研究性学习基础上,走进视力干预心专业机构开展的一项校外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要求学生通过对视光仪器的操作探究、视力互查、制定爱眼计划等实践环节,理解视功能原理,增进职业认知与体验,养成健康护眼习惯,在形象具体的操作中为初中阶段学习理解抽象的眼球结构功能及视觉的形成原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主题实践活动,秉承“知情意行”学习顺序的原则,在学生自己充分研究学习基础上,适时走进专业的视力研究机构,真实地探寻视功能原理;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亲子互查视力,让爱眼护眼行动根植于家庭;在专家的指导下学生量身制定自己的护眼计划,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学生在完成本次主题活动任务时,以考察探究为主,兼顾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合作互动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观察体验、合作交流、技术运用等综合能力。
二、主题目标
(一)价值体认
1、通过了解眼球、立体视、立体盲的简单知识,懂得立体视、立体盲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及危害。
2、感受视功能对学习生活的重要,具备爱眼护眼的意识。
3、明白视功能聚散、融合原理,懂得聚散训练在日常视力保健中的应用意义。
(二)问题解决
1、了解屈光不正、视力分级等常识,掌握视力检查的操作步骤,了解视力情况的书写记录形式。
2、学会近视眼的视觉练习方法。
3、掌握简单判断立体视功能的能力。
(三)责任担当
1、初步具有自我监测、自我约束的健康意识。
2、通过操作了解同伴及父母的视力情况,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四)创意物化
尝试根据互测结果初步分析判断视力状况,科学制定护眼计划。
三、活动安排
本研学活动对象为小学阶段中高年级学生及学生家长,针对此阶段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1课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一些视力医学专业知识,为避免动手操作中出现难于理解的障碍,活动前期,需要学生对眼睛的相关知识、眼视光基础知识做充足的经验准备。
实施阶段(4课时):
活动一、玩转三色球—神奇的对眼之旅。
(1课时)
活动二、立体视—人的第三只眼睛(1课时)
活动三、小小验光师(1课时)
活动四、量身定制爱眼计划(1课时)
总结延伸阶段(1课时):
学生针对自己的视力情况,与健康导师面对面交流、质疑、答疑解惑,制订爱眼护眼计划落实的具体措施,专业机构建立视力追踪回访档案。
四、实施条件
1、知识经验准备
查阅了解视力、视光学、视觉健康科普常识。
2、物质材料准备
聚散球生物测量仪电脑屈光仪全自动焦度计
活动区域需要以下仪器设备:*3台、视力表3组、聚散球4套、屈光检测仪2台。
视力灯箱或是电子显示器4个、挡眼板若干、指示棒若干、焦度计2台。
其他材料:视觉健康课件、学生和家长视力保健手册、分组号码标识卡片、彩色铅笔、油彩笔若干;各色彩纸若干。
五、活动过程
(一)准备阶段
1.学生领取视力保健手册入场,介绍实践活动的流程。
2.按照四种颜色卡纸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选出组长一名,负责本组组员秩序的维护和物品的发放。
另外,每组由一名专业的健康导师负责操作中的专业指导。
眼睛是为我们打开世界的一扇窗户。
保护我们的眼睛,给自己一个清晰多彩的世界!来,一起开启爱眼护眼之旅吧!
我的爱眼宣言:
___年级____班 ______
(二)实施阶段
1、玩转三色球———神奇的对眼之旅。
重点:什么是聚散训练以及如何操作?聚散训练在日常视力保健中的应用意义。
活动步骤:
(1)出示三色球,导入活动
健康导师:我手中的这个三色球,又叫聚散球,它和咱们的视力有什么关系呢?它是一种简单的视觉训练工具,训练生理性复视,集合功能,以及近视眼的视觉训练,就像一根锻炼身体的“跳绳”,让眼睛在训练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它模拟人眼看远时放松,看近时集合的功能,通过眼睛的远近调节,达到聚散有度,收放自如的训练
目标,“一远一近,一松一紧,一散一聚”,像极了一场生龙活虎的“对眼”操,现在来开启我们神奇的“对眼”之旅吧!
具体操作步骤:
第一步:屈光不正的请佩戴纠正眼镜进行训练,将绳子一端固定,另一端拉紧至鼻尖部,保持绳子平直。
第二步:将红球、黄球、绿球分别放在距离眼睛30厘米、60厘米、90厘米处。
第三步:注视近处红球,黄球和绿球分别为两个,绳子刚好在红球处相交,注视5秒。
第四步:注视中间黄球,红球和绿球分别为两个,绳子刚好在黄球处相交,注视5秒。
第五步:注视近处绿球,红球和黄球分别为两个,绳子刚好在绿球处相交,注视5秒。
第六步:看完一遍后,将红球移近5厘米,黄球和绿球距离不变,注视5秒,继续移动红球至鼻尖2.5厘米处,停止。
(每移动一次进行聚散运动10次)
备注:可参考视频链接https:///x/page/c06650rxjgj.html
(2)学生两两一组,开始三色球聚散融合操作,感受一聚一散眼肌的运动现象,体会带给眼睛的感觉。
(上述动作重复20次)(3)家长两两一组,体验三色球融合聚散现象。
体会眼肌部分的感觉
(4)小组内、亲子间交流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动可以达到这种练习效果?畅谈、记录操作感受。
其实,每个人都有立体视,立体视就是我们双眼的水平视差,经过大脑的融合后成为立体影像。
双眼看一个物体的时候,由于角度不同,左眼看到的图像偏左侧,右眼看到的图像偏右侧,两个图像经过大脑的整合后,就会让人眼看物体产生了空间的深度感,这就是立体视。
(3)立体视小实验
实验一:双眼睁开对笔尖。
学生拿两根铅笔一起尝试用其中一只的笔尖去触碰另一只的笔尖,看一看能不能够成功。
(学生感受并说出结果)
实验二:闭上一只眼睛对笔尖。
学生同样那两根铅笔,闭上一只眼睛的时候,同样用一只笔尖去碰触另一只的笔尖。
体会一下结果。
(学生感受并说出结果)
师提问:“实验二为什么总会擦“尖“而过?”
通过实验表明,当一个眼睛看物体时,我们无法形成立体视,但是当两个眼睛一起看物体时,大脑就会启动融合机制,形成了立体视,这样就可以看到一个清晰有立体感的世界了。
(4)认识“立体盲”
观看(PPT P9),立体视功能缺失是立体盲。
PPT P11播放视频:立体盲患者案例。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立体盲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穿针的时候,总是找不到针眼;上下楼梯容易摔跤;我们在拿杯子的时候拿不稳,经常碰翻在地。
)
哪些职业需要超强的立体视?(司机、飞行员等)
(5)体验立体视(四组轮流进行)
(6)记下每次的感受。
当一个眼睛看物体时,我们无法形成立体视,但是当两个眼睛一起看物体时,大脑就会启动融合机制,形成了立体视,这样是不是会看到一个清晰有立体感的世界了!
3、小小验光师
重点:视力检查:裸眼远视视力、矫正视力近视力);屈光度测量、旧光度测量
活动步骤:
(1)亲子互查视力。
步骤及要求:
检查远视力时,检查距离为5米,视力表放置高度应以1.0(或对数视力表5.0)行视标与受检者眼平行,照明亮度应当合适。
检查视力一般是先右后左,两眼分别进行,配戴眼镜者,先检查裸眼视力,后检查矫正视力。
检查时,用挡眼板将另一眼完全遮住,注意勿压迫眼球。
被检查者眼睛必须睁大,不能眯眼、斜视或歪头。
检查时由上而下指视标,回答正确再指下一行视标,辨认速度平均每视标3~5秒钟。
让被检者先看清最大一行视标,能辨认,则自上而下,由大至小,逐级将较小视标指给被检者看,直至查出能清楚辨认的最小一行视标,记录回答准确的后一行视标旁的视力数值。
(2)学习记录检查结果
需要了解的常识及操作程序:
视力的分级:视力优良1.5以下、良好视力1.2、中度视力1.0、差视力0.9-0.7、极差视力0.6以下
屈光不正: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和散光。
屈光不正的书写:25度为晋级小数点后两位数,近视用“-”,远视“+”,散光是近视或远视的状态后面有轴位。
例:近视:-1.25 远视:+1.50 散光:-2.00*180 或 +1.75*100
视力的记录法:视力记录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对数视力表记录法也叫5分记录法,一种是国际标准视力表记录方法也叫小数书写记录法。
对数视力表的数值: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 3;国际标准视力表记录:0.1 0.12 0.15 0.2 0.25 0.3 0.4 0.5 0.6 0.8 1.0 1.2 1.5 2.0。
正常裸眼视力应该达到5.0(1.0)或以上水平。
裸眼远视视力:不戴眼镜所测得的视力称为裸眼视力
矫正视力:指戴眼镜后的视力
近视力:近视力是指能看清近视力表上视标的视力。
视力对照表
将优秀的爱眼计划进行张贴展示,发放小礼物给予奖励。
鼓励学生争当爱眼护眼小天使,将爱眼护眼进行到底,并且能够主动向周围的人宣传用眼卫生,获得爱护眼睛的丰富经验。
(三)总结延伸阶段
此环节设置三项内容供学生按兴趣自选。
一是小小眼睛护理师,通过“五大问题、五个现象、五大错误”来讲解和现场演示镜架调整和镜片更换、日常清洗维护的常见问题,同学们经过认真学习后,进入生动的提问互动环节和*清理体验。
二是答疑解惑,结合以上几个活动中学生发现的问题,安排相关专家做相应解答。
三是建立视力追踪档案。
根据视力检查及爱眼计划制定情况,建立基础档案,由专业人士对今后爱眼护眼计划执行的情况及视力发展状况进行跟踪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