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0T11:20:37.720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作者:高芳[导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阅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芳
贵州省清镇市巢凤街道办事处毛栗山小学,贵州清镇 551400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阅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提高他们的视野。

在思维的初级阶段,课外阅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在小学阅读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

本文以农村小学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提出策略。

关键词:语文;阅读能力;农村小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因此,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

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理解和写作能力。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新课改理念没有太多的接触,对阅读教学重视不够,导致阅读教学发展不理想。

很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做大量的重复阅读训练,使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

一、开展趣味教学
趣味教学主要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只有当学生对阅读有强烈的兴趣时,他们才能继续阅读,发展阅读能力。

例如,在讲解《曹冲称象》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扮演曹冲的角色,并根据曹冲的场景和情况思考如何平衡。

另外,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曹冲所用的原理,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应的物体,然后让学生按照曹冲重文图片中老师给出的步骤称物体重量,通过模拟场景感受古人的智慧。

通过本文的阅读和教学,学生不仅对物理、数学等方面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阅读学习中,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高。

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使学生对阅读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选择好的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分为课堂阅读材料和课外阅读材料。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阅读材料,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教材中的课文。

这部分的阅读材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按要求阅读后,学生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题或问题。

学生需要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一些单词和句子。

课外阅读材料应该是课堂阅读材料的延伸和延伸,可以是一些课外阅读材料。

阅读后,学生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这样的阅读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

此外,在选择课外读物时,应引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而不是推荐的课外读物。

?
三、制定科学的、高效的教学设计
新时期,我国的农村小学教师学习的重要性,不仅明确表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科学教育目标的确立,农村小学的语文学习质量的提高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增加对学生的理解,充分掌握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基础,围绕教材内容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阅读计划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其次,选择较难的章节,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体验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通过正确的引导,逐步形成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引进先进的阅读教学法,不断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学习热情。

只有这样,才能在长期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生如何阅读,以便他们能学会阅读
强迫学生参加阅读活动,不仅会降低阅读课的教学效果,而且会使学生形成固定的阅读思维,阻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此,教师需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例如,在讲解《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独立阅读的机会。

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后,教师挑选两名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带领学生再次阅读课文。

通过两次阅读,学生解决了阅读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其次,教师需要解决学生的阅读方法,例如,学生应先浏览文章内容,对课文有初步了解,然后仔细阅读文章,标注关键词和句子,以加深学生的掌握。

最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表达阅读感受,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表实现能力,营造活跃的课堂阅读氛围,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和谐课堂的建立,从而达到全民阅读的教育目的。

此外,教师要克服农村恶劣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耐心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素养。

?
五、开拓资源,保证阅读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但不是教学的唯一内容。

语言资源总是可用的,无处不在,并且不断更新。

”学习是事业的基础,阅读是学习的基础。

因此,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发展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引导学生以阅读为基础开发课堂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读写能力。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从而丰富学生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家长需要带孩子去书店,帮助他们选对书。

让家长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其次,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

教育应该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学校要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完善教学设施。

农村小学应设立图书馆,教室可设立图书角。

有图书馆或图书馆角,还组织学生参加课外阅读辅导班,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结束语:
与其他阶段相比,小学教学工作应该更加灵活,农村学生思维更活跃,因此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很难保持高度集中,教师需要采取措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

本文探讨了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从开展趣味教学;选择好的阅读材料;制订科学阅读教学计划;教学生如何阅读,以便他们能学会阅读;开拓资源,保证阅读质量等方面进行探讨。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
参考文献
[1] 曹永美.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N]. 贵州民族报,2020-03-18(A04).
[2] 文莉亚.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75-76.
[3] 姚富荣.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的培养[J].阅读文摘,2016(18):139.
[4] 苗现霞.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2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