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测试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测试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忏.悔(chàn)迸.溅(bìng) 孱头(càn)久久伫.立(zhù)
B.枯槐.(huái)颤.抖(chàn)矜.持(jīn)忍俊不禁.(jīn)
C.遗憾.(hàn)猥.琐(wěi)恍.然(huǎng)一摞.一摞.(luó)D.凝.望(níng)服侍.(shì)萋.萋(qī)仙露琼.浆(qíng)
2、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派遣附和精疲力竭惊慌失错
B.坍塌突兀微不足到战战兢兢
C.硬朗流淌一丝不苟漠不关心
D.淩乱纯粹精益求精见异思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的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竞赛,我喜欢物理,参加物理竞赛,咱们各得其
...所.。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
C.儿子参军才半年,家中就接到了立功喜报,令父母喜出望外
....。
D.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身旁,让我少看点电视,多看看书,
絮絮叨叨
....个没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B.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C.敦煌市承办首届丝路文博会的各个展馆都在改善建设及改造的进度。
D.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I”初步定价大约在4至6万元左右。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好像在试探什么。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6、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观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
②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
③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
④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⑤“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
⑥我们为什么活着?
A.⑥②④③⑤① B.⑥⑤①③④② C.②④①⑥③⑤ D.④②⑤⑥③①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2)一切都是瞬息,__________________,而那过去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4)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诗文。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
余在直①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②。
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
时已残腊卒岁,资正缺,五十金遂以应用。
明日入直,依然旧帽也。
公一笑不复言。
呜呼!此意尤可感已③。
(注释)①直:同“值”,当值,值勤。
②蝟:今作“猬”,刺猬。
③已:语气词。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⑴而极爱才(______)⑵嘱易新帽过年(______)
2.下列对画线部分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正缺钱
B.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正缺钱
C.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资历不够
D.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精力不济
3.对我“依然旧帽”,公的表现是“________”;文末作者说“此意尤可感”,这里的“此意”是指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檐前屋后的丝瓜花
(1)初秋的乡下,最丽的风景,莫过于村前屋后的丝瓜花了。
檐前,路旁,田间,池塘边,笆墙头,草垛上,只要有适合的地方,就有它们明媚的身影。
(2)有的就在你脚边的草丛里尊着,笑嘻噜地看着你,藤,翠石援草,匐前行,再烧几个弯,聚成一地的叶绿果青花黄。
厚实得有几分劲道的杂草,碰蓐落地在丝瓜叶间仲出尖细的叶。
丝瓜蔓儿伸向空中,如关女的兰花指,调皮地逗引着秋风。
如果凑近去,还会发现每一朵花舞里,蜜蜂妈蚁和许多米知名的虫子在此忙忙碾。
依然有儿时见过的小都虫,在爬来展去间突然张开七彩翅膀。
有的人家在田坡上描了一排竹革,竹竿上藤相缠,叶叶相叠,亲亲密得不留一丝缝隙,形成一块厚厚的绿墙。
叶几与藤蔓间,一朵接一朵的丝瓜花,像一个个小太阳点最其间,有的藤蔓沿着篱笆墙,一路勃勃,开花,结果,再开花,再结果,没完没了,无穷无尽。
齐白石有幅画丝瓜的画며叫《子孙绵延》,画面上累墨街开,上有两根结好的丝瓜,还有一些未开好的花骨朵儿,寥寥数笔,用来形容丝瓜强的生命力,再也恰当不过。
(3)乡人无时,农忙过后,土里的花生就热了。
芝麻、红红薯、棉花、玉米都等着草施肥呢。
秋旧像旧均人,蝉儿依旧长鳴,導着或弯着勞作久了,就直起腰来口气,抬抬头擦汗之际,见那丝瓜花像善解人意的站娘,笑吟吟地对望着,一直望着,直望得人眼里有了柔意,脸上有了笑意,全身又有了使不完的。
(4)农活千得差不多了,该回去做饭了。
主人顺手拾一把丝瓜花,洗冲,
切碎,可以抄鸡蛋吃。
再摘几个细的丝瓜,切成薄片,和、红椒一起爆炒,红的、白的、绿的汇聚一起,未尝其味,已是醉人。
丝瓜长势太好了,又有了两条老去的丝瓜,青皮已成祸色,那就挂在檐下风干吧,到了冬天,去福皮,敲丝瓜将,利下网状的丝瓜络,可以用来洗锅碗金。
(5)丝瓜梱上,一朵朵丝瓜花儿就像调皮的孩子,伏着、仰着、蹲蹲着、顾盼看、相背着各具其态,天然成趣。
乌在屋后的竹林里叽喳喳闹得很欢,时而有花蝶在林中而来,绕着丝瓜花儿转几图,又而去。
女主人公坐在丝瓜拥下,“呱一呱一一”地创着丝瓜皮,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地的脚边,一只描儿得正香,-----------------------------……好一幅低意的农家闲适图!
(6)平常人家的日子,大抵如此,素朴得像一朵丝瓜花安安静平和地守着不温不火的光阴,享受着世间朴实安的幸福。
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丝瓜花有什么特点?
2.文中提到齐自石有幅画丝的画有什么作用?: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
丝瓜棚上,一朵朵丝瓜花儿就像调皮的孩子,伏着、仰着、蹲着、着、相背着,各具其态,天然成趣。
4.发挥你的想象,参照划线句,为第(5)段横线处再补充两个场景,使之构成“一幅惬意的农家闲适图”。
她的脚边,一只猫儿睡得正香,
5.作者喜欢丝瓜花儿,是因为它的素朴:周敦顾独爱莲花,是因为它的高洁。
你喜欢什么花?请简述理由并写出与之相关的两句诗。
2、儿歌
邓云乡
古人说:“千秋万岁名,不如少年乐。
”也还记得袁子才的一句名诗:“不羡神仙羡少年。
”这都是至理名言。
别的不用多说,在北京的夏日,看着听着娃娃们唱歌,就使人感到有说不清的乐趣。
为什么说夏天呢?因为五月端午之后,天气渐热,万物生发,人们都换上夏衣,男孩子小褂、汗背心、短裤,小姑娘也是花小褂或者花裙子。
孩子们都在户外玩,有趣的事情多了,所以夏天的儿歌也特别有情趣。
(甲)夏天天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致雨,用不着等什么“油然作云,沛然作雨”,头顶上一片黑云,西北风一卷,“噼里啪啦”就下起来了。
小孩们欢喜地在小院中乱跑,大人在屋里、廊子上还喊不应。
这时就会有一首动听的儿歌: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反复地唱,欢蹦乱跳,十分顽皮。
(乙)夏天雷阵雨来了,又是风,又是雨,小小的三合院、四合院似乎都是一个避风港,每间屋子似乎是一条小木船,在风浪中震撼着。
母亲抱着被子,从窗眼里望着外面的雨,唱着儿歌道:
风来了,雨末了,老和尚背着鼓来了。
至于为什么是“老和尚背着鼓来了”,却没有人注意,只是这样说。
后来看到老先生们写的儿歌的书,说是“背着谷来了”,这可能是南方的说法,而北方仍然是读“鼓”的。
难道说北京夏天的儿歌只是这两个吗?不然,北京夏天还有一个最美的儿歌,那是其他任何地方也没有的。
(丙)几场好雨过后,小小的四合院中,都是花花草草,绿油油的、香喷喷的、湿漉漉的。
在当院荷花缸、大水缸外面,在各屋的马头墙角上,在大树的根部……都有小小的蜗牛翘着两只小小的肉角在爬行。
这个背着半透明躯壳的小动物,永远不会担心没有房子住,或为分不到房子、交不出房租而发愁,它永远是那样善良而悠闲地、像诗人散步般地爬行着。
北京话很奇怪,因为没有水牛,所以语言中没有“水牛”的词汇,却把蜗牛叫“水牛儿”,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小不点,写出来两个字完全一样,这不要说外国人翻译起来容易弄错,就是外地人听到恐怕也会弄不清楚。
它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孩子们把它轻轻地拿在手中,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盼望着它的触角快点伸出来,抑扬而深情地唱道: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儿噢!你爹你妈,给你买烧羊肉吃噢——
妙就妙在似通非通之间。
我在北京做小学生的时候,已过了玩水牛儿的年龄了,但我听惯了妹妹们和同院小孩玩的时候的歌唱声,我多么爱听这首美妙的儿歌啊!
(选自《燕京乡土记》,有删改)1.文中描写了三个唱儿歌的场景,分别是:片云致雨,孩子们欢喜地唱儿歌;
__________;________。
2.文末说:“我多么爱听这首美妙的儿歌啊!”这句话表达了“我”哪些情感?3.分别说说文中三处画线句的语言特色及作用。
(甲)_________
(乙)_________
(丙)_________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遇见,是一个十分神奇的词语。
古往今来,无数次遇见,带来无限美好的故事。
宗璞因为遇见盛开的紫藤萝花,于是重新唤起对生活的信心;海伦·凯勒因为遇见安妮·莎莉文老师,她的生命才创造了奇迹;牛汉因为遇见人生第一本书,他那没有幽默的童年才感应到了生命的快乐和梦幻。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
B
C
B
B
C
A
(1)深林人不知(2)一切都将会过去;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3)马上相逢无纸笔(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二
1.⑴很(非常)⑵换(更换)
2.A
3.一笑不复言傅文忠对我的尊重和体恤
三
1.①丝瓜花的生长范围很广;②花开得繁茂、美丽;③各具其态,天然成趣。
2.提到齐白石的画,既有力地说明了丝瓜藤蔓和丝瓜花儿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又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3.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丝瓜花儿”比喻成“调皮的孩子”,并赋予它人的动作“伏”、“仰”、“蹲”、“顾盼”、“相背”,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丝瓜花儿各具其态、天然成趣的特点。
4.示例:两只狗儿蹲在旁边嬉戏玩耍,鸡在篱笆墙边觅食。
5.我喜欢梅花,因为它凌寒傲放,生命力顽强。
有诗句这样描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1.雷阵雨时,妈妈抱着孩子在屋里唱儿歌;几场好雨后,孩子们玩蜗牛时唱儿歌。
2.对儿歌的喜爱,对充满童趣的幼时生活的怀念,对老北京风俗的留恋。
3.示例:甲处的语言文白相间,描绘了夏雨忽至时的场景,与孩子们玩耍时活
泼轻快的情形相映成趣。
乙处连用了两个相关的比喻,表现了雷阵雨中小院的安稳和小屋的摇撼,烘托出妈妈唱儿歌的安详气氛。
丙处多用叠词,表现了雨后小院花草的自然清新,富有画面感,使下文蜗牛的形象显得更加可爱。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