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市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第二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中卫市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第二次押题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下列文明成就属于我国的()
A.夏朝B.商朝C.西周D.汉朝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

因此,“甲骨文”和“司母戊鼎” 属于我国商朝的文明成就。

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司母戊鼎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层面,难度不大。

记忆商朝创立的文字叫甲骨文;司母戊鼎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制造的青铜器。

得出答案。

2.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时,欧洲的民众满怀信心地期待着这一场短暂而又胜利的战争,可到了战争的第四个年头,厌战和失败主义情绪笼罩在战壕中和平民百姓当中。

导致一战后期人们情绪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战争的时间过长,范围过大
B.战争给双方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C.人们认识到战争的非正义性
D.战争导致欧洲的政治地位下降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欧洲的民众满怀信心地期待着这一场短暂而又胜利的战争”,结合所学可知,1914年爆发的一战直到1918年才结束,一战给交战双方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厌战和失败主义情绪笼罩在战壕中和平民百姓当中,故B符合题意;战争的时间过长,范围过大是客观原因,故A不合题意;战争导致欧洲的政治地位下降是一战的影响,故D不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人们认识到战争的非正义性,故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3.广州市《越秀史稿》说:“它的起因是洋人要跟清廷修改条约,以图攫取更多更大的利益;清廷予以拒绝。

洋人恃强,诉诸武力,发动战争”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它的起因是洋人要跟清廷修改条约,以图攫取更多更大的利益;清廷予以拒绝。

洋人恃强,诉诸武力,发动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不满足既得利益,提出修改条约要求,遭清政府拒绝,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英国联合法国,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因此材料中的战争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在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催生的共同行业有
①纺织
②能源
③电力
④运输
A.①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催生了新的能源蒸汽和煤炭。

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电力和石油。

工业革命中发明了火车和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了汽车和飞机。

由此可知在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催生的共同行业有新能源和运输业。

故B正确。

纺织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问题的能力。

本题的限定词语是“影响”和“共同催生”。

在这两个限定词语下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5.《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享其利。

”此记载所描绘的水利工程是()
A.灵渠B.都江堰C.大运河D.长城
【答案】B
【解析】
【详解】
据“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百姓飨其利。

”可知,该水利工程是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所以此记载所描绘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B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CD三项表述均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故选B。

6.“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D.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选B。

7.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铁路时代D.信息时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完成,互联网在全球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睛】
解决本题需要了解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分别把人类带进什么时代,工业革命把人类带进“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进“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完成,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8.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历代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B.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唐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省
D.清朝在西北设伊犁将军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元朝建立后,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馆各项事务,元朝还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掌管军事,并以中书省掌制枢密院。

另外在元朝的中央设立御史台和宣政院。

御史台负责监察,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元朝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机构的建立,使元朝能对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大一统封建国家实行强有力的管辖。

元代疆域辽阔,战争频繁,为了便于管理,元代在地方实行了行省制度。

即除设置中央一级的中书省(统辖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外,又将全国划分成十个大的地方行政区域,每个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四级地方行政机构。

C选项符合题意;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掌管政事。

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掌管监察百官。

在地方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

郡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

中央集权的制度从此确立。

A选项不符合题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在汉武帝时开始推行。

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B选项不符合题意;清朝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之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9.下图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功勋奖章,获得这枚奖章的是
A.袁隆平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邓稼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两弹一星勋章,”结合所学知识,“两弹一星”指核弹、导弹、人造卫星。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D选项符合题意;袁隆平,他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1975年和协作组成员一起攻克了制种技术关,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杂交水稻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年种植面积约有1.3亿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产量占稻
谷总产的57%。

每年全国因此增产的粮食超过100亿公斤,相当于一个中等省全年的粮食总产。

由于杂交水稻获得巨大成功,他先后获得迄今惟一的国家特等发明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八项国际奖,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A选项不符合题意;王进喜,1960年,他率领11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他留下的“铁人精神”,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宝贵财富。

B选项不符合题意;焦裕禄,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

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
A.北京人的牙齿化石
B.半坡聚落的遗址
C.司马迁的《史记》
D.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炎帝、黄帝等英雄传说属于原始社会后期,北京人属于原始社会早期,故A不符合题意。

半坡聚落的遗址作为第一手史料,反映了原始社会后期农耕文明出现,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故B符合题意。

司马迁的《史记》属于历史文献即第二手史料,故C不符合题意。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属于历史文献即第二手史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对史料的理解,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如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

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如文献史料。

11.下图为《1770—1861 年英国煤产量变化图》。

出现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A.“珍妮机”的发明
B.蒸汽动力的使用
C.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D.“电气时代”的到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使用的能源是煤炭,故刺激了煤炭产量的迅速上涨,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2.2014年乌克兰事态升级后,英国《卫报》指出:现在已经进入“第二轮冷战”。

对上个世纪“冷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B.冷战是二战后美国称霸世界野心的体现
C.冷战带有明显的军事对抗色彩
D.冷战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结束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开始,1955年,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CD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听秘书朗读完后,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

“这个宣言”
A.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B.使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标志着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独立
D.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典范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规定议会的权利高于国王,法律至上,国王的权利被限制,使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
地位,B项符合题意;1688年的宫廷政变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A项不符合题意;《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独立,C项不符合题意;《法典》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典范,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某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

”据此可知,该学者
A.完全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由此判断这一制度与斯大林模式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使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也很突出,它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调。

它的发展模式属于粗放型经济,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该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选项C符合题意;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还没有走上工业化的大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十月革命后的苏俄时期;赫鲁晓夫改革与题干内容不符;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经过考古工作者鉴定,确认它距今三、四十万年,与闻名于世的北京人时间相当。

“它”是指()A.大冶毛铺遗址B.大冶市章山石龙头遗址C.大冶上罗村遗址D.阳新猪婆岭遗址
【答案】B
【解析】
【详解】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大冶章山石龙头文化遗址距今约三四十万年,与北京人生活时间相当,所以B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符合。

故本题选B。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是时间限定词“距今三、四十万年”,由此可知这是大冶市章山石龙头遗址。

16.19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开始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次革命是()
A.以蒸汽为核心的革命B.以电力为核心的革命
C.以核能为核心的革命D.以内燃机为核心的革命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下半期,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生产领域发生持久深刻的结构性变革;标志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是18世纪中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选项C属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内容;选项D是伴随电力的发明而出现的,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内容,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电;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马克思说:“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仔细观察下图,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
A.国内市场问题B.关税问题
C.奴隶制存废问题D.生产原料问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1861—1865年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奴隶制废存问题是美国南北战争的焦点问题,使北方和南方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最后引发战争。

故选C。

18.1921年秋,苏俄经济实践表明商品交换失败了,通常的买卖、贸易取代了商品交换。

这时,市场、商业的问题突然提了出来。

因此,列宁明确指出:“我们退的还不够,必须再退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

”材料表明当时的苏俄推行
A.第一个五年计划B.新经济政策C.重工业优先战略D.农业集体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1921年,我们退的还不够,必须再退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

”可知与新经济政策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极其不满。

所以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选项B符合题意;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1928年开始的,重工业优先战略是第一个五年计划
的内容;农业集体化与苏联模式相关;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9.西欧富裕农民约翰建立了租地农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材料反映了西欧( )
A.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B.基督教的兴起
C.城市的兴起D.庄园的瓦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A。

20.以下有关文艺复兴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否定神的绝对权威
②鼓励人们探求知识,追求幸福生活
③强调人的价值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
④宣扬忍受苦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强调人的价值力量,发展人的个性;鼓励人们探求知识,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①②③正确,A项符合题意;基督教在1世纪是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

传说耶稣就是基督教中的“救世主”,耶稣宣扬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④错误,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21.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自此,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也由此拉开了大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庚辛纪事》(庚辛:指庚子年和辛丑年,即公历1900年和1901年)
(1)材料一所述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署了什么条约?简述这一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该试题不完整,可能会影响作答,建议补全)
材料四 2020年是“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50周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的序幕,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

深圳,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强……深圳所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2020年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国务院……开发开放浦东……上海浦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人民日报《2020年,这些大事值得期待》
(4)某学校社团要举办三件大事的周年纪念活动,请你任选一件为这一活动配上解说词。

【答案】(1)《辛丑条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洋务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示例:1970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开创
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也掀开了中国向浩瀚宇宙进军的璀璨篇章。

“东方红一号”卫星也与核弹、导弹一起,被称为“两弹一星”,成为中华民族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1980年深圳被批准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990年,我国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如今,它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是20世纪90
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被称为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典章文物……国宝奇珍,扫地遂尽……1900年和1901年”可知,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

它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可知,洋务运动意义重大,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关系的变革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950年到1952年的土地改革,1958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1979年以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的序幕,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2020年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可知,任选一个,符合要点即可,例如,
示例一,1970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也掀开了中国向浩瀚宇宙进军的璀璨篇章。

“东方红一号”卫星也与核弹、导弹一起,被称为“两弹一星”,成为中华民族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示例二,1980年深圳被批准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示例三,1990年,我国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如今,它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被称为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

【点睛】
题干中的问题,材料二、材料三,在网上找不到。

22.探究问题。

材料中国是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起步,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

既缺乏经验,又缺乏资金和必要的技术,要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的困难不难想象。

但它有几个十分重要的条件: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