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教学之我见
我曾经在《教学日记》中写道:友情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朴素,最平凡的感情,也是最浪漫、最动人、最坚实,最永恒的情感。

人人都离不开友情,你可以没有爱情,但是你绝不能没有友情,一旦缺少了友情,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和音。

我从事高中政治教学,凭借与学生的友情,架起了师生间一道和谐愉悦的友谊,取得了教学上的诸多成就。

新时代的教师怎样才能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美好的友谊,我深刻地体会到:树品德更要品德高,雕灵魂还需灵魂美。

就是说教师要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无论是说还是做,哪怕一点细小的琐事都要留给学生良好的印象。

让学生对老师发自内心的爱戴。

古人常说:亲其师重其道。

一、用爱关心学生是师生间思想沟通的基础
目前,我们面对的高中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自幼就是在家长的溺爱、庇护下长大的,缺少劳动实践机会,致使他们缺乏自信,胆小怯弱,做什么事都说:我不能做。

怕苦怕累,也没有自我担当的精神。

正是这一代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要靠他们去努力,他们有没有自信,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兴旺。

作为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每一个高中政治教师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爱”不仅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原动力,而且也是教师教育智慧赖以生长的土壤。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要求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教育活动有效展开的前提。

在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平等、公正、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

教师爱学生,学生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进心必然更强烈,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同时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形成一种求学上进的热情。

一般说来,当一位热爱体贴学生而又被学生爱慕和尊敬的老师走进教室时,学生乐意接受她的情感传递,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便油然而生。

教师的思想感情融会在教学内容中,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

热爱学生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

高中政治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明白事物发展的客观真理。

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只有热爱学生,理解
学生,才能顺利地实现这一目的。

热爱学生就会使师生关系愉快、和睦。

老师要
从爱心出发,爱心出发是进行教育的前提,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
老师的教育,是真心希望学生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成材。

二、正确对待高中政治作业
高中政治课作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成果的
巩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很多老师习惯的做法是把各种练习册、检测题等作为
政治课的作业,以求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成绩,以证明自己的教学业绩。

我认为这违背了我们高中课程改革思想的。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
不可以把课外作业当成课内作业量的追加。

课外作业应当使学生的知识向广度和
深度发展,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是他们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

应当让学生在
课外去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现象,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多方面的智力需求。

所以,创
新高中政治课的作业方面,我们要加强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谈心沟通。

这是促进
师生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纽带。

我曾经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
都不做作业。

我与他们交流时时,学生说:高一思想政治课将来又不考试。

他们
还认为高二高三时的思想政治课对文科生来说就是提高文综成绩的“背诵课”,
理科生的“洗脑课”。

他们在对待创新性作业时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很多学生
对作业认识是“老师要我做”。

面对高考的压力,更多的高中生习惯接受的是应
试教育的模式。

知识点复习、巩固、作业、测试题与模拟已经将学生的其他能力
的培养扼杀了。

我曾经布置学生到社区对小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的作业,很多
学生居然跑来直接找我要答案,甚至叫我写出来他们记住就可以了。

这就是长期
的应试教育的结果,扼杀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天性。

长期的应试教育让学生忘记了
自己还会做什么,面对书本也许是自信的,面对试卷是熟悉的,但是当他们面对
多彩的社会实践时,学生全都茫然。

所以,学生综合探究实践能力的缺失是影响
政治课创新性作业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政治教师在课堂上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眼球
高中政治课一方面是教材的抽象,另一方面是学生受高考压力的影响,他们只需要老师给他们押题,然后背诵,参加考试,这已经形成了学生学习的定势,很多学生忽视了课堂学习。

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性地指向和集中于特定事物,这就是“注意”心理活动,这种“注意”心理活动如果事先不需要靠意志努力而只靠外界的刺激便能够产生注意,就叫不随意注意,也叫情绪型注意;如果自己针对某个目标,靠意志力来产生注意,就叫随意注意,也叫意志型注意;如果处于兴趣,服从于某个目标要求,不怎么需要意志的努力而能产生注意的,就叫随意后注意,也叫兴趣型注意。

学生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会比较专注,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他们很留心,很专注;对不感兴趣的,他们心不在焉,所以,我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尽量结合学生实际,用一些生动有趣的事例去影响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曾经在一个理科班上政治课,学生不太重视课堂学习,我就把西方的一则民谣《丢失一枚钉子亡了一个帝国》用多媒体展示出来:1979年12月,科学家洛伦兹在华盛顿美国科学促进委员会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事物未来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影响,这就是“蝴蝶效应”。

在西方有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丢失,本来是件非常小的事。

但是它的最终效应却是让一个帝国或存或亡,这便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蝴蝶效应”。

我问学生这首民谣给人有哪些启迪,学生一下就来了兴趣,总结出了:①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

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人们若不认识或忽视客观事物的联系,就会受到客观联系的奴役、摆布、捉弄和惩罚。

一个钉子和一个帝国看起来似乎毫无联系,但通过一些中介,如蹄铁与战马、战马与骑士、骑士与战斗等,两者之间就发生了紧密的联系。

而人们正因为忽视了它们之间的某种客观联系,才导致了一个帝国灭亡的悲剧。

②事物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矛盾的双方不仅是对立的,还是统一的。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经过量变,达到质变,从而朝着相反方向转化。

丢失一个钉子的确是“小”,亡了一个帝国实乃是“大”。

而就是小与大的对立统一中,小渐渐放大,终于酿出
大来。

这种惨痛教训多么值得深思啊!③世界上没有无因就果,任何事都会有其根源,而导致一次次大灾难的,往往都是人的因素——因某个人缺乏责任感等。

一个小小的疏忽便可能酿出一场大祸。

④天下无小事。

从小事做起,说真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可贵的不是偶尔做一次小事,而是长期坚持做小事,并坚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一个人有没有责任心,从小事中便可以看得很清楚。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我看到了学生的发言迸发出来的闪光点,令人欣喜。

只要教师要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想办法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就会在课堂上大显身手。

(四川南充市嘉陵区安平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