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采高放顶煤开采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李田,刘西拉.砼结构的耐久性设计[J].土木工程学报, 1994,27(2):47-55.
[8]管昌生,江智鹏.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预测的时变可靠度 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25(6):31-35.
[9]阮卫,管昌生,李桂青.钢筋混凝土结构随机时变强度分 析[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9,10(4):68-72.
2大采高综放的难点
(1)目前,大采高综放是一项新的研究内容, 国内外可借鉴的资料少;
(2)随着支架高度的增加,支架的稳定性需 进一步研究;
(3)在放煤过程中,煤壁片帮的预防与控制 难以预料;
(4)对不同煤层,如何确定其合理的采放比。
3大采高综放的研究内容
(1)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宜人工作。 (2)我国煤炭储量丰富,地质条件多变,大 采高综放开采在特定煤层条件下应用可行性分析; (3)大采高综放面参数及配套设备的研究; (4)大采高放顶煤液压支架、过渡支架合理 结构及参数的研究;
其可靠度分析[J].工程力学,2003,20(4):108一113. [5]索清辉,钱永久,张方.对公路桥梁剩余寿命评估时可变
荷载取值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4,6(5):52-55. [6]刘西拉,苗彭科.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及其耐久性计算
[J].土木工程学报,1990,23(4):69-78.
为适应采场条件的多变而能抵御恶劣环境,三 机强度宁大勿小,在好条件下看似强度大、吨位 重、功率大不经济,但遇上坏条件少出机电事故的 效益是巨大的。采煤机的卧底量要大于前部输送机
头变线段的最大抬高量,要保证割透,不留横竖三 角煤。后部输送机工作面一侧带铲煤板,采空区一 侧带挡煤板,如此减少浮煤丢失又能减少采空区浮 煤自燃。 3.7推广大采高
另一方面,为了利用《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 统一标准》中结构可靠度计算的概率分布类型的 一次二阶矩的分析方法,将锚杆在设计期限内的时 变随机抗力离散为不同时段的随机变量。大大简化 了计算量。从而为锚杆可靠度的研究和计算提供了 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通过对晋煤集团的一个实际 例子计算,其结果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如图1所示,是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某矿 设计的大采高综放支架,其主要特点有:
图1 四柱支撑式大采高综放液压支架
(1)该支架最大高度为4m,适应采高3—
3.8m;
(2)采用优化设计,确定支架的总体参数和 主要部件的结构尺寸,并利用计算机模拟试验进行 受力分析和强度校核,以提高支架的可靠性;
(3)工作面三机采用大配套,截深为800mm, 为了保证截深和有效的移架步距,支架的推移千斤 顶行程定为900ram,为高产高效创造有利条件;
1大采高综放开采的提出
综放工作面的产量实质上是煤层下部机械化开 采的产量与煤层上部(顶煤)冒放开采的产量之 和,其效率除了取决于各自的效率之外,还取决于 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综放工作面提高产量和效率 的途径主要是加大系统设备能力,提高可靠性及系 统协调性,包括采煤机、前后部输送机、转载机、 破碎机、胶带机。下部机械化开采与一般的中厚煤 层综采工作面基本相同,提高产量和效率的途径主 要是提高开采强度,合理地增大采高;而提高放顶 煤的产量和效率的途径主要是加大放煤口,增加放 煤口的数量,改善冒放性,采用合理的放煤工艺 等。我国大采高技术日益成熟,因此采用大采高综 放是实现我国高效综采的有效技术途径之一。
4?争夺???夺?t?牵?夺?夺?夺?夺?夺?专?夺???夺?夺?夺?夺?夺?夺?夺??争?夺?4?t?4b?t?4b?4??争?夺?夺?夺?夺???夺?夺?夺?4?夺???夺?夺?上接33页理不会影响推进
第ll卷第5期(总第72期) 2006年10月
煤 矿开采
Coal Mining Technology
[2]赵衡山.我国综放开采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向[A].中国煤炭 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c].北京:煤炭工业出 版社,1999.
[3]王恩鹏.我国综采液压支架现状及发展趋势[A].中国煤炭
[参考文献]
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c].北京:煤炭工业出 版社.1999.
[贵任编辑:邹正立】
÷·.4-·—争-夺··}·夺·t}·牵·夺·夺·夺·夺·夺·专·夺··{,·夺·夺·夺·夺·夺·夺·夺··争·夺·-4-"·t}·"4b·t}·"4b·"4-··争·夺·夺·夺·夺··{,·夺·夺·夺·"4-·夺·+·÷·夺·夺·
【收稿日期】2006-05-25 [作者简介】李明忠(1978一),男,山东郓城人,硕士,2003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8
万方数据
李明忠等:大采高放顶煤开采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2006年第5期
(5)大采高放顶煤液压支架的高可靠性、稳 定性、适应性的研究;
(6)综放工作面装备与地质条件、 生产工艺 适应性研究;
(8)支架底座为刚性底座,前部用厚钢板过 桥联接,后部用箱形结构联接,底座前端为船形结
万方数据
构,防止移架时啃底; (9)合理地布置立柱的位置,减小了支架底
座前端比压; (10)底座中部为推移机构,推移千斤顶采用
正装形式,采用短推杆机构,井下拆装方便;配置 抬底装置,有利于移架;
(11)支架前、后均配置自动喷雾降尘系统。 放顶煤液压支架是放顶煤技术的核心,可以说 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发展是随着放顶煤液压支架架型 的发展和完善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放顶煤液压 支架的发展从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研究开始,经历 了高位、中位放顶煤,又发展到当今普遍采用的低 位放顶煤。三代放顶煤液压支架的研制应用代表了 放顶煤技术发展的3个重要阶段。相信伴随着大采 高放顶煤液压支架发展起来的大采高综放技术,必 将推动我国煤炭开采技术的发展。
43
万方数据
大采高放顶煤开采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李明忠, 刘珂珉, 曾明胜, 胡万昌, 王国法 李明忠,曾明胜,胡万昌,王国法(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北京,100013), 刘 珂珉(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37)
(4)加大支架插板的行程,这样增加了放煤 口的尺寸,提高了放煤速度,有利于放大块煤;
(5)支架具有较大的后部放煤空间,增大了 后部输送机的过煤高度;
(6)支架的顶梁为整体顶梁,并进一步优化 柱窝前后比,改善支护效果;
(7)支架的顶梁带有可翻转1800的护帮板, 对顶板能进行及时和超前支护,护帮板挑平后可上 翘6。;
V01.11 No.5(Series No.72)
October 2006
大采高放顶煤开采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李明忠1,刘珂珉2,曾明胜1,胡万昌1,王国法1
(1.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北京100013;2.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37)
[摘要】 从高产高效出发,提出了大采高综采放顶煤的概念,对大采高综放中的一些优点和
随着支架的设计和制造水平的提高和现场对大 采高管理的日臻成熟,以前对放顶煤的下限高度已 不适应当今的情况了,5m采高以下的煤层不应再 考虑综放了,应大力推广一次采全高。 3.8特厚煤层的综放
lOm以上的厚煤层,先沿顶板采一层且铺设底 网,再沿底板进行综放开采,网能起到隔矸的作 用。
[责任编辑:邹正立]
(7)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均衡高效、 安全生产 技术研究;
(8)放煤机构控制方式、放煤效果、合理放 煤工艺及提高采出率的研究;
(9)大采高放顶煤液压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 关系研究;
(10)综放工作面自动化、信息化系统研究。
4大采高综放液压支架的设计
放顶煤支架除应满足“撑的住,走的动,封 的严”等基本要求外,最主要的是支架后部应具 有较大空间,以便布置后部输送机及保证足够的过 煤空间,应设置可靠有效的放煤机构(摆动尾梁 及伸缩插板)及拉后溜机构。
[10]李桂青.结构动力可靠性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地震
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颜立新]
(上接29页) 大采高综放开采由于结合了大采高综采与综放
开采的优势,伴随着其开采技术的逐步成熟,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我国特厚煤层实现安全高产 高效开采的重要途径。
[1]王国法,等.液压支架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9.
根据MT550—1996《大采高液压支架技术条件》 规定,最大高度大于或等于3.8m的工作面支架为 大采高液压支架。大采高综放开采,即工作面配备 高度符合MT550—1996规定的放顶煤液压支架的综 放开采方法。
采用大采高综放开采,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1)优化采放比,真正实现采放平行作业; (2)为充分利用当前大功率采煤机与输送机 创造了条件; (3)放煤空间变大,并有利于顶煤的垮落, 而且,由于配备了大功率后部输送机,为工作面增 加放煤口数量提供了保证; (4)可增大工作面通风断面、降低工作面风 阻,有利于工作面实现均衡生产; (5)可提高工作面采出率与煤质; (6)可有效地缩短工作面循环时间,加快工 作面推进速度; (7)对厚度变化大及地质构造复杂的煤层适 应性强。
难点、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有针对性地设计一种大采高综放液压支架,并提出大采高放顶
煤液压支架设计中的一些特点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大采高;放顶煤;液压支架
[中图分类号】TD35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225(2006)05-0028-02
Fun Seam Cutting and Caving Mining Technology in and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
(上接33页) 理,不会影响推进。 3.5 小块段煤的回收
非综放采煤队及时开采不宜综放的块段,采煤 方法灵活多样因地制宜,从机采到非正规开采,坚 持采光回尽的原则。对于边边角角的块段的开采要 与大面统筹规化,在大面开采前或采后及时回采, 万勿拖到后期算总账,那样很可能错过了最佳开采 时机。 3.6工作面三机配套要合理
5 结 来语
下 转 ,\
..斗 3
页凹
毕忠余等:锚杆杆体时变可靠度分析
2006年第5期
靠度与初期的可靠度仅仅相差0.05%。但是在使 用期限达到50a后,可靠度就仅有94.41%。
4结论
锚杆的可靠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岩石与混凝土、混凝土与钢筋的 黏结力等方面。很少考虑由于时间的影响导致的抗 力损耗和降低。本文通过对钢筋受腐蚀的规律研 究,提出了锚杆支护杆体时变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将腐蚀函数做为确定性函数计算锚杆在服役时段后 的抗力,从而建立了锚杆时变可靠度计算的极限功 能函数。使得锚杆抗力(强度)随时间而衰减更 符合锚杆在服务设计基准时间内的实际支护规律。
[参考文献]
[1]曾宪明,陈肇元,王靖涛.锚固类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 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3):2235—
2242.
[2]程良奎,范景伦,韩军,等.岩土锚固[M].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左勇志,刘西拉.结构动态可靠性的全随机过程模型[J].
清华大学学报,2004,44(3):395-405. [4]周建方,李典庆,李朝晖,等.钢闸门结构时变抗力模型及
我国的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从20世纪 80年代初开始试验研究,经过引进、推广、完善、 提高几个阶段,到90年代末已经实现了高产高效, 实践表明它是一种适合于厚及特厚煤层开采的投资 低、产量高、效益好、安全有保障的采煤方法。目 前,综放工作面最高年产煤已突破6.OMt,达到了 国外工作面年产量的先进水平。综放开采已经成为 我国实现高产高效矿井现代化建设、实现一矿一面 集约化生产的技术途径之一。
该文介绍了放顶煤综采和大采高综采工艺发展现状、适用条件和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从煤层厚度、稳定性、顶底板岩性、煤层地质构造等方面进 行了有针对性的比较,简述了采煤工艺选择的基本原则.
2.期刊论文 周景林.ZHOU Jing-lin 放顶煤与大采高综采工艺分析 -煤矿开采2008,13(6)
煤矿开采 COAL MINING TECHNOLOGY 2006,11(5) 2次
参考文献(3条) 1.王国法.史元伟.陈忠恕 液压支架技术 1999 2.赵衡山 我国综放开采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向 1999 3.王恩鹏 我国综采液压支架现状及发展趋势 1999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贺亮.文永财.殷富安 浅析放顶煤综采与大采高综采工艺 -山东煤炭科技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