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报告D
1566万元,各界捐款30.7万元。
新打各类抗旱水源井3303眼,其中抗旱机电井31眼、抗旱小井2840眼、水田补水井432眼。
新增喷灌面积10.04万亩。
完成了通南马铃著种暑基地国家级节水增效示范项目1处,城北村省重点节水灌溉项目区1处(农业开发)。
面对今年发生的严重旱灾,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采取强有力措施,努力把旱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我局把抗旱自救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全力加以推进。
一是领导重视,旱情发生后,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统一部署下,多次组织召开专家建议会、现场推进会、抗旱自救会、干部座谈会,深入分析研究抗旱自救措施,为指导全市抗旱自救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多渠道筹措抗旱资金。
打新井、修病井,加快抗旱水源工程建设。
新打各类抗旱水源井3303眼,其中抗旱机电井31眼,抗旱小井2840眼,水田补水井432眼。
投入资金2270.7万元(其中:国投654万元,地方财政投入20万元,自筹1566万元,各界捐款30.7万元),三是抓好重点作物抗旱。
在抓好常规作物抗旱的同时,突出抓好“三个重点”,即重点抓好特色、高效、经济作物的抗旱工作,重点抓好对提高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有拉动作用作物的抗旱工作,重点抓好全市水田、马铃薯和甜菜的抗旱工作,千方百计保证抗旱水源供应。
2、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努力为推进新农村建
设服务。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上,我局把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切实抓实抓好。
一是积极行动搞调研。
年初就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深入到各乡镇逐村、逐屯进行调查饮水情况,完成了讷河市2007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讷河市“2008-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规划报告。
二是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
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内容进行实施,把好工程建设质量关。
为保证凿井质量,通过招标确定打井施工队伍,严格执行《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
在供水设备的选择上实行统一采购或指定厂家。
供水管网的材料必需经国家定点检测单位重新检测合格后方能用于工程。
而不是凭借厂家的合格就可以使用,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项目竣工后,由市水务局、计委、财政、审计及卫生等有关部门组成项目验收组,对项目建设进行初步验收。
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立即整改,并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
三是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四制”,特别是工程建设坚持公开招标投标,保证了饮水安全工程高质量、高速度、低成本。
为保证招标投标的公开公正和防止投标价过低,出现低于成本中标影响工程质量等问题,我们精心制订了招标文件,规定采用无标底投标,上设栏标价,取所有投标者报价的均值再与栏标价平均,取值作为标底,接近标底的下8%者中标。
最大限度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可能性。
四是组织动员
群体积极筹措自筹资金确保如期完成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
今年我市遭遇了严重的旱灾,群众抗旱投入相对较大,筹资遇到了困难。
为确保自筹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市领导多次组织项目区的乡、村、屯领导和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并采取群众集一部分、集体集一部分,包扶单位捐一部分的办法,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五是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抗旱水源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在省厅把计划指标确定后,我们就抢前抓早,提前运作,提前完成水源井工程,并把水井选在村边、路边方便群众拉水抗旱,今年我们新建的24处饮水安全工程在抗旱中全部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全市共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4处,解除无水源村屯24个、解决饮水困难人口1.2万人、安装自来水工程24处,完成工程投资627万元,其中国债283万元,地方自筹344万元。
3、抓好灌区工程建设,确保水田生产再上新台阶
在灌区工程建设上,以抓好水毁工程修复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为重点,以田间工程配套促进新增和改善水田面积为目的,全面加强水田灌区工程建设。
完成新建讷南渠首拦河坝1座,维修九井、红太渠首、老莱等渠首拦河坝4座;完成鲁民节水改造工程项目1处,其中完成干渠防渗护砌750米,支渠防渗护砌350米;完成九井灌区旱改水项目1处,其中完成新建支渠3条,斗渠6条,农田路5条,完成田间构造物20座;完成二克浅灌区土地整理项目1处,配套田间
构造物135座,加固渠道15条。
上述项目共完成渠道清淤加固45条,长度105公里,配套田间构造物155座。
新增水田面积1.16万亩,改善水田面积2万亩。
累计完成工程土方37.6万立方米,完成工程投资573万元,其中省水利厅投资45万元,农业开发投资200万元,国土资源投资200万元,群众自筹128万元。
4、抓好防洪除涝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排涝标准。
在防洪工程建设上,完成了讷莫尔河堤防工程城区段建设13.89公里,完成砼护坡长度3.79 公里,护岸0.8公里,穿堤闸3座。
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完成嫩江堤防长度87公里,防汛备料土方8.7万立方米,使嫩江堤防每公里防汛备料土方达到了2000立方米。
完成二克浅应急度汛回水堤3公里,为彻底解决讷莫尔河下游段二克浅堤防不封闭,遭遇大洪水极易受灾问题,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共投资79.8万元, 完成应急度汛回水堤3公里,总土方量为5万立方米。
堤顶宽3米,边坡比1:2.5,使其达到五年一遇的标准。
为防御讷莫尔河洪水提供了保障。
在涝区工程建设上,我市以老云沟、通南沟、团结和盛三大涝区为重点,完成了重要区段的干沟清淤加固和支沟配套建设。
通南、长发等涝区乡镇积极组织群众一事一议,集资投劳,完成干沟加固长度5.5公里,支沟清淤加固13条,长度26公里,完成土方10万立米,投入资金30万元,大大
提高了通南沟和老云沟的排涝能力。
5、抓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水土流失是影响和制约我市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年我们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全面规划、效益第一”的原则,坚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农业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典型引路、规模推进。
重点对学田的丰产小流域、孔国隆昌小流域等讷莫尔河北部乡镇的重点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
全年共完成侵蚀沟治理60条,实现治理面积3万亩,其中:种植水保林1.5万亩,改垄1.0 万亩,治沟0.5万亩。
共完成土方3.9 万立方米,共投入资金97万元,其中: 国投资金 10万元,乡财政及群众自筹87万元。
有效的遏制了水土流失,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6、围绕解除城区供排水困难,提高城区供排水能力,切实做好城区供排水工作。
为了提高我市城区供排水能力,改变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改善我市投资环境,切实抓好城区供排水工程建设。
一是确保第二水厂安全运行。
第二水厂工程建设2006年底全面竣工并投入试运行,通过一年来调试,解决了高楼层上水难、水压不够和城区西部饮水困难等问题,受益居民5万人。
二是加大对排水工程管线的检查和维修力度。
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对全市的排水工程管线在进入主汛期前进行了一次全面维修和清掏,确保生产、生活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通
畅。
三是完成了讷河市排水治理一期工程(东环路、南环路、西环路、北环路等排水管线)总投资一千余万元,管线10.2公里的铺设任务。
这项工程的建设使我市排水设施更加完善。
从而提高了排水管网覆盖率和城区排水能力。
四是加大自来水用水管理力度。
打击“跑、冒、偷、漏”水现象,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意识。
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作好城区供水工作。
今后我局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以人为本,把适应新时期对水务发展的要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以水务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打好基础,扎实推进,为实现我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领导签字:
讷河市水务局
2007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