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13-14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第1卷后的答题卡上。)
1.随着社会向前发展,文化的形式日益丰富。下列属于文化的形式有( )
①理论①信念③道德④艺术⑤书籍⑥教育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⑥
2一位哲学家用“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来描述.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文化的发展始终是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同步
B.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
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3.2013年5月——6月,安徽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说明( )
①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②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③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2012年我国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超过20辆,我国进入汽车社会行列。“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②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④健康的文化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
5.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培育和谐文化,才能实现人内心的和谐。这说明( )
A. 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D.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6.人类社会不停息地向前发展,而各种文化的交流也在不停息地进行着,文化传播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现实生活中文化传播的方式与途径有( )
①商业贸易活动②人口迁徙活动③社会教育活动④各种经济政治交流活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7.英国伦敦奥运会期间,很多商家是适时地推出了各类展现英国传统文化的体育纪念品,深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这同时也让英国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英国体育纪念品的热卖说明( )
①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②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④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某网友在微薄上发起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此信息被媒体关注和转发,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社会公众参与街拍、慈善基金参与救助、警方调查核实……回答8~9题。
8.“关注产生力量,围观改变中国。”由此可见( )
①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影响文化的力量②文化的力量深深植根于信息传递过程中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④文化交流是永葆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9.微博的力量,让人不可小觑。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凝聚民众力量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手段,而且由于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其破坏性更大。这说明( )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唯一途径
B.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是双重性质的
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上显示出强大的功能
12.100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辛亥革命作为一次革命运动和重大政治事件,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带来了20世纪中国的思想解放。这表明( )
A.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
C.社会制度的变革能够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D.文化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
13.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30年前,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20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E-mail、MSN、QQ、微薄等方式总有一款适合抒发离别之情或道声平安。这表明( )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③传统习俗和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④
14.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安排,各地电视台记者“走下去”“沉下来”,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为观众奉献接着基层“地气”的、带着记者情感体温的新闻报道。新闻工作者走基层的必要性在于( )
①走基层是获得新闻信息的唯一途径②走基层可以确保新闻作品的真实可靠
③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者的源头和活水④走基层才能使新闻工作更符合群众需求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15.古老的徽剧锻造了一部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留下来一个个无法忘却的动人故事。如今,徽剧的创作与舞台演出跟现代光、电、声、响等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为徽剧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传统文化只有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长盛不衰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④文化创新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6.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魅力无穷②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的根源
③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珠算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之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我国珠算申遗
成功基于的传导预期(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标志→凸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B.信息技术的发展→算盘的计算功能削弱→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需要
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应加强各国文化交流
D.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18.云纹在华夏文明中有着千年的跨度,在建筑、雕塑、器皿和家具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
云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着天地自然、人本内在、宽容豁达的东方精神和喜庆祥和的美好祝愿。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③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④中华文化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2013年8月2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成功首播后,在全社会迅速掀起了一股手写汉字的热潮。“横平竖直写字”与“堂堂正正做人”紧密相连,汉字的一笔一画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从形意到声韵都极富美感,这在世界文化领域是绝无仅有的。央视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基于汉字( )
①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③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④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2.“勤俭节约”历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诗句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①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②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④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
精神,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一打就垮”和“不打自垮”都说明了必须提高( )
A.国家的民族精神
B.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C.国家的科技水平
D.国家的综合实力
24.“甜粽子、咸粽子哪个更正宗?”成了今年端午期间网友的热议话题。总的说,南方人更偏爱
咸粽子,北方人则青睐甜粽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 )
A.独特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民族性
25.2012年2月10日,第五届“汉语桥”中学生中文比赛英国赛区决赛在大英博物馆举行。“汉
语桥”中学生中文比赛为全球汉语学习者们搭起了交流经验、促进友谊的桥梁,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创造了崭新平台,展示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效推动了全球汉语热。下列能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是( )
①我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独树一帜
②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都是用汉字记录的
③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
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分)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