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自我评价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第⼀单元⾃我评价语⽂试题
七年级下册第⼀单元⾃我评价语⽂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选择题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A.宛⾔谢绝叹为观⽌B.受益⾮浅艰深晦涩
C.扬长避短眼花缭乱D.根深缔固弄巧成绌
2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不恰当的⼀项是()
A.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韩晓鹏⼀定会有让⼈刮⽬相看的那⼀天。
B.不少⼈不喜欢孟⼦,认为他锋芒毕露,太过张扬,其实,孟⼦如此咄咄逼⼈,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
C.每⼀个⾰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些可歌可泣的感⼈故事。
D.⾯对这扑朔迷离的春景,令⼈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3 . 结合语境,选出下列语段中字⾳、字形全对的⼀项是()
清晨读书,⽿根清净,书卷在握,清风徐来,舒适qiè()意。
沉浸()书⾥,或吮指注⽬,或凝神屏()息;看到妙处,或拍案叫绝,或⼿舞⾜蹈;读到悲情,双⽬红润,泪眼婆娑;读到谐处,仰天⼤笑,喜上眉shāo()。
A.惬qìn píng梢B.惬jìn bǐng梢
C.挈jìn bǐng稍D.挈qìn píng稍
⼆、现代⽂阅读
阅读下⾯⽂章,然后完成⼩题。
保持⼼灵的澄澈
韩青
①我们所在的世界,就是⼀个俗世,要在俗世中做⼀个好⼈,往往要承担⼀定的风险。
因为那些俗⼈觉得他们的阴谋诡计会遇到阻拦,所以他们常常会对那些阻拦他们的⼈进⾏讽刺、打击、诽谤、诬陷乃⾄伤害。
②⽽事实上,那些好⼈不会因此⽽放弃⾃⼰的原则、底线。
《资治通鉴》中就记载了这样⼀个⼈。
孙权曾经重
⽤中书郎吕壹,吕壹因此渐渐作威作福起来,经常援引法律条⽂进⾏狡诈的诋毁。
太⼦孙登多次规劝,孙权都不接受,群⾂不敢再发表意见。
⼀次,吕壹诬告前江夏太守刁嘉毁谤朝政,孙权很愤怒,于是就逮捕了刁嘉。
当时被牵连的⼈都畏惧吕壹,都说听到过刁嘉诽谤之词。
只有侍中是仪⼀⼈说没有听到,于是被连⽇穷追诘问,诏书也越发严厉,群⾂都为他捏⼀把汗,但是是仪还是据实回答,供词不改,孙权于是放了他,刁嘉也被免罪。
是仪这样的⼈,就像⼀潭清⽔,澄澈见底,是即是,⾮即⾮,⼀⽬了然,所以他没有、也不会藏污纳垢。
③然⽽,⽣活中,⼀些⼈看上去⾐冠楚楚、风度翩翩,像个正⼈君⼦,⽽事实并⾮如此,那些都是他们装出来的。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就讲了这样⼀个故事。
两位私塾先⽣,住在相邻的村⾥,都⾃诩满腹道德学问。
⼀天,他们相约⼀起讲解理学,前来听讲的学⽣达⼏⼗⼈。
就在⼤家听得正出神的时候,忽然微风徐来,⼀张纸⽚被吹落到台阶下,旋转不停。
⼀位学⽣捡起来⼀看,原来是两位先⽣密谋夺取村中⼀位寡妇的⽥产的往来信件。
纪晓岚说,这是⿁神从中做了⼿脚,使事情露出了真相。
⽽我⼀直认为这是天意。
不是有句话叫“多⾏不义必⾃毙”吗?就是这个意思。
常在河边⾛,哪能不湿鞋?要想保持⼼灵的澄澈,就必须动真格的,不能在那⾥装模作样。
④可见,外在的假装并不能让你拥有⼼灵的澄澈。
在这个世界上,让⼼灵变得澄澈的最好⽅法就是清理掉⼼⾥的杂质。
《四⼗⼆章经》中有这样的句⼦:“像⼈锻铁,去除渣滓⽽成器⽫,器⽫就会精好。
学道之⼈,除去⼼地的垢染,所⾏就会清净了。
”我们做⼈,也只有这样,才能像作家六六那样,“每⼀天都能把⾃⼰放在台⾯上展览”。
如果⼀个⼈总是藏藏掖掖,⼼机重重,那么他能过得快乐、洒脱吗?
⑤当然,⼀些像欲望、杂念之类的杂质对⼈的腐蚀性是很厉害的,⾯对它们,你得有超强的抵抗⼒,否则你就会变成它们的俘虏。
《笑林⼴记》⾥有这样⼀则故事。
⼀天,谢⽿伯、宋献儒在潘景升家坐,有三个歌⼥陪酒。
宋献儒对⼤家说:“过了美⼈关,便是圆通,成仙成佛的正是我们这些⼈。
”事实就是这样。
⑥世⼈都在追求成功,殊不知,最⼤的成功莫过于保持⼼灵的澄澈。
台湾⼥作家张曼娟说,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失去本性,要知道,本性在,你追求中的那个理想的⾃我就在。
4 . 请指出第⑥段“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失去本性”⼀句中“这样”所指代的内容。
5 . 第②③段主要论证了什么观点?是如何进⾏论证的?
6 . 作者认为如何才能保持⼼灵的澄澈?请简要分析。
三、课外阅读
关⽻字云长,河东解⼈也,亡命奔涿郡。
与先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稠⼈⼴坐,倚⽴终⽇,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①东征,先主②奔袁绍。
曹公擒⽻③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绍遣⼤将军颜良攻东郡太
守刘延于⽩马,曹公使张辽及⽻为先峰击之。
⽻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马国。
曹公即表封⽻为汉寿亭候。
初,曹公壮⽻为⼈,⽽察其⼼神⽆久留之意,谓张辽⽈:“卿试以情问之。
”既⽽辽以问⽻,⽻叹⽈:“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终不留,吾要当⽴效以报曹公乃去。
”辽以⽻⾔报曹公,曹公义之。
⽻尝为流⽮所中,贯其左臂。
医⽈:“⽮镞有毒,毒⼊于⾻,当破臂作创,刮⾻去毒,然后此患乃除⽿。
”⽻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适请诸将饮⾷相对,臂⾎流离,盈于盘器,⽽⽻割炙引酒,⾔笑⾃若。
(注释)①曾公:即曹操。
②先主:即刘备。
③⽻:即关⽻。
7 .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曹公即表封⽻为汉寿亭侯(上表)B.吾要当⽴效以报曹公乃去(离开)
C.曹公义之(仁义)D.时⽻适请诸将饮⾷相对〔正〕
8 . 下列句⼦中加点词与“成礼⽽去”的“⽽”意义和⽤法相同的⼀项是()
A.⾯⼭⽽居(《愚公移⼭》)B.结友⽽别(《孙权劝学》)
C.濯清涟⽽不妖(《爱莲说》)D.切问⽽近思(《论语)⼗⼆章》)
9 . 下列句⼦,与“⽻尝为流⽮所中”句式相同的⼀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邪(《孙权劝学》)B.念⽆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C.是焉得为⼤丈夫乎(《富贵不能淫》)D.天⼦为动(《周亚夫军细柳》)
10 . 对选⽂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A.曹操对关⽻“礼之甚厚”“表封⽻为汉寿亭侯”,从这些⾏为可以看出曹操是⼀个爱惜⼈才并重⽤⼈才的⼈。
B.曹操让张辽和关⽻作先锋迎击颜良,关⽻策马驰⼊千军万马之中刺杀颜良,割下颜良⾸级回到营中,解了⽩马之围。
C.曹操厚待关⽻,关⽻也希望久留于曹操处以报答曹公的知遇之恩。
只是想到与刘备兄弟情深,不能背弃兄弟,所以最终决定离开。
D.关⽻中毒箭后,要刮去⾻头上的余毒,才能消除病痛。
关⽻便伸出⼿臂让医⽣开⼑。
⼿臂上的⾎往下流,滴满了⼀盘⼦,⽽关⽻却切⾁饮酒,谈笑⾃若。
11 . 将下⾯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曹公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②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四、综合性学习
12 . 吉⽶到中国学习中国传统⽂化,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
(1)(辨年龄说名称)出席宴会的⼈,年龄有如下特点:①⼗⼏岁孩⼦②三⼗多岁青年⼈③四⼗多岁中年⼈④七⼗多岁⽼⼈
请你按照⽰例,说说它们在中国传统⽂化中的称法。
①⼗⼏岁孩⼦——垂髫
②三⼗多岁青年⼈——____________
③四⼗多岁中年⼈——____________
④七⼗多岁⽼⼈——____________
(2)(作古诗领报酬)吉⽶创作的⼀⾸五⾔律诗被校刊登载了,稿费以每字10元来计算(只算正⽂,不计标题和标点)。
吉⽶写收据时,不会⽤汉字⼤写数字的标准写法来写⾦额,请你帮帮他。
已领⾦额:____________________元。
(3)(读美⽂理语序)今天的课堂作业有⼀道语序排列题,吉⽶被难住了,请你帮他把语序排列好,选择排序正确的⼀项。
(____)
汉字,你是中华⽂化的载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化,在你的舞蹈⾥,源远流长。
①采菊东篱的悠然、带⽉荷锄的⾃在,因为你⽽淡泊成最美的风景②⽞妙灵动的狐⼥、机智勇敢的屠户,因为你⽽随乡道草庐的茶⾹流传③⽯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伴着诗⼈的忧愤振聋发聩④河畔婉转的雎鸠、⽩露时节的蒹葭,因为你⽽⼀起被采进《诗经》的抑扬顿挫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
(4)(总经验写感悟)吉⽶在中国学习了⼀年,即将回国的时候,写了⼀段感悟。
感悟中有不少问题,请你帮他改正。
中国传统⽂化博⼤精深,值得世界⼈民学习。
(A)通过对中国传统⽂化的学习,使我学到许多做⼈的道理,⽐如“天⾏健,君⼦以⾃强不息”“三⼈⾏,必有我师焉”“格物致知”等等。
我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典诗词,(B)它的内容丰满多彩,是中国⼈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的瑰宝,给⼈们带来美的享受。
①A处画线句有成分残缺的语病,应将
____________删去。
②B处句⼦⽤词不当,应将“________”⼀词改为“________”。
13 . 阅读下⾯三则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汉字已经有⼏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字之⼀。
根据考古发现和研究,早在6000年前的彩陶上的有规则的简单符号就已经具有了⽂字的性质,距今3000年前的殷商甲⾻⽂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字了。
汉字经历了甲⾻⽂、⾦⽂、篆书、楷书等演变过程。
材料⼆:汉字在篆、⾪、⾏、楷、草不同字体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成⼀体的独特书法艺术,成为中国造型艺术宝库的瑰宝。
材料三:下⾯是《中国教育报》对某地⼏所⼩学⾼年级学⽣书写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
份
数书
写情况
总份数
字迹不清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字迹⼯整字迹漂亮
406141163
(1)(观点论述)从材料三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并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写出观点、理由、结论。
(2)(故事链接)同学们,下图是⼤家⽿熟能详的书法名家王羲之吃墨的故事,请你将他的故事分享给同学们。
(3)(撰写对联)请根据材料⼀和材料⼆的内容,运⽤对偶的知识,对出下联内容。
上联:横竖撇点折,书九州风采。
下联:
五、作⽂
14 . 写作与表达
题⼀:请以“那件⼩事真不⼩”为题⽬,写⼀篇作⽂。
题⼆:阅读材料后作⽂。
成长的路上,我们经历过,必定收藏了许多:如果把美好定格在⼼中,那便是⼀⽣的快乐;如果把快乐定格在⼼中,那便是⼀⽣的幸福;如果把幸福定格在⼼中,那便是⼀⽣的感动……
请以“把_____定格在⼼中”为题⽬写⼀篇作⽂。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2)若选题⼆请先把题⽬补充完整;(2)⽴意⾃定,除诗歌外,⽂体不限,不得抄袭或宿构;(3)字数不少于600字;(4)⽂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名等与考⽣信息相关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