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金庸武侠小说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优秀word范文 (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金庸武侠小说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
摘要:金庸小说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越南, 随即掀起译介、阅读及研究的热潮, 对越南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与此同时, 激发了越南文学界对武侠小说创作的热情, 给越南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有接受他民族文学影响和影响他民族文学的多种可能性和渠道, 任何一个作家也有接受他人影响与影响他人的多种可能性和机缘”[1], 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成就的中国文学对世界很多国家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如日本、韩国、泰国、老挝和越南等国家。
中越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越南文学在学习借鉴中国文学的同时, 也创造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学作品。
中国通俗文学传播至越南之后也受到越南读者的喜爱, 与此同时对越南社会文化产生了很多的影响。
上世纪50年代末期, 以梁羽生和金庸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开始传播到越南。
梁羽生、金庸、古龙、卧龙生等新派武侠小说家开始受到越南读者的关注, 尤其是金庸。
金庸小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金庸小说开始风靡港澳, 六七十年代蔓及东南亚及欧美华人文化圈, 自八十年代又热回了台湾和中国大陆”[2]。
金庸小说1960年开始传播到越南并很快形成越南六七十年代金庸的翻译及阅读热潮, 九十年代末还形成金庸研究热。
金庸小说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不仅使金庸小说在越南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还对越南社会精神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该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
其小说不仅激发越南作家对武侠文学研究与创作的兴趣, 还给越南文学创作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启发。
一、金庸武侠小说在越南的传播与研究
金庸小说在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同时, 也掀起了学术界对其小说进行评价与研究的热潮。
他们对金庸小说的武功招式、人物形象、思想文化、爱情世界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述评, 从而总结出其小说对文学创作的不少经验。
回忆起80年代文学界对金庸小说的痴迷, 当时在越南《军队文艺》杂志社工作的作家范秀珠如此介绍:“在我工作的杂志社, 一位才华出众的作家阮凯, 还有一位狡猾伶俐的人物春册都迷上了武侠小说, 他们每次看完了金庸的一部小说都叫大家聚集, 对其小说进行剖析及评价, 也不忘记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故事。
”[3]这样的讨论结束之后就出现了不少有关金庸小说的评论及研究的文章。
但因为越南六七十年代的社会及政治因素, 读者阅读其小说的主要目的是消遣娱乐。
再者, 研究界向来主要关注精英文学而忽略通俗文学。
所以认真对金庸小说进
行研究的文章不多。
1965年3月15日《文学杂志》出版了有关武侠小说及金
庸小说的第三十四期专刊。
专刊上出现了很多着名的文学评论家的文章, 如刘
中考、李正忠、世渊、阮有庸等, 他们大多以肯定倾向为主。
实际上, 这段时
期较有份量的只有1968年杜龙云教授撰写的《无忌, 在我们中间还是一种金庸现象》[4]和阮梦觉教授1972年撰写的《金庸的犹豫》[5]这两部专着。
这两位教授在其专着中都高度赞扬金庸及其小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对金庸小
说的研究尚未进入热潮, 这个时期可以称为越南金学研究的起步时期。
1975年4月, 越南全国统一并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通俗文学被禁止发行和
传播, 金庸小说也不例外。
但对金庸小说的研究尚未停止, 只不过此时的研究
者“大部分都以否定倾向为主”[6]。
1977年, 封贤、石方、陈友佐、郑慧琼、潘德立等文学批评家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批判了金庸小说。
直到九十年代越
南改革开放之后, 金庸小说才再度受到欢迎。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
金学研究真正进入到高峰时期。
金庸小说的研究成为越南学界为人瞩目的一个
新议题, 从大学课堂到学术讨论会, 金庸小说的影响力随处可见。
201X年, 越南金庸研讨会在河内隆重举办。
会上, 专家学者的共同观点就
是肯定金庸小说继承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的传统, 还创造出了新一类的武侠小说。
1998年2月, 《外国文学杂志》出版了有关金庸小说的专刊。
该专刊刊登
了《雪山飞狐》的新译本及金庸小说的一系列评论文章。
其中, 潘秀珠、王智闲、翁文松、杜来翠等的文章比较有见解。
除此之外, 许多与金庸相关的研究
书籍也大量出版, 具有代表性的有1999年武德海星撰写的《金庸在我一生中———文学考论》[7]、201X年陈式主编的《金庸作品与舆论》、201X年武德海
星的《从法律角度分析金庸小说中的人物》、阮唯正的《读金庸小说了解中国
文化》、黄玉战的《闲谈金庸小说》、201X年徐成智勇的《金庸义气》和《金
庸武侠小说中的人道主义》等, 其中最有权威的研究文章和着作影响最大的是
武德海星, “他己经出版了五本金庸及其作品的研究评论着作”[8]。
金庸小说以其艺术魅力、文学价值促使了越南金学研究的兴起。
与此同时, 不少学者也开始进行武侠小说的创作。
二、金庸武侠小说对越南武侠小说创作的影响
20世纪下半叶, 金庸先生开创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新时代。
他的小说既继承
中国传统武侠文学, 又“运用西方近代文学和中国五四新文学经验”[9], 使其雅俗共赏。
越南武侠小说深受金庸小说的影响, 引起越南武侠文学的革新和评
论界的思考。
在六七十年代, 越南掀起了一股“金庸热”, 这股热潮激发越南
武侠小说创作的兴趣, 其中以越南着名的翻译家徐庆峰和番景忠两位为代表。
徐庆峰是将金庸小说介绍到越南的第一个人, 他曾经翻译了金庸的很多作品。
后来徐先生还动笔写武侠小说, 代表作品有《H a long th?n ki?m》 (火龙神剑) 、《a ki1) m quái khách》 (多脸怪客) 、《Lu·c chi?n b o kiém》(陆战宝剑) 等。
据评论家的观点, “徐庆峰小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10]。
笔者认为徐先生在仔细阅读、翻译金庸小说的时候, 他的思想一定受金庸创作
思路的影响。
相比徐庆峰, 译者番景忠的作品具有浓厚的越南历史与传统文化。
例如, 其作品《红蝶玉珍》以公元1054-1400的大越国 (越南古代国号之一)
为历史背景, 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武侠世界, 《佳人侠客》以中国北宋中期广西广源州 (今靖西、田东一带) 的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领导壮族和其他民族人民反抗交趾 (今越南北部) 掠夺骚扰为历史背景等等。
金庸小说具有广阔的历史视野。
除了《笑傲江湖》《侠客行》《连城诀》和《白马啸西风》, 剩下的十一部小说都有明确的年代背景。
《越女剑》《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和《鹿鼎记》分别讲述的是春秋、北宋、南宋、元末和清康熙年间的故事。
另外, 越南文坛上还涌现出黄丽、黎佛山、武玉锭、黎大行、朱世武等一系列武侠创作者。
其中写得优秀的且受读者喜爱的有黄丽和黎佛山。
黄丽是越南20世纪50年代后着名的记者兼文学家, 也被称为越南武侠小说写得最优秀的作家。
黄丽的武侠作品表面上模仿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的创作思路, 实际上其作品受新派武侠小说的影响较为深刻, 尤其是金庸小说的影响。
金庸小说塑造一系列对偶的人物形象如北丐—南帝、东邪—西毒。
黄丽的小说中也有南神—北圣、东精—西鬼等等。
在中国新派武侠小说的影响下, 黄丽创造出越南的一系列新派武侠小说, 最着名的是《L ah?`n rù’ng xanh》 (深林火爆) 。
黎佛山深受儒教和佛教的影响, 其小说创造了一种将历史与传奇结合起来的故事模式。
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黎佛山也受金庸的影响, 代表作品《Long H Tranh Hùng》 (龙虎争霸) 中的主人公得朱像《天龙八部》的主人公段誉, 他们所学到的武功有时候发挥作用, 有时候用不了。
有趣的是, 黎佛山自己想出越南丐帮并设立了与中国丐帮相异的一系列规定。
黎先生的作品受到评论界的高度评价, 成为越南武侠小说中优秀之作。
20世纪60年代至今, 越南武侠作家在风格、创作思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很多方面模仿中国武侠小说, 尤其是金庸小说。
金庸小说对越南文学的影响极为深刻, 既有正面的影响, 也有不少负面影响。
过度模仿金庸小说导致越南武侠小说的创作程式化、缺乏创新点。
1973年, 金庸封笔之后, 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 模仿其小说的越南武侠小说纷纷出炉, 但大多质量不高。
三、结语
金庸小说既继承东方的传统文化, 又富有现代意识, 对越南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激发了越南人对武侠小说创作的兴趣, 对越南文学创作有所启发。
当代武侠小说创作需要打破以往武侠小说创作的程式化:一方面继承传统武侠小说及新派武侠小说的优点;另一方面要不断革新、创造自己的风格。
唯有如此, 才能促进武侠小说创作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