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下学期3月学业测评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下学期3月学业测评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积累(共10分) (共3题;共10分)
1. (6分)(2013·徐州)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生长在非洲荒漠地带的依米花,默默无闻,许多旅人以为它只是一株草而已。
但是,它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清晨突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那是无比绚丽的一朵花,似乎要占尽人世间所有色彩。
但是,它的花期很短,最多只有两天。
两天后它就会随着母株一起枯萎,开花意味着它的生命的终结。
开花的植物对水分的__________很大。
但依米花只有一条主根,孤独地蜿蜒盘曲着钻入地底深处,寻找有水的地方,那需要幸运和顽强努力,一株依米花往往需要四至五年的时间在干燥的沙漠里寻找水源,然后一点点__________养分,在完成蓓蕾所需要的全部养分后,它开花了!在它最美丽的时候,因耗尽了自己的所有的养分而凋零。
人生的道路有几十年,但像依米花那样地勇往直前的岁月真是太少了。
用一生定要美丽一次的心情去努力和坚持,每个人都会比现在做得更好!
(1)
请为文中的横线上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备选词语:需求要求积淀积聚
对水分的________很大一点点________养分
(2)
选文中划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
发挥想象,在选文的横线处写一句描写依米花的话。
(不超过20个字)
2. (2分)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 . 从他的发言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B . 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C . 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D . 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3.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这是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B . 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人们总要用吃粽子、划龙舟等方式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C .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
D . 今年暑假,爸爸打算带我到小说“边城”中故事发生的圆形地——湘西茶垌镇去旅游。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共3题;共20分)
4. (10分) (2017八上·义乌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夏翁,江阴巨族。
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
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
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
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死。
翁为之折券①。
长洲尤翁开钱典②。
岁底,闻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
司典者前诉曰:“某将衣质钱,今空手来取,反出詈语③,有是理乎!”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
此小事,何以争为?”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④,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
”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
”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
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
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之?”翁曰:“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
”人服其识。
(冯梦龙《智囊·知微》)
【注释】①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
②钱典:当铺。
③詈(lì)语:骂人的话。
④事:量词。
件,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尝舟行过市桥________ ②因好语遣之________
③某将衣质钱________ ④其中必有所恃________
(2)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四处)
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
(4)夏翁、尤翁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5. (4分) (2017七下·大石桥期末) 赏析诗歌,回答问题。
村晚
【宋朝】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
诗歌后两句中的“横”、“信”字用得好,请你任选其一说说好在那里。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 (6.0分) (2017八上·南山期末)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 ________,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2) 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3)此中有真意,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6) 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二章》
(7)鸟语花香,在不同诗人的眼里是有不同的情致。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借莺燕写尽了春日勃勃生机;杜甫《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则借花鸟写出的动乱中令人伤感的衰败之象。
三、语言运用(共5分) (共1题;共5分)
7. (5.0分)综合性学习活动
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
在这里,让我们作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去捡拾那些沉淀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的珍宝,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
请完成以下的题目。
(1)
写出关于黄河的一句著名的诗句。
(要求前后相连的一句)
(2)
请针对黄河严重的生态危机,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
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简洁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共2题;共25分)
8. (11.0分) (2018七下·滨湖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寡言者自重
凸凹
①我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居家过日子,他只是微笑,从不表达自己的意见。
②我的母亲却特别能说。
母亲絮叨的时候,父亲自然烦,就去担水,把水缸担满之后,就浇庭院里的丝瓜葫芦,总之是不让自己闲着。
他觉得劳动才是大事,有足够的理由使他免听母亲的闲言碎语。
母亲知道他的用心,很是生气,对我们说,你们的父亲是个十足的大坏蛋,他懂得怎么折磨人。
③一如深水无波,树高影多,沉默的父亲多技艺,他有一般山里男人所没有的行动能力。
④他会打鱼。
故乡的小河清浅,不过是生一些小虾小鱼,我们都觉得没有大的口味。
他却说河里有大鱼,就伏在河底的大石头下。
我们不仅怀疑,也觉得即便是有,也无法捕得。
他笑一笑,到山上砍了几捆苦荆棵,把其沉到河底浸泡。
浸泡之后,渗出奇苦的汁液。
大鱼不仅被呛了出来,而且都晕得盲目,自己就游进父亲张开的网中。
大鱼是鲇鱼,多肉少骨,炖出来奇美无比。
⑤他会爬树。
这是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
⑥山里的果树不剪枝,就疯长,就有几丈高的大树。
村前就有三株,一棵核桃、一棵柿子、一棵香椿。
收获时,只有父亲能爬上去,别的男人只好在树下叹息。
核桃、柿子自然归公,香椿就例外了,它属于能征服它的人。
每年
三月,香椿发芽,由于树高冠阔,一树碧绿鲜嫩,让站在树下的人垂涎欲滴。
男人们都想爬上去,采折珍奇,以快朵颐,更重要的是博妇人欢心与敬重。
却都滑脱,无奈之下,大骂爹娘。
父亲最后登场。
他把竹竿和篮子拴在绳子的一头,另一头绑在腰间,就开始爬树。
他的身姿像猫,前腿伸后腿蹬,转眼的工夫就爬进了树冠。
这易如反掌的动作,惹妇人们惊呼,这个男人可真是了不得!父亲解下腰间的绳子,把竹竿和篮子抻上来,不紧不慢地作业。
不一会儿,树底下就有了一大片嫩香椿。
一见到这大数量的收获,妇人们变欢呼为愤怒,因为她们此时省悟到,香椿长在树上,属于公,即便是谁也吃不到嘴里,直至变老而废,但有均等的痛惜。
然而一旦有人采到,就属于了他个人,就有了独自的喜悦,这真是不能容忍。
她们开始嫉恨父亲,认为他是村里最自私的人。
⑦香椿采净,父亲下树。
看着妇人们一双双不友好的眼神,父亲摇头一笑,开始捡拾他的所得。
他按观赏者的人数,把香椿分成均等的份数,他只拿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毅然离开。
当妇人们都拿到了香椿,心情瞬间就变了,望着父亲的背影,她们感到他高大挺拔,心地善良,是村里最好的男人。
⑧后来,村里人选父亲做了支书,因为他们觉得他就像长在高处的香椿,不采下来,任其香魂自消,的确可惜。
父亲当支书之后,更是沉默寡言。
他认为对的,只是埋头做,让别人不好意思不跟随他做。
⑨到了我上高中的时候,由于要住校,有了不小的一笔现金开销,而他又不忍心从穷乡僻壤中“变”出钱来,就断然辞职做了挖煤的窑工。
这个窑工做得让乡亲们心痛,感到做好人所承受的,是比别人多得多的沉重。
所以他们真心希望他的后代能有大好前程,以至于我考上大学之后,他们自发地吹起唢呐、擂起牛皮大鼓把我送到山外的车站,那个阵势,像自家在办送亲迎娶的大事。
⑩现在看来,父亲的沉默寡言反倒成就了他的人生。
因为不善言说,所以就专心于做,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习惯,就变成了品格。
(1)阅读全文,概括作者写了关于的父亲哪几件“寡言”的事?
(2)第⑤段对父亲爬树,为什么说“是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
(3)赏析第⑥自然段中的划线句。
他的身姿像猫,前腿伸后腿蹬,转眼的工夫就爬进了树冠。
(4)文章第⑨段写乡亲们的反应与表现有何作用?
9. (14.0分) (2018八下·夏津开学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
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
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
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
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
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
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
“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
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
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
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
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一夜无话。
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
起初,我以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在叠被子。
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
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
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
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1)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有人觉得文中第⑤段似乎多余,可以删去,你认为呢?
(3)结合上下文分析语言表达效果:
①结合文章第④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那位女士的形象。
②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5)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
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至少从两个角度来谈)良好教养?
五、写作(共40分) (共1题;共40分)
10. (40分) (2016九上·江津期中) 作文:
请从ⅠⅡ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
Ⅰ还记得蹒跚学步时,牵着我们的那双粗粝而充满了生命喧嚣的手掌吗?还记得第一次眺望窗外时,落在窗棂上,教我们感受温暖的那一寸温厚甜糯的阳光吗?
就是那一寸阳光,那一树雨露,那一枚秋天的红叶,那一双牵我跨越山河的手掌,那一张雕刻着我的光阴故事的课桌……,陪伴我在这个喧嚣浮华的人世间,任我一点点,一节节,成长为茂林修竹。
请以“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Ⅱ请阅读下面的材料,自己确定一个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一个小男孩在草地上发现一个蛹,他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段似乎卡住了,一直出不来。
小男孩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天,蝴蝶脱蛹而出。
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
小男孩内疚地把它捧回草地。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共10分) (共3题;共10分)
1-1、
1-2、
1-3、
2-1、
3-1、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共3题;共20分)
4-1、
4-2、
4-3、
4-4、
5-1、
5-2、
6-1、
6-2、
6-3、
6-4、
6-5、
6-6、
6-7、
三、语言运用(共5分) (共1题;共5分)
7-1、
7-2、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共2题;共25分)
8-1、
8-2、
8-3、
8-4、
9-1、
9-2、
9-3、
9-4、
9-5、
五、写作(共40分) (共1题;共40分)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