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班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大班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3.引导幼儿学会倾听、表达和分享。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歌曲《为什么》的节奏和旋律,并能独立演唱。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三、教学准备
1.教学材料:歌曲《为什么》的音频、歌词卡片。

2.教学道具:音乐玩具、图片、画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播放歌曲《为什么》的音频,让幼儿倾听。

2.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歌曲里的人在问什么?”
(二)歌曲学习
1.教师出示歌词卡片,逐句教唱歌曲。

2.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学会用自然的音调演唱。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演唱,纠正发音和节奏。

(三)音乐游戏
1.游戏一:教师出示音乐玩具,引导幼儿用玩具模仿歌曲的节奏。

2.游戏二: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根据图片内容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四)创作与展示
1.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画笔创作歌曲的插图。

2.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演唱。

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通过这次音乐活动,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歌曲《为什么》的节奏和旋律,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与幼儿的互动,让他们在游戏中自然地学会歌曲。

但在活动组织方面,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幼儿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让音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1.导入环节:我播放了歌曲《为什么》的音频,幼儿们认真倾听,积极参与讨论,对歌曲产生了兴趣。

2.歌曲学习环节:我逐句教唱歌曲,幼儿们跟唱,逐渐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在集体演唱时,我及时纠正了幼儿的发音和节奏,使他们更加熟练地演唱歌曲。

3.音乐游戏环节:幼儿们积极参与游戏,用音乐玩具模仿歌曲的节奏,用图片创编歌词,展示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创作与展示环节:幼儿们用画笔创作了歌曲的插图,展示了他们的艺术天赋。

在展示环节,他们勇敢地演唱了自己的作品,赢得了同伴的掌声。

这次音乐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幼儿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歌曲,发挥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幼儿们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

重难点补充:
教学重点:
1.歌曲学唱:教师通过示范唱和逐句教唱,让幼儿逐步掌握《为什么》的旋律和歌词。

教师示范:“小朋友们,现在老师唱一遍,你们仔细听,注意老师的嘴巴和手势哦。


逐句教唱:“好,我们一句一句来,第一句‘为什么’,跟老师一起唱。


2.节奏感知:通过拍手和音乐玩具,让幼儿感受并模仿歌曲的节奏。

教师引导:“谁能告诉我,这首歌的节奏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拍拍手感受一下。


教学难点:
1.创造性表现:鼓励幼儿在演唱时加入自己的动作或表情,以及在创作歌词时发挥想象力。

教师启发:“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怎么飞?我们来试试把这种飞的
动作加到歌曲里。


2.团队合作:在集体演唱和创作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

教师鼓励:“我们是一个团队,每个人都很重要。

让我们一起来唱,一起来创作。


教学过程补充:
(二)歌曲学习
1.教师示范唱,让幼儿整体感知歌曲。

教师说:“先听老师唱一遍,看看你们能不能跟上。


2.教师逐句教唱,引导幼儿注意歌词和旋律。

教师问:“这句歌词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唱唱看。


教师提示:“注意啦,这里要唱得轻一点,像是在悄悄问。


(三)音乐游戏
1.游戏一:教师与幼儿一起拍手,感受歌曲的节奏。

教师说:“我们来拍拍手,看看这首歌的节奏是什么样的。


2.游戏二:幼儿用音乐玩具模仿歌曲节奏,教师给予反馈。

教师问:“谁能用这个小鼓打出这首歌的节奏呢?”
教师评价:“很好,你的节奏很准确,下一个小朋友来试试。


(四)创作与展示
1.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创作歌曲插图,并分享创作想法。

教师说:“你们想象一下,这首歌里发生了什么故事,把它画下来吧。


2.幼儿展示作品,集体演唱歌曲。

教师鼓励:“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同时展示你的画。


1.教师与幼儿讨论活动收获。

教师问:“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你觉得哪里做得好?”
注意事项:
1.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音乐感受力和学习能力都不尽相同,教学中要耐心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2.调整教学节奏:根据孩子们的反应和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节奏既不太快也不过慢,让每个孩子都能跟上。

3.鼓励参与互动: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通过游戏和互动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内向或羞涩的孩子融入集体。

4.创造愉快氛围:保持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避免过于严肃或批评,以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5.结合实际情境:将音乐教学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让音乐变得更加贴近实际,易于理解和掌握。

6.适时给予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孩子们正面积极的反馈,强化他们的学习成果,增强自信心。

7.家园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音乐学习,通过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孩子音乐素养的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