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话题潮汕冬至扫墓习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汕冬至扫墓习俗
冬节潮属有上坟扫墓的习俗。

按潮汕习俗,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节和冬节,谓之“挂春纸”和“挂冬纸”。

一般情况下,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挂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挂冬纸”。

但人们大多喜欢行“挂冬纸”,原因是冬节气候较为干燥,与暮春莺飞草长、常有纷纷细雨的清明不同,道路易行,也便于上山野餐。

冬节扫墓的祭品,普通是五牲或三牲,添以鲜蚶、柑橘等物及粿品。

鲜蚶是必要的,意谓取其吉利的意义。

拜墓之时,还须拜墓旁的土地爷,即所谓后土之神。

祭拜仪式过后,人们就在墓前聚餐。

野外的聚餐轻松又热闹,儿童嬉闹,长者举杯闲谈,山野间荡漾着家族的融洽与和谐。

祭品中那盘鲜蚶一定要吃完,并把蚶壳撒在墓堆上。

潮人把蚶壳称为“蚶壳钱”,撒在坟头,是将它作为冥钱之用。

另外,祭品盘中的大鱼,全尾或截分两段的,照例是留给办理饮酌者的家属。

所以成为规例,野餐时什么人都不许吃它。

如果你不明规例,错吃了,人们会怪你不晓情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