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比知识点(共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比知识点〔共3篇〕
篇1: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比知识点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比知识点
(一)、比的意义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 15 :10 = 15÷10=3/2(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 ∶ ∶ ∶
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3、比可以表示两个一样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

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

例:路程÷速度=时间。

4、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7、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8、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二)、比的根本性质
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样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根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样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根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样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根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比:
(2)用求比值的方法。

注意:最后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

如:15∶10 = 15÷10 = 3/2 = 3∶2
5.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展分配。

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如:两个量之比为,那么设这两个量分别为。

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时间比成反比。

(如:路程一样,速度比是4:5,时间比那么为5:4)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

(如:工作总量一样,工作时间比是3:2,工作效率比那么是2:3)
小学数学常用的数量关系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小学数学分数与除法知识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

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

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此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

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用分子除以分母,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写在分数局部的分子上,仍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
将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篇2: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
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连比方:3:4:5读作:3比4比5
2、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例:12∶20= =12÷20= =0.6 12∶20读作:12比20
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

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3、比的根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样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1)、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公约数。

(2)、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

(3)、两个小数的比,向右挪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5、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6、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
除法:被除数除号(÷) 除数(不能为0) 商不变性质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不能为0) 分数的根本性质分数是一个数
比:前项比号(∶) 后项(不能为0) 比的根本性质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样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根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样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
1、单位“1”的量用乘法。

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3、分数应用题根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
(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甲=乙×几分之几乙=甲÷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甲÷乙
(2)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4、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5、画线段图:
(1)找出单位“1”的量,先画出单位“1”,标出和未知。

(2)分析^p 数量关系。

(3)找等量关系。

(4)列方程。

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小学数学中零属于正整数吗
0是否为正整数
0不是正整数。

正整数,为大于0的整数,也是正数与整数的交集。

正整数又可分为质数,1和合数。

正整数可带正号(+),也可以不带。

如:+1、+6、3、5,这些都是正整数。

0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0是整数)。

正整数简介
和整数一样,正整数也是一个可数的无限集合。

在数论中,正整数,即1、2、3……;但在集合论和计算机科学中,自然数那么通常是指非负整数,即正整数与0的集合,也可以说成是除了0以外的自然数就是正整数。

正整数又可分为质数,1和合数。

正整数可带正号(+),也可以不带。

整数分为三大类:
1、正整数,即大于0的整数,如,1,2,3…
2、0。

3、负整数,即小于0的整数,如,-1,-2,-3…
正整数与整数的数量
因为正整数是可以无限递推下去的,所以不管有多少个整数,一定能找一个正整数和他一一对应。

比方我假如选一个整数是10000000000(10个0)那么它相当于第0000001个正整
数。

即使那个整数再往下数下去,也一定可以找到一个正整数与它对应。

所以整数和正整数数量是一样的。

数学因数与倍数知识点
1、因数和倍数:假如整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 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方法是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方法时依次乘以自然数。

4、2、
5、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
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偶数与奇数:是2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6、质数和和合数:一个数,假如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一个数,假如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篇3:六年级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 6年级毕业考试数学重难知识点:几何面积
根本思路:
在一些面积的计算上,不能直接运用公式的情况下,一般需要对图形进展割补,平移、旋转、翻折、分解、变形、重叠等,使不规那么的图形变为规那么的图形进展计算;另外需要掌握和记忆一些常规的面积规律。

常用方法:
1.连辅助线方法
2.利用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大胆假设(有些点的设置题目中说的是任意点,解题时可把任意点设置在特殊位置上)。

4.利用特殊规律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任意一条边都可求出面积。

(斜边的平方除以4等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②梯形对角线连线后,两腰局部面积相等。

③圆的面积占外接正方形面积的78.5%。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精选
1. 位置的表示方法: A(列,行)如:A(3,4)表示A点在第三列第四行。

一般先看横的数字,再看竖的数字,注意中间是逗号
2.分数乘法的意义:一个数×分数
分数×一个数
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4.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5.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分数或整数
6.比的根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样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7.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兀来表示,兀≈3.14
8.有关圆的公式:
C= 兀d = 2兀r S =兀r 2
d=C÷兀d=2 r r = d÷2 r = C÷兀÷2
圆环的面积S = 兀 R 2-兀 r 2
9.原价×折扣=现价营业额×税率=应纳税额本金×利率×时间=利息
10.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据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各局部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记笔记的根本方法
记入笔记的内容一定要经过挑选。

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笔记需求,相应的它也会有自己的挑选方法。

抛开详细的科目、知识点,这里有一些参考标准。

1、内容本身不存在疑问。

我们经常发现局部同学在记录解题方法时抄写错误、或者照搬板书布局,最终他自己都无法明晰地读出正确的解题过程。

这样的错误不仅会形成无用的笔记,还可能引导思维走入歧途。

2、重点记录自己不熟悉的内容。

为了照顾大多数、防止遗漏,教师在总结的时候通常会往多了讲,以致于同样的几何模型,五年级上学期提到一次、下学期再复习一次、到了六年级还会梳理两次。

假如学生不加甄别、反复记录,费时费力不讨好,还容易滋生厌恶。

——假如你实在很熟悉,留下一个记号。

3、珍惜自己的心得。

黑板上或讲义上的内容都是教师的知识,不管多么优秀的教师,他无法直接将自己的思路完好的拷贝进入学生的大脑。

所以知识的传承需要学生的记录、复习、练习等等。

而真正掌握知识点的最重要表现就是产生自己的认识与归纳。

4、记录经典题目。

不管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很多时候学习终究脱离不了题目。

假如在某一个角落、一本书当中真的有那么一道题、一段话让你受益匪浅,那么英勇的记录下来。

不要将笔记内容局限
在教师所供、讲义所言——它应当帮助记录所有对你重要的内容。

除了这些内容上的挑选,纯熟的同学还应该考虑下笔记当中布局与记号。

比方,过去教师常使用“△”“.”或者“Ⅱ”来标记相对重要的内容,☆表示最重要的知识点,“→”标记自己的心得,“?”表示自己的疑问等等。

这些符号,与红色、黑色墨迹搭配可以形成层次鲜明的内容体系,方便自己的不同的场合下复习想复习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