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花与佛教之渊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史香事丨青莲花与佛教之渊源
于诸胜供处,供以香莲花,
曼陀青莲花,及诸妙花鬘。
——【入菩萨行论】
莲花与佛教的关系渊远流长。
佛教文化活动中,经常会在佛像、佛塔、经书等殊胜三宝所依面前,供养具有妙香的莲花、曼陀罗花、青莲花,以及美丽的花鬘。
人们在堪为殊胜福田的一切佛像前,供上令人惬意的所有天花,以及用美花及珍宝等精心穿成五颜六色的花鬘、宝鬘,以此表达对佛的敬意。
《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
”莲花即代表了由烦恼而至清净的最高修为,是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
所以佛教中的莲花,代表一种智慧至上的境界,即所谓“开悟”。
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青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
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能够体悟世间,开悟见佛。
莲花一共有五种颜色:白色、青色、红色、紫色、黄色,佛教中将之称为“五种天华”。
五种颜色之莲花,分别为五大虚空藏菩萨所乘坐,并各自代表着不同的佛义。
而在这五色的莲花中,又以白、青两色最受佛教的青睐。
其中青莲花即因色青而得名,梵文音译为优钵罗,其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其花瓣狭长而宽广,青白两色分明,尤其酷似佛眼,故佛
经称之为“莲眼”,即为观音菩萨的眼睛。
世间的莲花均依靠日光而开,只有青莲花是依月光开启,喻示清妙、纯净与智慧之大成。
『嘉木香坊』极品藏香「青莲花蔓」便以其殊妙而富于变化的香气,如月光般流淌出清妙吉祥之韵,扶助宁静与智慧,在青莲的启合之间开得佛眼悟空明。
佛教于两汉时期传入中国本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发展得蔚为大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由此可见当时佛教之盛行。
虽然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人只见五色莲花中的四种而不见青莲花,但在一系列佛教文艺作品中却经常出现它的身影。
如南北朝(梁)江淹《莲花赋》:“发青莲于王宫,验奇花于陆地。
”梁元帝《玄览赋》:“紫绀之堂临水,青莲之台带风。
”梁简文帝《佛像铭》云:“满月为面,青莲在眸。
”诸多的诗文中都以青莲喻佛眼,启智慧之门。
在佛教中,莲花是广义的指称,它不仅指属于睡莲科、生长在池塘中的荷花,也包括生物学上仅有莲花形状的洋荷花等。
凡人肉眼仅以常见的池中之荷花为荷,而不知在陆地上还有别样之荷。
在佛教盛行的东南亚国家如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地,无论大型寺院还是家中佛堂,都供奉着一种绿色的贡果,它形如荷花未开之时的椭圆形,但单个花瓣却比普通荷花厚实。
这种名为“洋蓟”的植物传说便是佛教所指的青莲花。
青莲花在欧洲原产地也被赋予了生长发育、诚信纯洁和智慧清明的意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由嘉木香坊®原创,『华藏香学会』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