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
(一)选材的作用和意义
运动员选材就是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与要求,用科学的方法把那些适合于某个运动项目,并具有发展前途的儿童少年挑选出来,加以科学的系统训练,以创造优异成绩。
排球运动员的选材目的就是根据排球这个特定项目的特点要求,从小就把那些最适合打排球的好苗子选出来。
只有选得准,选得早,才能减少淘汰率,提高训练的效果与成材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工作并不是阶段性的、突击性的临时任务,而必须坚持长年抓,全面抓,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各级训练网输送人材,使我国的排球运动英才辈出,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二)选材的步骤
第一步:选材人员到各小学对一至三年级的孩子作初步的形态和素质测试,决定初选对象。
第二步:组织初选对象在小学内进行分班业务训练,主要进行身体素质训练。
第三步:经过一定的短期训练后,选择和安排具有良好的先天因素和接受能力强的儿童正式进入业余体校或传统中、小学校排球班进行长期训练。
第四步:经过三至四年的业余体校训练后,再择优挑选身高和身体素质突出的,有培养和发展前途的学生向省、市青年队输送。
选材的内容和标准
1.选材年龄
在排球运动中,一般女子在20~26岁,男子在22~28岁达到最高水平。
从开始训练到成材,一般需要8年以上的时间,所以初选的年龄在8~12岁左右较为适宜。
2.身体形态
(1)身高:现代排球运动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是向“大型化”方向发展,都在争夺高度上的优势,这对运动员身高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预测出运动员发育完成后的最终身高是选材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
下面介绍几种预测身高的方法。
①从骨骼年龄预测身高。
每个人从童年到成年,在不同年龄都有相应的骨骼年龄,因而骨龄是评价发育程度较可靠的标准。
作骨龄测定需拍摄手、腕骨的X光片,还要求拍摄手臂尺、桡骨远端X光片,然后将其与同性别、同年龄的标准发育X线照相图谱作比较后评定。
在作一次性骨龄X线片而预测最后身高时,常用以下公式:
预测身高=拍片时实测身高÷最后身高百分比×100
最后身高百分比是参照贝利氏和平纽氏的骨骼年龄和最后身高百分比表。
使用此表前,首先应根据骨龄片确定骨龄,再以生活年龄与骨龄作比较,确定属正常、早熟或晚熟型。
②检查第二性征鉴别发育程度。
人体骨骼发育成熟主要受性激素的促进,而性激素也同样影响阴毛、睾丸、乳房的生长发育和月经初潮的出现。
根据第二性征显现的早晚,可将开始青春发育的类型分为以下三种。
早熟型:凡是男孩的生活年龄在11岁,女孩在9岁时进入青春发育期的一般认为是早熟型。
正常型:凡是男孩的生活年龄在11~14岁,女孩在10~12岁时进入青春发育期的,一般认为是属正常型。
晚熟型:凡是男孩的生活年龄在15~16岁,女孩在14~15岁时,才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的,一般认为是属晚熟型。
③从足长预测身高。
根据一些统计材料分析,足长者,今后身高也高。
因而根据足长发育早、结束早的特点,在选材中也可以用13岁时的足长来近似预测未来身高。
计算公式为:
未来成年时的身高范围(cm)=13岁时足长(cm)×7±3
④从手长预测身高。
据我国张占锡等人的研究结果说明,可以通过测量手长来预测身高。
下面是他们制定的手长对身高关系表(表6-6)。
⑤由父母身高预测未来身高。
湖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对我国某省许多男女青年的研究后得出了下列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身高公式:儿子身高=56.699+0.419×父高+0.256×母高女儿身高=40.089+0.306×父高+0.431×母高选材时,可参看表6-7。
(2)体形:排球运动员不仅要有身高,还需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而形态与素质的关系较为密切。
体形需要“修长型”,身体高而相对细,四肢修长,坐高相对较短,皮脂薄,“头顶尖”。
上肢特点是:前臂长,上臂相对较短,手大,手指关节长,手指能充分张开,手臂长而直(臂展的长度大于身高为好),上臂围松紧差大。
下肢特点是:腿直而长(腿长超过坐高),小腿长,大腿相对较短,臀部较小,臀部肌肉紧缩上收,跟腱长而清晰,踝关节围度小,脚大,脚弓明显。
另外儿童少年躯干瘦长,肌肉线条清楚。
3.生理功能
选材的生理功能方面主要指的是人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以及血色素、最大吸氧量、血乳酸、心电图、超声心电图等医学指标。
排球比赛强度大,如果没有较好的身体机能是承担不了这样任务的。
(1)心肺功能的预测
心肺功能指:①承担最大负荷时,机体的内环境尽可能保持恒定的能力。
②在工作和负荷结束之后,机体内被破坏了的平衡能尽快恢复的能力。
2)最大吸氧量的指标测定
最大吸氧量是有氧供能中一重要指标,对于排球运动来讲在比赛过程中,有氧供能也是一极为重要的供能形式。
而最大吸氧量与遗传的关系高达93%,因此也是机能选材的重要指标。
最大吸氧量的间接测定法———台阶试验法。
台阶高度:男,40cm; 女,33cm。
测定方法:受试者以22.5次/min的速度,按口令或节拍的节奏两腿交替地上下台阶,身体保持直立姿势,在身体与膝关节充分伸直后才能下台阶,下台阶时勿用脚尖站立,不许跳跃,连续做5min,负荷后15s测10s的脉搏数,计算1min心率。
计算方法:作负荷后1min脉搏数和体重(kg)的连线使其与列线图上的斜线相关,该交叉点即为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
上海体院科学选材组报导上海青少年排球队员最大吸氧量数值:女少年为39~42.8ml•(kg•min)-1,平均为41.19ml•(kg•min)-1;男少年为45~51.76ml•(kg•min)-1,平均为47.4ml•(kg•min)-1。
4.心理选材
心理选材内容包括运动员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我们主要结合排球运动特点,在选择排球运动员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反应时间:是排球运动员必备的一项主要的心理品质。
现代排球运动向着快速,多变方向发展,不论是跳起扣球和拦网对抗的瞬间,还是防守对方变化莫测的扣、吊进攻,都要求队员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及时准确地完成相应的动作。
运动员的反应时间,可通过简单反应时(视、听)和复杂反应时等的测试予以评定。
其中复杂反应时更能说明问题。
下面是上海体育学院选材组制定的少年排球运动员反应时评价表(表6-8)。
(2)操作思维的敏捷性:比赛中运动员要在瞬息间处理来自不同方向的各种信息,搞清对方的战术意图和本方同伴的战术目的。
在最短时间内,通过思考做出准确必要的应答行动,这就需要具有敏捷而迅速的思维能力。
如扣球队员在起跳击球前的刹那间,要看清对方拦网队员的意图并立即决定最有利的进攻方向。
在作思维敏捷性测定时参考上海市少年排球运动员操作思维测定情况表(表6-9)。
(3)神经类型: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对应关系和表现:
①多血质(活泼型)的人表现特征:灵活机智,思想敏锐,善于交际,适应性强,性格爽朗,精神振奋,但往往也容易粗心大意,情绪多变。
②胆汁质(兴奋型)的人表现特征:精力旺盛,热忱坦率,敏捷果断,进取性强,敢冲敢闯,刚毅不屈,但往往也容易冲动,主观任性。
③粘液质(安静型)的人表现特征:坚定顽强,沉着踏实,从容不迫,耐心谨慎,自信心足,自判力强,但动作缓慢,固执,拘谨。
④抑郁质(抑制型)的人表现特征:孤僻寡欢,犹豫胆怯,敏感多疑。
情绪消沉,缺乏信心,但也往往平易近人,容易相处。
我国排球专家们对优秀排球运动员的神经类型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安静型者居多,占41.6%;活泼型次之占32.7%;兴奋型较少占25.7%;抑制型没有。
另外还发现不同位置的运动员也有不同神经类型的分布特点。
主攻手以活泼型为主,付攻手以活泼型,安静型为好,安静型适合于作二传手。
因此排球运动员的神经类型以活泼型和安静型为优,兴奋型亦可,抑制型就不甚适宜。
5.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掌握排球各项技术的基础。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提高技术、战术水平的保证。
排球运动最重要的素质是弹跳力、挥臂速度、反应速度、起动、移动速度和灵敏反应等。
测试内容和标准可参考表6-10。
6.智力水平
排球是一项高技术和充满变化的运动,运动员在比赛中要应付各种复杂情况,就必须具备较高的智力水平。
在选材时,应进行智力水平的测试,尽可能选智力水平高,善于思考,理解能力强,想象力丰富,能够在各种情况下随机应变,具有创造性的儿童少年
选材方法
常用的选材方法有以下几种:
1.调查法
对运动员父母的身高、形态及父母的运动历史、爱好、有无疾病等用调查法进行了解。
2.测量法
对运动员的身高,坐高,手、脚、上下肢的长度及其比例都能用测量法了解,并据此预测未来。
3.测验法
对运动员的主要素质及各项排球专项技术进行测验,预测其发展的可能性。
4.观察法
通过一阶段集训或比赛,可对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增长情况及比赛中的反应、运用技术能力等方面进行详细系统的观察。
5.访问法
可通过面访或信访向老师、家长了解运动员的学习情况,运动项目成绩、爱好、性格和同学关系及表现等。
6.比较法
即在同一条件下进行训练,一定的时间之后比较各运动员进步的幅度、速度,分析其发展前途,以便择优选拔。